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宪政建设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eaj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末立宪至今已逾百年,中国社会几经沧桑,宪政至今还不是现实,而是一种探索和追求的目标,在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今天,宪政改革并非变得可有可无,相反地,宪政改革变得越来越紧迫了,中国和平地转入宪政轨道符合每个公民的利益。本文首先回顾宪政历史,其次分析宪政转型的路径,再次从民主和制衡两个方面论述,最后展望中国宪政转型的前景。第一章论述中国宪政转型的世界背景和历史背景。近代宪政始于英国议会制度,通过对英国议会历史的回顾,可以总结出现代宪政的两大基本原则是民主和制衡。随着历史的发展,民主和制衡的内涵已大为丰富,民主由最初多数决定发展到今天选举民主和参与民主并存的多重形式,制衡由最初议会对国王的监督发展到后来司法审查的确立直至今天社会权力(包括媒介权力)的勃兴。第二章论述中国宪政转型路径选择。首先描述了我国制度现实及问题,其次考察法国和美国的宪政转型模式,得出民主和制衡同步推进的结论,最后指出我国也宜采取此路径,但强调民主对宪政转型的重要性。第三章论述我国民主建设的路径,首先阐述我国制度现状,然后分别从代议制民主和参与制民主两个方面分别阐述。关于代议制民主,回顾了西方相关理论和实践,对我国选举法和代表法的修改情况进行评论,提出进一步完善的方向。关于参与制民主,其理论依据是表达自由和正当程序,借鉴美国的参与制民主发展经验,提出我国参与制民主发展的措施。第四章论述我国制衡建设的路径,制衡措施有多种,但其中最重要的要数法院对立法和行政的司法审查,法国和美国是两大法系的代表国家,法国最早确立行政诉讼,美国最早确立宪法审查,两国的司法审查经验相当丰富,值得我国借鉴。我国行政诉讼尚未完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宪法审查尚未建立,我国应进一步完善行政诉讼制度,尽早确立宪法审查制度。第五章论述中国宪政转型的前景。苏联解体的教训虽然值得汲取,但是俄罗斯的政治转轨经验更值得我们借鉴,中国的宪政转型不但不会出现分裂,反而有助于台湾的和平统一。在朝野都认识到宪政利于国家和人民的情况下,满清贵族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一再拖延宪政改革,最终丧失的主动改革的最佳时机,当下中国若不采取积极措施主导宪政改革,即使暂时能够通过宣传工具和暴力机器维持其统治,民众的创造活力必将因体制压抑而窒息消亡,国家的整体实力必将因内部倾轧而消耗殆尽,最终不仅可能回到治乱循环的历史周期律,还可能面临亡国灭种的威胁。
其他文献
网络已经走进了大学生的生活打破了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使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运而生,但是却难以达到显著效果,同时大学生的网上行为也是喜忧参半。本文从客体的
教育和社会分层的关系一直是西方教育社会学研究的主流之一,在我国现阶段,大家已经普遍认可了通过接受高等教育获得较好职业,提高个人社会经济地位的途径,但个人所处的阶层地
泰国是一个十分重视教育的国家,教育在泰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泰国高等教育中最值得一提的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兴起的远程开放大学。 本文主要从历史发
本文以南大港湿地为例研究了四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种植棉花、玉米、苜蓿和自然芦苇区)下,土壤中pH值、有机质、全氮、硝态氮、铵态氮、全磷等理化因子和蔗糖酶、蛋白酶、碱
我国现阶段正处于经济、社会的重要转型期,各种政治权力都是在新的环境下运转,在陌生的道路上探索前行。行政监督工作的重要性和严峻性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新形势下与
西方关于高等教育助学资助问题的实践与研究从中世纪近代大学的产生就开始了,到现在经过长久的发展,高等教育助学资助体系已经较为完善。而我国的高等教育助学资助体系由于发
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国外风险理论的研究所涉及的内容和领域非常宽泛,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有风险社会理论、风险系统理论、风险文化理论和风险治理理论等。国外风险理论研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赵冬教授等发现,心血管病死亡对我国人群寿命有很大影响,导致我国人群平均寿命缩短近5年。如其他疾病相关死亡率保持不变,若想将我国人群寿命延长1
以来自新疆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120名哈萨克斯坦留学生的自然真实的请求-回应汉语对话录音材料为语料,以托马斯"语用失误"理论为基础,旨从"言语行为"视角对新疆哈萨克斯
学习动机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外语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因而国内外学者对外语教学中学习动机的作用进行了大量研究。根据Gardner和Tremblay的动机理论,大量的实证研究证实动机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