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君毅先生是本世纪中国著名的人文学者之一,当代新儒家的巨擘。他毕生致力于中国文化精神价值的阐释,把中国文学艺术精神与中国文化问题结合起来研究,被称为是“文化意识宇宙中的巨人”。他学贯东西古今,思想内容广涉哲学、道德、人文、历史、宗教、教育等多个领域。其中关于艺术和美等方面的论述也分布在他的许多著作中,这使得他的美学蕴涵和文化价值不断得到凸显。以前学术界对唐君毅哲学思想研究较多,但相对忽视了他在文艺美学领域的学术贡献。此外,对于唐君毅美学思想的认知和界定,当前学术界出现的观点也是莫衷一是,如“性情美学”、“心灵美学”、“人文美学”、“人生美学”、“仁道美学”、“存在美学”、“成教美学”等等。这些五花八门的名称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都涉及到唐君毅美学思想的某些方面,但却不能从内在精神上整体把握其美学观的本质特征。鉴于对唐氏研究的此种状况,笔者认为对唐君毅美学思想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 本文主要从唐君毅美学与中国哲学精神,唐君毅美学与中国文艺精神,唐君毅中国文艺精神与西方现象学三个方面探讨唐君毅美学观的内涵及其特征,包括美学观的形成基础、表现形态等。意在揭示唐君毅美学是一种以善为主导的真善美并行的统合人格美学,更多地体现了美学的人格精神方面。第一部分探讨了唐君毅美学与中国哲学精神的关系。唐君毅继承着“儒”的本色,走的是真正的儒家思想脉络。“心本体”论是唐君毅思想的中心,而心本体的核心是“道德自我”,道德自我是唐氏哲学最为鲜明的特色,也是最吸引人的地方。第二部分探讨了唐君毅美学与中国文艺精神的联系。分别从美的根源、美的形态、美的表现、美的境界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唐氏是以道德自我作为美的根源,通过时空的变化、类与不类的美的形态转化表现着中和之美,从而进入到美的悠游与虚实相涵的境界。生命存在与本体论、审美虚实体验论、艺术与生命境界论一同构成唐氏庞大的美学思想内容。文章重点关注了作为审美体验论的“虚实相涵”这一范畴在唐君毅美学思想中的地位与价值。第三部分探讨了唐君毅中国文艺精神与西方现象学二者的共通之处。唐君毅认为中国文艺重视虚以涵实、重视无我之境界符合西方现象学尤其是海德格尔的艺术现象学思想。海氏关于艺术作品本质的观点也可以在唐君毅所指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艺精神中得到呼应。 本研究进一步开发唐君毅在其著作中所隐含的美学观。唐君毅在西方人文学术思想的深刻影响下,立足于中国传统哲学精神和传统文艺思想基石之上,高扬人文的青春精神和艺术的生命境界。人格是唐君毅美学思想的本体和灵魂,艺术境界是核心,悠游与虚实构成其美学的根本体验方式。唐君毅思想最关注的核心问题,在他看来不是纯哲学的研究,而是关乎社会文化问题的研究和讨论。在唐先生的人文世界中,民主、科学以至艺术、宗教都不是至高无上的,只有人格世界,才是至高无上的。一切人文创造从人格中来,一切人文创造亦当回归到人格世界。人类一切文化的创造,都由理想生起,理想不从知识世界生起,而从我们的性情中,从我们的心灵生命中生起。唐先生艺术研究和美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文化理想,他认为理想的人文世界必定是中西人文精神会通与融合的人文世界。关于社会文化的问题,在当下也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而向未来则有着更为永恒的价值。因此可以说,唐君毅美学是以人格存在为美学主体,以审美虚实为根本体验方式,以境界为核心价值,兼摄生命理想与人文追求的五位一体的美学思想内涵,可简言为“美学的人格精神”。唐君毅美学的人格精神,既体现了艺术与美在唐君毅的美学思想中是一种人格的真实流露,又表明了这种人格精神本身就涵括了文化价值、艺术境界和审美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