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纽机场航站楼设计研究——从首都国际机场新航站楼的设计实践看当代枢纽机场航站楼发展趋势

来源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btx3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枢纽机场是是中枢辐射航线网络结构的中心,是航班中转的中心。枢纽机场在美国和欧洲的发展已趋成熟,但在我国却是民航发展进入21世纪才出现的新的机场类型,并成为我国民航未来发展的重点任务。本文以枢纽机场航站楼为研究对象,在现有的一般设计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枢纽机场和非枢纽机场的对比分析,探讨枢纽机场航站楼建筑设计特点;并通过对世界范围内的枢纽机场进行广泛的比较分析,深入分析与枢纽机场建设相关的因素;结合首都国际机场新航站楼的设计实践,在探讨我国枢纽机场建设的思路的基础上结合世界枢纽机场新的建设发展情况,总结了枢纽机场航站楼未来发展的趋势。 本文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章)是提出问题的阶段,指出了我国建设枢纽机场的重要性和完善枢纽机场设计理论在中国的现实意义。 第二部分(第二章和第三章)是分析问题的阶段。论述了枢纽机场的发展历程和运营原理,指出作为枢纽机场航站楼所需具备的基础条件,总结了枢纽机场航站楼的基本特点。从数据的角度进一步分析枢纽机场,定量的分析了枢纽机场所具备的特征。 第三部分(第四章)是解决问题的阶段。分析研究了作为国际复合枢纽机场的首都机场新旅客航站楼建筑的特点。特别是为满足枢纽要求所作的各个层面的具体设计。 第四部分(第五章)是结论的部分笔者希望通过这篇关于首都机场航站楼的设计和建设在设计理论的高度上做了总结和归纳,探讨新时代下的我国枢纽机场所表现出来的新特征和世界枢纽机场新的建设发展情况,总结了枢纽机场航站楼未来发展的趋势。
其他文献
本文以宁波市鄞州区为研究对象,对快速城市化地区城乡协调发展规划进行研究。在城乡协调发展相关理论综述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城乡一体化思想渊源,国内外的理论研究与规划实践的
目前的军官公寓式住宅的设计是以家庭内军官的职级来确定套型的面积规模和空间构成的,而不是针对某种军官家庭类型及家庭生活循环周期的相关内容研究军官的住宅,缺乏对居住住户
经过轰轰烈烈的新校区建设热潮之后,高校校园的建设面临着文化景观的建设问题。如何使旧校区的景观文脉在新校区中得以传承和发展,是新校园景观建设的重要问题。对新校区而言,继
随着人们生活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户外的旅游活动也日益增多。在全球气候变化明显的大背景下,旅游景区的能耗问题也日趋严重,需要得到一定的重视。研究景区建筑外部空间中的微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传统意义上的在城市建设用地中确定单一功能的方法已经很难适应现代城市的发展,高新技术的发展使得城市功能的混合成为可能。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
德国是一个具有举办国际建筑展传统的国家,曾先后举办过多次国际建筑展,其国际建筑展贯穿了现代主义建筑的萌芽,高潮及后现代建筑的兴起,聚集了当时世界上最优秀、前卫的建筑
汉正街素有“天下第一街”的美誉,它拥有500年的商业发展历史,同时也是老汉口商业和商业文化的“发迹之地”。但是在以市场为主导的城市更新中,传统商业市场在现代城市生活中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物质载体,记录着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传统历史街区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内容,在真实地传承历史信息,提供历史见证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研究传统历史街区的
1990年,国务院立足于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做出了“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的重大决策,全国各地相继出现了大学合并的现象。伴随着高等院校教育规模的扩大以及高校间的合
随着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乡村住宅的建造形式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迫切需要运用如绿色建筑、住区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指导住宅发展。 本研究以陕西关中地区乡村住宅作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