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技术的城市道路工程数字化设计交付平台研究

来源 :重庆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agishs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在国家大力推行基础设施建设的背景下,土木工程行业发展愈加快速。城市道路工程作为土木行业不可或缺的部分,在项目设计交付阶段主要是以二维纸质图纸交付,设计交付工作存在信息化程度低、管理效率低、数据孤岛等难题。土木行业的建筑信息模型(Build Information Model,BIM)技术正逐渐改变这一现状。该技术以三维信息模型为核心,高度集成各类设计信息,具有可视化程度高、多方协同性强、信息集成度高等多种优势。结合BIM技术建立设计交付平台可以有效解决城市道路工程在设计交付阶段存在的难题,因此本文对基于BIM技术的城市道路数字化设计交付平台的搭建和开发进行研究探索。
  首先,在对国内外BIM标准的框架体系进行探讨的基础上,结合城市道路工程的特点,得出了城市道路分类编码方法以及设计交付的内容,为建立标准化的城市道路BIM模型及开发数字化设计交付平台奠定理论基础。
  然后,分析探讨BIM各大设计平台的功能特色及适用范围,选择Bentley平台的Microstation、OpenroadSDesigner等软件,对BIM技术在城市道路设计过程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城市道路工程标准化设计建模流程,解决了设计建模过程中数字地形构建、平纵线形设计、参数化横断面设计、城市道路快速建模、立交及城市隧道建模、到BIM属性附加等技术难点。同时,探讨目前BIM和GIS融合存在的问题,基于转换插件实现BIM数据向GIS平台的转换传递。
  其次,对比多种三维GIS平台的功能,选取Supermap作为基础GIS开发平台,通过对城市道路工程数字化设计交付平台开发方法和步骤、需求的详尽分析,设计出交付平台总体框架。探讨BIM模型轻量化、三维缓存处理和网络服务发布等关键技术应用,实现交付平台所需功能,从而搭建起融合城市道路工程BIM模型的数字化设计交付平台,创新了设计交付的方式。
  最后,以兴长路道路工程项目为例,编写项目BIM分类编码和设计交付标准,建立项目的道路、隧道、立交、交安设施等模型,并集成BIM属性信息,验证了所提出的城市道路BIM标准化设计流程应用的可行性和优势。将经过数据转换、轻量化处理后的BIM数据融合到数字化设计交付平台中,测试交付平台的交付管理功能,实现该工程的数字化设计交付,验证数字化设计交付平台的实用性,提升城市道路工程设计交付阶段的信息化程度和协同合作效率。
其他文献
大量硝酸盐氮的废水排放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废水中硝酸盐氮的去除问题亟需解决。生物脱氮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含氮物质去除方法。传统的生物法高效脱氮的关键是在于好氧和缺氧条件下连续暴露的废水,而完全除去废水中的溶解氧(DO)来保证严格的缺氧环境这一点是难以完成的。好氧反硝化的发现,使硝化和反硝化发生在单一好氧条件下得以实现,有效地解决了传统生物脱氮对厌氧和缺氧环境条件的严格要求,已成
学位
典型挥发性有机物(VOCs)苯由于具有较大的毒性、致突变性和致癌性,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随着苯排放量的持续增加,如何高效的治理含苯废气成为科学家们研究的热点课题。吸附法是处理含苯废气的主要技术之一,但吸附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无处不在的水分子会极大抑制吸附剂对苯的吸附和造成再生能耗的增加。因此,设计出一种在湿环境下的高效苯吸附剂仍是目前吸附技术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IL-1
学位
在处理含有机物废气的技术中,催化燃烧法是应用最广泛的净化技术之一。低温甲醇洗废气是煤化工行业排放量巨大的有机废气,因其中含有高浓度的CO_2,使得含有的有机物难以有效燃烧。因此,研发一种在高浓度CO_2气氛下高效燃烧有机物的催化剂对煤化工行业环境治理意义重大。本论文旨在实现低浓度有机物高效催化转化。围绕贵金属Pd/Al_2O_3催化剂,选取CH_4为模型化合物,通过研究高浓度CO_2条件下助剂种类
