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课题以从鸡肠道分离的丁酸梭菌C菌株为研究对象,在对其进行生化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的基础上,研究了该菌株抗性产酶特性、抑菌特性;并以鮸鱼为试验动物,研究了该菌株对其生长、消化酶、体液免疫、肠道微生态调控效用、与果寡糖的协同作用及相关的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C菌株的菌落形态、生化及分子生物学的鉴定,确定该菌株为丁酸梭菌。2、试验研究了丁酸梭菌C菌株对温度、胆酸盐及抗生素的耐受性。结果表明,C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以从鸡肠道分离的丁酸梭菌C<,2>菌株为研究对象,在对其进行生化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的基础上,研究了该菌株抗性产酶特性、抑菌特性;并以鮸鱼为试验动物,研究了该菌株对其生长、消化酶、体液免疫、肠道微生态调控效用、与果寡糖的协同作用及相关的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通过对C<,2>菌株的菌落形态、生化及分子生物学的鉴定,确定该菌株为丁酸梭菌。
2、试验研究了丁酸梭菌C<,2>菌株对温度、胆酸盐及抗生素的耐受性。结果表明,C<,2>菌株在100℃的条件下,至少可以存活10min;与氯霉素、青霉素、先锋Ⅵ、乙酰螺旋霉素可以共同的使用,而不会影响丁酸梭菌的活性;在胆酸盐浓度为5mg/ml时,能较好地存活。
3、滤纸片琼脂平板扩散法抑菌结果表明,该菌株可以有效地抑制迟缓爱德华氏菌、鳗弧菌和嗜水气单胞菌,抑菌效果要优于硫酸链霉素(P<0.05);与枯草芽孢杆菌相比较,在12、18、24、36、48h五个时间段中,丁酸梭菌C<,2>菌株和枯草芽孢杆菌对迟缓爱德华氏菌的抑制差异不显著(P>0.05);在12、18、24h三个时间段里,对鳗弧菌的抑制作用大于枯草芽孢杆菌(P<0.05),但是从36h起两者对鳗弧菌的抑制没有差异;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抑制,在12h,枯草芽孢杆菌高于丁酸梭菌C<,2>(P<0.05),而在随后的时间内,两者差异不显著。
4、在构建鮸鱼肠道上皮细胞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黏附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可以降低鳗弧菌在鮸鱼肠道上皮细胞的黏附,而且活菌要优于灭活菌。丁酸梭菌C<,2>对鮸鱼肠道上皮细胞的黏附率为7.39±1.85,低于鳗弧菌(P<0.05);对细胞的损伤率为1.02±0.35,显著低于鳗弧菌对细胞的损伤率(P<0.05);黏附后丁酸梭菌组对细胞的成活率的影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当丁酸梭菌C<,2>、鳗弧菌与肠道上皮细胞共同培养时,使鳗弧菌的黏附率下降7.03%(P<0.05);排斥试验与替代试验表明,丁酸梭菌C<,2>可以使鳗弧菌的黏附率分别降低8.97%和6.02%。
5、在本试验条件下,丁酸梭菌C<,2>菌株可以改善鮸鱼的生长。随着丁酸梭菌C<,2>添加量的增加,日增重、特定生长率在最高剂量组(10<9>CFU g<-1>)分别达到1.62+0.36g/D,0.58±0.09%,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饵料系数降低为1.89±0.39,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6、该菌株可以提高肠道鮸鱼消化酶的活性。在添加量为10<9>CFU g<-1>时,肝胰脏淀粉酶活性明显增强,达到4200.0±98.75U/g(P<0.05):在幽门盲囊和前肠部位,淀粉酶的活性在添加量大于10<5>CFU g<-1>时,其活性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后肠淀粉酶活性,在10<7>CFU g<-1>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蛋白酶的活性在胃、幽门盲囊和前肠没有随着丁酸梭菌的添加而发生显著的变化,在后肠蛋白酶活性在添加到10<9>CFU g<-1>时,显著增加(P<0.05)。脂肪酶的活性没有随该菌株添加量的增加而发生显著变化。
7、体液免疫的试验数据表明,添加丁酸梭菌C<,2>菌株可以提高鮸鱼血清和体表粘液溶菌酶活性,在添加10<9>CFU g<-1>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可以提高酸性磷酸酶和酚氧化酶的活性(P<0.05);增加血浆中的IgM浓度(P<0.05)。
8、丁酸梭菌C<,2>菌株在鮸鱼肠道可以存活。当以10<8>CFU g<-1>剂量饲喂娩鱼时,活菌计数显示该菌株在前、中、后肠分别为6.43±0.32、6.36±0.22、7.28±0.28 logCFU g<-1>。
9、假单胞菌是觎鱼肠道的优势菌群。丁酸梭菌C<,2>的添加可以影响其肠道的菌群结构。促进双歧杆菌生长,抑制大肠杆菌、肠产气杆菌和短杆菌,有可能促进发光杆菌的增长。同时对厌氧菌总数影响不显著(P>0.05),显著降低了好氧菌总数(P<0.05)。
10、丁酸梭菌和果寡糖具有协同作用。当两者共同添加到日粮当中时,可以显著提高鮸鱼生长性能和日增重,降低饵料系数(P<0.05);显著减少粪氮排泄(P<0.05),有降低养殖水体中氨氮的趋势;对可溶性磷的影响不显著。
其他文献
