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柴油--塑料裂解蜡复合温拌沥青及其混合料性能研究

来源 :重庆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wei8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温拌沥青混合料技术因其节能减排的特点在道路建设和养护工程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温拌沥青混合料相比热拌沥青混合料,施工过程中污染气体排放量大幅降低,具有改善施工环境、减缓沥青短期老化等优点。利用地沟油和废塑料作为改性剂,既能改善沥青性能,又可实现废物利用。本论文以废弃食用油提炼的生物柴油和聚丙烯裂解的大分子蜡对沥青进行复合改性,以期降低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本论文主要开展了如下研究工作:
  1.首先将生物柴油和塑料裂解蜡按照不同配比和掺量设计了12个对照组,通过三大指标、高温流变性能和布氏旋转黏度比较了不同对照组对沥青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合适掺量的生物柴油、塑料裂解蜡既能满足沥青温拌要求,又具有较好的高温性能。推荐以1.5%生物柴油和5%塑料裂解蜡制备沥青温拌剂。
  2.采用滴熔点、热重、光学显微镜和红外光谱试验研究自制温拌剂的物化性质。结果表明,自制温拌剂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在沥青中分布均匀,自制温拌剂与沥青没有发生明显的化学反应,以物理降黏为主。自制温拌剂在110℃开始熔化,其熔化增大了沥青流动性,降低了沥青黏度。
  3.进一步对自制温拌沥青的耐老化性能、高低温性能和黏附性能进行研究,并与国内常用温拌剂(Sasobit、Evotherm)进行对比。研究发现,自制温拌剂改善了沥青的耐老化性能和高温性能,对低温性能有一定负面影响,对黏附性无显著影响。生物柴油-塑料裂解蜡复合温拌沥青的耐老化性能和高温性能优于Evotherm温拌沥青,低温性能和黏附性能优于Sasobit温拌沥青。
  4.在上述沥青研究基础上,基于AC-13级配进行了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通过表征密实程度的空隙率指标分析自制温拌剂对沥青混合料马歇尔击实温度的降温效果,发现在达到相同密实程度,即相同空隙率时,添加了自制温拌剂的沥青混合料所需的击实温度比70#基质沥青混合料低30℃。掺入自制温拌剂,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提高,水稳定性同基质沥青混合料相差不大,但低温性能较基质沥青混合料有一定下降。相比于3.0%Sasobit温拌沥青混合料,6.5%自制温拌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性能和水稳定性能较好,高温性能略差;相比于0.6%Evotherm温拌沥青混合料,6.5%自制温拌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较好,低温性能和水稳定性能略差。
其他文献
Huisgen内盐是叔膦与偶氮二甲酸酯原位形成的两性离子中间体,并是Mitsunobu反应发生的关键中间体,因其独特的化学反应性,受到了有机合成化学家的广泛关注。近十几年来,基于Huisgen内盐的环化反应大量涌现,为多类氮杂环化合物提供了重要的合成方法。此外,Huisgen内盐还可以与亲电试剂发生脱氧缩合反应,完成含氮链式结构的构建。然而,目前已报道的反应中使用的偶氮试剂如偶氮二甲酸二乙酯(DE
大量硝酸盐氮的废水排放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废水中硝酸盐氮的去除问题亟需解决。生物脱氮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含氮物质去除方法。传统的生物法高效脱氮的关键是在于好氧和缺氧条件下连续暴露的废水,而完全除去废水中的溶解氧(DO)来保证严格的缺氧环境这一点是难以完成的。好氧反硝化的发现,使硝化和反硝化发生在单一好氧条件下得以实现,有效地解决了传统生物脱氮对厌氧和缺氧环境条件的严格要求,已成
学位
