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交媒体环境下传统的信息传播模式不断被改变和创新,使得网络舆情传播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甚至重构。随着互联网技术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普及,新媒体特别是社交媒体的技术属性为舆论的传播提供了物质基础,为用户带来平民化、普泛化的传播渠道,成为一种新兴便捷的信息发布渠道,广大用户都借助社交媒体平台发布信息以及对事件的评论。然而,随着社交媒体环境下网络舆论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网络舆论的变化也越来越复杂不可控,群体极化经常发生,对我国的网络环境甚至社会稳定都带来了很大隐患。因此,有必要专门研究舆论群体极化问题,掌握其发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尤其是有必要分析和掌握社交媒体下的舆论群体极化问题,否则制定的有关政策就无法达到化解负面舆情的消极效果。舆论群体极化是近年来网络群体性事件产生的重要原因和途径,而社交媒体成为舆论群体极化滋生的根源,通过研究社交媒体视域下舆论群体极化的影响因素,能够为政府管控网络舆情提供参考。本文在回顾网络群体极化内涵与外延的基础上,通过对网络群体极化的诱因进行系统分析,进而提出社交媒体视域下舆论群体极化的影响因素模型。最后根据提升社会正效应、抑制社会负效应等原则提出相应引导策略,为政府部门管控网络舆情提供了决策思路和理论参考。研究从对已有研究成果的总结梳理展开,通过使用问卷调查与数据分析法对群体极化的研究范围、研究热点、研究重点进行了概览,系统地梳理了社交媒体视域下舆论群体极化的相关文献,对社交媒体背景下的网络舆论群体极化中的有关概念进行了分析和确定,为本文研究打下了一定的理论和文献基础。研究发现社交媒体视域下舆论群体极化呈现情绪化、去个性化、突发性、语言行为暴力化、舆论反复化等特征,为后续分析奠定理论基础。通过引入社会比较理论、计划行为理论、群际情绪理论、群体认同理论,系统分析和研究了基于社交媒体下的网络舆论群体极化问题,对其影响因素做了深入研究,通过对网民进行抽样调查,并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社交媒体研究发现,行为意愿对群内认同的影响大于对群际认同的影响,人们更倾向于群内的认同,用户对于群内的共识高,群外的共识低,从而产生群体极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