卤代苯胺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催化卤代芳硝基化合物选择性加氢合成卤代苯胺被认为是目前最经济环保的合成路线。但是氢解脱卤副反应会降低产品品质、影响催化剂寿命、腐蚀生产设备等。因此,提高选择性阻止脱卤副产物的生成是亟待解决的核心科学问题。提出以杂原子掺杂的碳量子点作为非金属助剂的“载体”修饰钯催化剂的思想,研究了杂原子掺杂的碳量子点的合成、氮硫掺杂的碳量子点-钯金属粒子的构效关系及其卤代硝基苯选
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膜分离技术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重视,其中电渗析技术因其高效、节能、环保等优点正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水处理领域中。作为电渗析技术的核心部分,具备良好综合性能的离子交换膜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传统阴离子交换膜着重于阴阳离子的分离,然而在浓缩分离过程中因过多二价阴离子的通过易造成浓缩侧膜表面出现沉淀影响膜性能。此外,分离后难以直接使用含有不同价态的同性阴离子浓缩液,需要进一步分离其中的
PVC是第二大通用塑料,具有价格低廉、阻燃、绝缘、耐腐蚀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门窗、建筑装饰材料、管道、日用品等领域。但由于烯丙基氯、叔氯等缺陷结构的存在,PVC在加工过程中容易脱除HCl而发生降解,且该降解反应在PVC加工温度下即可发生。因此,在PVC加工过程中必须添加热稳定剂。钙锌热稳定剂是目前公认的环保型热稳定剂,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热稳定性有待进一步提高。由于氨基等含氮基团中孤对电子的配位能
近年来由于化石燃料燃烧所引发的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促使科学家们做出了许多的努力去探索可持续能源。氢能具有燃烧值高、清洁无污染、可再生和来源广等优点,是不可再生能源理想的替代品,从而解决能源危机。作为目前最具前景的制氢工艺之一,电解水制氢气的生产过程兼具高效、清洁的优点,但其在工业应用领域的发展却受到了阻碍。这主要是由电解水的两个半反应造成的:阴极析氢反应的催化剂主要是贵金属Pt基材料,其成本昂贵、
近年来,以从源头上消除污染和安全隐患、节省资源为核心的绿色化学引起了国内外的普遍关注。水作为地球上自然丰度最高的绿色溶剂,使用其作为反应介质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由于分子氧廉价易得和绿色环保,是氧化反应最为理想的氧化剂。因此以水为分散介质、氧气为氧化剂的醇选择性氧化日益受到广泛的关注。然而,有机物和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相对较低,存在较大的传质阻力,严重降低水相反应效率。基于此,本论文提出小分子表面活性
畜牧业是现代农业的支柱产业,也是保障肉品消费、增加农民收入的民生产业。但近年来,随着我国规模化养殖场数量的增加及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畜禽粪污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于畜禽粪污污染的控制,以厌氧发酵为主要技术单元的畜禽粪污沼气工程逐渐得到广泛应用及关注。沼液就是畜禽粪便经过厌氧发酵后产生的残余物,不仅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大量营养元素和钙、铜、铁、锌、锰等微量营养元素,还含有丰富的氨基酸、B
论文综述了常用催化氧脱硫方法,比较了其中的优劣。并对LDH材料研究方面的进展和它广阔的应用前景进行了评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脱硫材料的设计思路,指出通过催化氧化-吸附耦合过程,可以使催化材料获得较高的脱硫性能。这种特殊催化材料的设计是一种创新。由此,该文制定了将Fe同晶取代进入LDH结构的实验方案,并得到一系列不同Fe含量和助催化成分的层状双羟基阴离子粘土材料。
已烯的二聚体-十二烯的生产近年来备受重视需求量也急剧增加.十二烯的用途非常广泛,如用它制备的十二叔碳硫醇是合成橡胶工艺中的分子量调节剂,硫化十二烷基酚钙是优良的润滑油的添加剂,十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是均染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钙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磷酸酯钾盐是乳化剂(DK,DL-1),十二烷基丁二酚是润滑剂,磷苯二甲酸十二碳酯是增塑剂,支链十二烷基和支链十二烷基苯碘酸是农用乳化剂等.已烯3ˉ5
近年来,随着靖边气田开发程度的不断深入,气田产能建设也逐渐向靖边气田周边进行扩展。经过大量的资料收集、整理、分析和研究工作,对靖边气田北部马五41储层特征开展了精细的研究工作,明确了沉积相、成岩作用和古岩溶地貌是储层发育的三个控制因素,研究区碳酸盐岩储层的形成和发育过程极具复杂性,在对储集体的时空展布规律进行深化认识和储层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得到如下结论和认识。 1.沉积环境是形成有利储层岩石类型
本文以沉积学、石油地质学、构造地质学、地质数学、测井地质学的最新成果为理论基础,以计算机和自动绘图技术为手段,以现代油藏描述理论为指导,利用地质录井、地球物理测井、各种分析化验及地层测试资料,从岩心分析、关键井研究出发,对研究区长4+52、长61储层进行了小层的精细划分与对比、构造的精细解释;分析了研究区的沉积微相类型,沉积微相的平面分布特征、演化规律和骨架砂体的展布情况;研究了储集体的岩石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