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末立宪至今已逾百年,中国社会几经沧桑,宪政至今还不是现实,而是一种探索和追求的目标,在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今天,宪政改革并非变得可有可无,相反地,宪政改革变得越来越紧迫了,中国和平地转入宪政轨道符合每个公民的利益。本文首先回顾宪政历史,其次分析宪政转型的路径,再次从民主和制衡两个方面论述,最后展望中国宪政转型的前景。第一章论述中国宪政转型的世界背景和历史背景。近代宪政始于英国议会制度,通过对英国议会历史的回顾,可以总结出现代宪政的两大基本原则是民主和制衡。随着历史的发展,民主和制衡的内涵已大为丰富,民主由最初多数决定发展到今天选举民主和参与民主并存的多重形式,制衡由最初议会对国王的监督发展到后来司法审查的确立直至今天社会权力(包括媒介权力)的勃兴。第二章论述中国宪政转型路径选择。首先描述了我国制度现实及问题,其次考察法国和美国的宪政转型模式,得出民主和制衡同步推进的结论,最后指出我国也宜采取此路径,但强调民主对宪政转型的重要性。第三章论述我国民主建设的路径,首先阐述我国制度现状,然后分别从代议制民主和参与制民主两个方面分别阐述。关于代议制民主,回顾了西方相关理论和实践,对我国选举法和代表法的修改情况进行评论,提出进一步完善的方向。关于参与制民主,其理论依据是表达自由和正当程序,借鉴美国的参与制民主发展经验,提出我国参与制民主发展的措施。第四章论述我国制衡建设的路径,制衡措施有多种,但其中最重要的要数法院对立法和行政的司法审查,法国和美国是两大法系的代表国家,法国最早确立行政诉讼,美国最早确立宪法审查,两国的司法审查经验相当丰富,值得我国借鉴。我国行政诉讼尚未完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宪法审查尚未建立,我国应进一步完善行政诉讼制度,尽早确立宪法审查制度。第五章论述中国宪政转型的前景。苏联解体的教训虽然值得汲取,但是俄罗斯的政治转轨经验更值得我们借鉴,中国的宪政转型不但不会出现分裂,反而有助于台湾的和平统一。在朝野都认识到宪政利于国家和人民的情况下,满清贵族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一再拖延宪政改革,最终丧失的主动改革的最佳时机,当下中国若不采取积极措施主导宪政改革,即使暂时能够通过宣传工具和暴力机器维持其统治,民众的创造活力必将因体制压抑而窒息消亡,国家的整体实力必将因内部倾轧而消耗殆尽,最终不仅可能回到治乱循环的历史周期律,还可能面临亡国灭种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