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1月1日起,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开始实施,所得税核算方法强制变更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会计损益与应税损益差距进一步扩大。与财务会计损益可被人为操控的情况不同,受税制固定、刚性等因素的影响,应税损益可供人为操控的余地相对较小。那么,应税损益是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企业的财务会计损益信息含量不足的状况呢?国外已有研究表明应税损益具有信息含量并且能在会计损益基础上提供增量信息,而国内也有学者从会计-税收差异的角度进行了相关的研究,然而,国内极少有学者直接以应税损益角度为切入点进行研究的。本文的创新之处正是在于从应税损益的角度切入,以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对象,尝试探讨新会计准则下我国应税损益是否具有信息含量以及是否在会计损益基础上具有增量信息含量的问题。实证结果表明:从增量信息含量研究来看,我国上市公司的应税损益信息并不能在会计损益基础上提供额外的解释力;但是,从相对信息含量研究来看,我国上市公司应税损益信息具有一定的信息含量,并且应税损益的信息含量因公司盈余质量的不同而存在差异。这说明了应税损益信息具有价值相关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向投资者传递决策有用的信息,虽然在中国现行资本市场中,会计损益指标仍作为信息使用者进行业绩评价的最主要指标而存在,但应税损益指标可以充当信息使用者进行业绩评价的辅助指标,因而在公开披露的信息里应该注重应税损益的规范管理,进一步完善应税损益的披露。本文的研究深化了会计信息的信息含量的研究程度,为国内理论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同时,还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提供了新的切入点,即上市公司应披露应税损益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