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政策演变研究--以中国汽车产业为例

来源 :南京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iandid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产业政策是政府干预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最早出现在日本,对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我国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产业政策,并随之应用到国民经济的各个产业,目前已经成为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汽车产业的关联性强,产业链长,对国民经济有着巨大的拉动作用。我国汽车产业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历程,目前已成为我国的主导产业。经历了近六十年的发展,我国汽车产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09年实现产量1389万辆,位居世界第一。中国目前已经成为汽车制造大国,但并不是制造强国,在高速发展和产量增长的同时,还存在着投资分散、生产规模小,市场集中度低、产品品种少、企业研发水平弱等问题。汽车产业在我国还属于幼稚产业,需要政府的引导和保护。政府制定了一些产业政策,但效果并不完全很好。因此对汽车产业政策演变的轨迹进行梳理,总结出其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对目前产业政策的制定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首先对产业政策的理论进行了简单的概述,归纳出影响产业政策变化的因素和产业政策演变的一般规律。然后以中国的汽车产业政策的演变为例论述了上述观点。其次,本文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细致的回顾,提出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包括市场集中度低、重复建设现象严重、企业的新产品研发能力弱等。然后,以时间为线索,分阶段对汽车产业政策的演变历程进行了回顾,并对几个有代表性的政策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文章中间回顾了日本汽车产业政策的发展历程,总结出了其发展的特点,得出了对我国的启示。在比较分析之后,作者认为我国的汽车产业政策总体上是有效的,但仍然存在着不足。为了验证汽车产业政策演变的必要性,本文选取了集中度、国际竞争力等指标进行实证分析,测度了产业政策对上述因素的影响。并研究了产业政策视角下哈佛假说的现实性,得出在政策的指导对汽车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的结论。最后,为促进汽车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本文提出了完善汽车产业政策的几点建议。
其他文献
自2007年始,我国商业保险公司积极开发并推广商业长期护理保险销售状况不尽如人意。一方面,其理赔服务未体现特色,使得长期护理保险与其他健康险产品差异性较小,销售中出现相互替
传统的财务学理论是在假设有效资本市场的条件下讨论企业债务与股权的问题,没有考虑企业产品市场竞争性和资本市场融资条件的变化对企业融资行为的影响,长期以来资本结构决策与产品市场竞争之间的关系,也没有引起学术界的足够重视。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行为金融学和信息不对称理论在财务学研究当中的逐渐运用,产业经济学和金融学的学者们开始关注产品市场竞争与资本结构的关系。本文将研究重点立足于中国实际,探求中国上
农业机械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当前,我国农业机械化面临的核心问题就是要解决农民“买的起”的问题,只有充分调动农民购买和经
非公有制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数量、规模及经济效益等各方面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非公企业由于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