典型挥发性有机物(VOCs)苯由于具有较大的毒性、致突变性和致癌性,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随着苯排放量的持续增加,如何高效的治理含苯废气成为科学家们研究的热点课题。吸附法是处理含苯废气的主要技术之一,但吸附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无处不在的水分子会极大抑制吸附剂对苯的吸附和造成再生能耗的增加。因此,设计出一种在湿环境下的高效苯吸附剂仍是目前吸附技术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IL-1
学位
在处理含有机物废气的技术中,催化燃烧法是应用最广泛的净化技术之一。低温甲醇洗废气是煤化工行业排放量巨大的有机废气,因其中含有高浓度的CO_2,使得含有的有机物难以有效燃烧。因此,研发一种在高浓度CO_2气氛下高效燃烧有机物的催化剂对煤化工行业环境治理意义重大。本论文旨在实现低浓度有机物高效催化转化。围绕贵金属Pd/Al_2O_3催化剂,选取CH_4为模型化合物,通过研究高浓度CO_2条件下助剂种类
学位
可充电锂空气电池有超高的理论能量密度(11400 Wh·kg-1,不包含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和理论比容量(3828 m Ah·g-1,相对于金属锂负极),接近于液体汽油能量密度,是理想的高比能量储存体系,备受人们关注。目前,锂空气电池实际能量密度远低于理论能量密度,循环性能较差,对于锂空气电池的研究还处于实验阶段。锂空气电池正极材料在复杂的气-液-固三相反应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开发高效的空气电
煤与瓦斯突出是极其复杂的一种动力现象,是严重威胁矿山安全生产的一种自然灾害。煤与瓦斯突出预测的关键是在众多突出预测指标中的筛选出适合要预测煤矿的敏感指标及其临界值的确定。现常用的方法是“三率”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其中“三率”法对井下实测数据中的突出动力现象进行详细的记录,极大程度的依靠工作人员的经验,误差较大。而灰色关联分析法数据处理过程复杂,不适合在现场生产中推广应用。  针对以上突出预测敏感指
学位
细粒煤水分的增加,在炼焦过程中,会增加热能消耗,延长焦化时间,降低焦炉产率,缩短炼焦炉使用寿命;对于动力用煤,其发热量随水分增高而下降;运输时,煤会随着水分渗出而流失,既浪费了煤炭资源,又污染了环境。另外,细粒煤水分偏高,还会导致其堆放场地周围煤泥水积聚,造成煤炭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因此细粒煤水分对后续加工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目前针对细粒煤的脱水设计还处于探索阶段,脱水设备的研制缺乏实用的理论依据
学位
安全生产一直是煤炭行业的重中之重,瓦斯灾害却严重威胁着煤矿生产安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飞速发展为瓦斯防治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和解决思路。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增加,井下瓦斯信息愈加复杂多变,以关系型数据库为基础的常规瓦斯管理信息系统已明显无法胜任,因此充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集成数据环境和可视化分析平台,积极开展瓦斯灾害防治方面的研究,构建一个有效的煤矿瓦斯管理信息系统,对保障煤矿生产安全有着重要的
学位
我国是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目前我国的能源结构中煤炭所占比例高达68%,在未来的几十年内煤炭仍将是主要能源,煤炭开采规模在未来数年将会继续扩大,煤与瓦斯突出作为一种严重威胁煤矿安全生产的自然灾害之一,它的突发性和它极强的破坏性,严重威胁着矿工生命安全,影响了矿井经济效益。随着我国对煤炭资源的进一步开发,深度煤层的开采必然会使煤矿瓦斯突出事故愈加增多。对此情况国内外大量的学者做了长期的深入研究,取
近年来,随着采煤机械化程度的提高,选煤过程中细粒煤(-0.5mm)的数量剧增,入选原煤中细粒级含量多在20%以上。动力煤水分过高会影响发热量,炼焦煤水分过高会消耗热量,降低炉温,延长炼焦时间,降低生产效率。细粒煤水分过高还将增加运输成本、堵塞储运设备、易冻结、污染环境,给生产带来诸多不便。因此,降低细粒煤产品的水分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深远的经济、环保效益。传统的细粒煤脱水方法,如使用压滤机、添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