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转型期我国就业质量研究——基于劳动统计和CHNS数据的分析

来源 :山西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vy_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就业作为人们赖以生存的必要手段,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关键。长期以来,我国学者对于就业问题的研究大多聚焦于如何降低失业率和扩大就业数量,却忽略了就业的另一个重要维度——就业质量。就业质量下降正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问题,2004年9月,在国际劳工组织(ILO)与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共同举办的“2004年中国就业论坛”上,我国首次明确提出将提高就业质量作为中国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目标。搞清楚什么是就业质量、就业质量如何评价以及就业质量受何因素的影响,有助于我们研究现阶段我国就业质量的整体情况,并据此提出相关建议。   就业质量是一个比较新的话题,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还很少,在研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就业质量包括就业环境、工作特征、职业发展、劳资关系和社会保障五个方面的内容,并据此构建了就业质量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29个省市就业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发现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就业质量比较低,且存在区域差异。通过研究就业质量与其他变量的关系我们发现,降低各产业的就业弹性、失业率和人口自然生长率有助于提升总体的就业质量,而总的就业弹性与就业质量成正比,说明现阶段我国就业存在总量不足。最后,通过对微观个体的研究,我们发现就业质量存在性别差异、职业差异和地区差异,并且提高人力资本存量和职业技能有助于提升就业质量。  
其他文献
科技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产业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随着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持续推进,科技服务业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愈加突出。各级地方政府在战略安排时都将科技服务业摆在重要位置。河南省作为经济大省而非经济强省,亟需构建完善的科技服务业体系,以助推河南省快速实现跨越式发展。科技服务业体系主要由结
学位
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经济衰退,“占领华尔街”行动,奥巴马的“限薪令”和中国国内“天价薪酬”事件使得公司高管薪酬成为了公众所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国对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