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个人所得税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ssml19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力不断增强,物质文化水平不断提高。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现在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在国民生产总值的总量和人均量方面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我国人民现在的生活水平和质量还需进一步提高;还面临着一系列的(如失业、社会保障、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逐步赶上并最终超过西方发达国家,较快地增加人民群众的收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解决社会问题的唯一途径就是实现较快的经济增长。温家宝总理曾说:一个13亿人口的国家,如果没有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实现充分就业、提高人民福祉就是一句空话。个人所得税作为世界普遍认可的优良税种,它的地位反映了一个税制体系的先进程度,作为一个重要的税种,不仅可以调节收入分配差距,更可以调节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被称为调节经济的“自动稳定器”。随着国民收入逐渐向个人倾斜,国家税收将更依赖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对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势必越来越大。我国1980年开征个人所得税,经历了30年的时间,已经成为和老百姓联系最紧密的税种,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重点和热点。进一步深入分析研究我国个人所得税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对经济增长和个人所得税协调发展是兼具理论和现实意义的。本文在借鉴和总结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我国个人所得税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   论文共分六部分。前两部分阐述了选题的原因和意义,并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回顾。第三部分是理论分析部分,对个人所得税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影响理论及具体影响因素进行全面分析。第四部分是实证分析部分,本文选取1994年至2009年的相关经济数据,计算得出一系列衡量两者关系的指标,从而得到较全面、客观的认识。第五部分是梳理归纳了部分国家个人所得税改革,促进经济增长的经验。第六部分是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对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评价,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文章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两点:一是本文从经济增长对个人所得税的影响、个人所得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二者协调发展三个方面进行全面分析,进而得出二者协调发展的两个条件,指出了三点需要妥善处理的问题。二是本文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认为个人所得税与经济增长关系协调发展的核心是税源,并提出个人所得税的可税GDP概念,并围绕如何增加可税GDP提出经济改革方向。
其他文献
传统的财务学理论是在假设有效资本市场的条件下讨论企业债务与股权的问题,没有考虑企业产品市场竞争性和资本市场融资条件的变化对企业融资行为的影响,长期以来资本结构决策与产品市场竞争之间的关系,也没有引起学术界的足够重视。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行为金融学和信息不对称理论在财务学研究当中的逐渐运用,产业经济学和金融学的学者们开始关注产品市场竞争与资本结构的关系。本文将研究重点立足于中国实际,探求中国上
农业机械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当前,我国农业机械化面临的核心问题就是要解决农民“买的起”的问题,只有充分调动农民购买和经
非公有制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数量、规模及经济效益等各方面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非公企业由于自身
产业政策是政府干预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最早出现在日本,对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我国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产业政策,并随之应用到国民经济的各个产业,目前
限售股解禁流通是解决我国资本市场分割,深化资本市场发展,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途径。对限售股解禁流通的市场反应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是当前亟待解决的基本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