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与其它企业研发投入对工业增加值之影响比较——以山东省大中型工业企业为例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重视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其目的是希望通过引入国外先进技术,促进本国的技术进步,进而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率和质量。那么,同其它类企业尤其是三资企业相比,国有企业在研发投入对产出的影响上有何差别?这些都是本文要研究的重要问题。   本文希望通过对国有企业与其它企业研发投入对工业增加值之影响作用进行比较,分析国有企业和其它类类型企业在研发资金的使用效率上,以及工业增加值的影响因素上有何不同。在对目前已有文献的总结与简要评述基础上,本文构建了研发投入与工业增加值动态关系经济模型。通过运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以山东省大中型工业企业为样本,对该省各类工业企业研发投入与工业增加值的动态关系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   本文的研究内容分五个部分:   第一章引言,介绍了本文选题的背景、本文的选题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的主要内容、创新点以及不足之处。第二章文献综述,对国内外学者有关研发投入和总产出的研究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现有学术成果进行评价,进而提出本文的研究价值和研究思路。第三章理论分析,对研发投入与工业增加值的动态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研发投入与工业增加值动态关系理论模型。第四章为研发投入与工业增加值动态关系实证分析,对研发投入和工业增加值的动态关系进行总量分析和结构分析。第五章为结论,首先对本文的研究结论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最后对文章的不足之处和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简要概述。   本文结论是山东省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对工业总产值没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不同类型的企业研发投入对企业工业增加值的影响作用不尽相同。其中,国有企业与外资企业研发投入对产出的影响作用主要体现在当年和一年以后,但是不能确定该影响作用是否为正向。私营企业研发投入对产出的影响作用体现在当年,并且无法确定这种研发投入是否促进了私营企业的产出增加。集体企业和港澳台企业研发投入对当年的工业增加值有促进作用,但是集体企业促进作用并不显著,港澳台企业研发投入对其工业增加值在10%水平上作用显著。上述研究表明,山东省的研发投入对该省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还远远不够,因此山东省应该在政策上鼓励企业发挥自主创新能力,从政策和税收上加大支持力度。   本文的创新点有两个,一是构建了研发投入与工业增加值的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通过模型检验,发现与以往文献不同的是,山东省国有企业、外资企业与私营企业的研发投入对工业增加值没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二是对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研发投入与工业增加值动态关系进行横向比较。本文发现,在山东省,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研发投入对工业总产值的作用存在差别。其中,国有企业、外资企业与私营企业研发投入对产出没有促进作用。集体企业研发投入对当年的工业增加值有促进作用,但是该作用并不显著。所有类型企业中,只有港澳台企业研发投入对其工业增加值在10%水平上作用显著。上述结论的政策意义是,山东省地方政府应制定长期稳定的技术创新扶持政策,以便有利于企业把握政府的政策方向,调整各自的创新战略,提高研发资金利用效率;同时,政府的政策扶持应该基于地区产业布局和长期收益的考虑,对不同产权的企业给予平等对待。
其他文献
科技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产业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随着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持续推进,科技服务业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愈加突出。各级地方政府在战略安排时都将科技服务业摆在重要位置。河南省作为经济大省而非经济强省,亟需构建完善的科技服务业体系,以助推河南省快速实现跨越式发展。科技服务业体系主要由结
学位
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经济衰退,“占领华尔街”行动,奥巴马的“限薪令”和中国国内“天价薪酬”事件使得公司高管薪酬成为了公众所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国对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披
就业作为人们赖以生存的必要手段,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关键。长期以来,我国学者对于就业问题的研究大多聚焦于如何降低失业率和扩大就业数量,却忽略了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