流化床热解反应器布风系统的优化设计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moji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质来源广泛,总量十分可观,且可再生,并与环境友好,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生物质的利用方式多种多样,其中最受关注的技术之一是热解液化。流化床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可靠、调控方便和传热传质效率高等优点,常被用作生物质热解反应器制备生物油。流化床布风系统的布风效果是影响生物质热解的主要因素之一,布风效果好则可强化生物质颗粒流化、提高热解反应效率和提升生物油品质。流化床布风系统的布风均匀性不仅与布风板结构有关,而且还受到布风板前流场状态的影响。为防止床料落入风机,通常采用侧向进风,但这样做又会导致气流偏斜。本文从侧向进风引起气流偏斜这一问题入手,对流化床生物质热解反应器布风系统开展深入研究,利用数值模拟分析影响气流偏斜和附壁的主要因素,并有针对性地对生物质热解流化床的布风系统进行改进设计。本文主要在以下方面开展了研究:1、气流偏斜影响因素的分析侧向进风是导致气流偏斜的直接原因。对比初始结构模型,在保持原有竖直方向存在扩散管的情况下,通过适当增大送风管内径,又在水平方向设置一个扩散管,使风机通入的高速气流能够充分预扩散,从而降低风室内部气流速度分布的不均匀性;仅仅采取增大送风管内径的措施,对减小气流偏斜作用不大,但为进一步优化送风管的结构设计预留了一定的空间。从右侧流入竖直送风管的气流,容易形成向左偏的射流;该射流进入竖直扩散管时由于更偏向左侧管壁,从左侧无法卷吸足够的空气,而从右侧卷吸大量空气形成较大的回流,致使射流加快向左侧壁面偏移而产生附壁效应。气流在风室内上升时,严重偏向左壁,不利于布风板布风,从而影响床体内的流场特性和传热传质效果。2、整流管结构对流场特性影响的研究当从右侧通入的气流转向流入竖直送风管时,存在向左的分速度。在竖直送风管内设置小内径的整流管,迫使靠近壁面的气流转向,减小左向的分速度,同时增大右向的分速度,从而减轻气流偏斜。为避免出现附壁效应,整流管出口处不与扩散管直接连接。相比于其它改进模型,整流管长50 mm的M1模型存在明显的气流偏斜,但相较于初始模型,气流不再附壁。相比于整流管长150 mm的M3模型,采用二级整流管结构的Mts模型能够获得较好的气流分布特性,气流速度的峰值较低、偏斜较小、扩散较快、均匀性较好。继续增大整流管出口段的管道长度,会导致气流偏斜程度加大,不利于风室内流场的稳定。3、送风管和整流管内径对改善流场特性的研究竖直送风管和整流管的尺寸都会对整流效果产生影响。竖直送风管内径越大,气流进入风室前就越容易扩散,平均气流速度则越小,但送风管所占空间也越大;而要使进气气流充分扩散,还需要加长水平方向上的扩散管;而竖直送风管内径越小,气流进入风室前就越不容易扩散,气流平均速度越大。整流管的尺寸越大,则出口射流速度越小,但偏斜越大;整流管尺寸越小,则偏斜越小,但出口射流速度越大。当整流管内径为送风管内径的1/2时,整流效果总体最好,兼有大内径和小内径的优点。其中,送风管内径为80 mm、整流管内径为40 mm的M80-40模型对于改善流场特性的效果最好。利用M80-40模型改进原有装置,对带有布风板的流化床流场特性进行模拟研究,发现能够明显改善床体内的流场特性。
其他文献
吕必松先生曾经说过“汉字教学就是汉语教学的‘牛鼻子’,只要紧紧地抓住了这个‘牛鼻子’,对外汉语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就可以得到显著提高。”由此可见,汉字教学不仅仅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还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一大重点。本文以笔者在韩国大邱信明高中的一年对外汉语教学经历为基础,设计针对汉语教师及韩国学生的调查问卷,调查了韩国大邱地区高中汉语课堂上汉字书写教学的现状,观察总结分析了教师、教学以及学生层面出现的问题
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党中央在新形势下扩大开放、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在刚刚结束的2019中央经济会议中,再次明确指出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发挥好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试验田作用”。随着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立,贸易更加便利化、投资更加自由化、金融更加国际化、行政更加精简化,为区域内企业创新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也推动了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加速了区域内资金、技术、人力
对死亡赔偿金该如何适用的问题众说纷纭,在立法上,死亡赔偿金适用的规则不完整甚至不存在,导致司法实践中对这一问题的处理不统一。具体来讲,主要包括赔偿金性质未明确、计算标准的纠纷复杂、分配规则未出台。为重新认定赔偿金的属性、充分理解其计算标准以及构建相应分配规则,本文通过多样化的论证,廓清上述问题,规范司法,完善立法。在研究方法上,采用实证分析、引入社会学中符号互动论和功能主义的视角等方法,充分论证死
近年来,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加深,外国人物传记作品逐渐受到中国读者的喜爱,传记翻译也因此变得越来越重要。人物评传是传记的一种形式,是指带有评论的传记,它一方面叙述传主的生平事迹,呈现传主的人生经历,另一方面则在叙述中插入评论,对传主的思想或者行为等进行评价。本文正是一篇人物评传翻译实践报告,笔者节选了美国传记作家约翰·里查蒂(John Richetti)编著的《丹尼尔·笛福生平评传》(The Lif
13-17世纪由德意志170余个城市组成的汉萨同盟为城市的协同发展提供了范例,汉萨同盟的商贸活动促进了德意志北部和波罗的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汉萨城市的法制建设促进了城市法、商法、民法等法律的发展。它与周边农村的共生生产方式改变了市民和农民的生活状态,汉萨城市教育功能的发展保留了中世纪的精神火种。经济因素在汉萨商人、汉萨城市和汉萨同盟的形成与发展中产生了重要影响。“汉萨”一词的起源本身就与商业贸易有密
近年来,食品安全的问题越来越受到老百姓的重视,食品的质量也直接和食品接触性的包装材料安全性相关联。食品包装材料市场混乱,一些不良的经营者,为了达到改变食品外包装的外
本文为美国 Gary G.Winters 于1982年底在美国密执安州立大学包装课程的讲演稿摘要,原文刊于美国《Converter》1983年二月号上,节译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