学位
可充电锂空气电池有超高的理论能量密度(11400 Wh·kg-1,不包含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和理论比容量(3828 m Ah·g-1,相对于金属锂负极),接近于液体汽油能量密度,是理想的高比能量储存体系,备受人们关注。目前,锂空气电池实际能量密度远低于理论能量密度,循环性能较差,对于锂空气电池的研究还处于实验阶段。锂空气电池正极材料在复杂的气-液-固三相反应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开发高效的空气电
煤与瓦斯突出是极其复杂的一种动力现象,是严重威胁矿山安全生产的一种自然灾害。煤与瓦斯突出预测的关键是在众多突出预测指标中的筛选出适合要预测煤矿的敏感指标及其临界值的确定。现常用的方法是“三率”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其中“三率”法对井下实测数据中的突出动力现象进行详细的记录,极大程度的依靠工作人员的经验,误差较大。而灰色关联分析法数据处理过程复杂,不适合在现场生产中推广应用。  针对以上突出预测敏感指
学位
细粒煤水分的增加,在炼焦过程中,会增加热能消耗,延长焦化时间,降低焦炉产率,缩短炼焦炉使用寿命;对于动力用煤,其发热量随水分增高而下降;运输时,煤会随着水分渗出而流失,既浪费了煤炭资源,又污染了环境。另外,细粒煤水分偏高,还会导致其堆放场地周围煤泥水积聚,造成煤炭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因此细粒煤水分对后续加工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目前针对细粒煤的脱水设计还处于探索阶段,脱水设备的研制缺乏实用的理论依据
学位
安全生产一直是煤炭行业的重中之重,瓦斯灾害却严重威胁着煤矿生产安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飞速发展为瓦斯防治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和解决思路。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增加,井下瓦斯信息愈加复杂多变,以关系型数据库为基础的常规瓦斯管理信息系统已明显无法胜任,因此充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集成数据环境和可视化分析平台,积极开展瓦斯灾害防治方面的研究,构建一个有效的煤矿瓦斯管理信息系统,对保障煤矿生产安全有着重要的
学位
我国是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目前我国的能源结构中煤炭所占比例高达68%,在未来的几十年内煤炭仍将是主要能源,煤炭开采规模在未来数年将会继续扩大,煤与瓦斯突出作为一种严重威胁煤矿安全生产的自然灾害之一,它的突发性和它极强的破坏性,严重威胁着矿工生命安全,影响了矿井经济效益。随着我国对煤炭资源的进一步开发,深度煤层的开采必然会使煤矿瓦斯突出事故愈加增多。对此情况国内外大量的学者做了长期的深入研究,取
近年来,随着采煤机械化程度的提高,选煤过程中细粒煤(-0.5mm)的数量剧增,入选原煤中细粒级含量多在20%以上。动力煤水分过高会影响发热量,炼焦煤水分过高会消耗热量,降低炉温,延长炼焦时间,降低生产效率。细粒煤水分过高还将增加运输成本、堵塞储运设备、易冻结、污染环境,给生产带来诸多不便。因此,降低细粒煤产品的水分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深远的经济、环保效益。传统的细粒煤脱水方法,如使用压滤机、添
学位
温拌沥青混合料技术因其节能减排的特点在道路建设和养护工程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温拌沥青混合料相比热拌沥青混合料,施工过程中污染气体排放量大幅降低,具有改善施工环境、减缓沥青短期老化等优点。利用地沟油和废塑料作为改性剂,既能改善沥青性能,又可实现废物利用。本论文以废弃食用油提炼的生物柴油和聚丙烯裂解的大分子蜡对沥青进行复合改性,以期降低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本论文主要开展了如下研究工作:  1.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