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向非均匀热流边界条件下强化集热管传热性能数值模拟研究

来源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fghtyr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源问题是国民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目前,作为主要能源类型的矿物燃料因其使用时所造成的严重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影响到了人类的自身发展。在清洁能源技术中,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因其有低成本前景和先天的可与高温蓄热技术匹配的优势受到了各国研究人员和政府部门的广泛关注。塔式太阳能热电站因其高聚光比、高容量和高效率等特点发展尤为迅速。但相较于传统火电厂和水电厂,其发电成本仍然过高,所以难以大规模地进行商业推广。吸热器作为塔式太阳能热电站“太阳岛”的核心组成部分和?损最大部件,其效率和稳定性的提高对整个电站系统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以目前广泛使用的腔管式吸热器为研究对象,二元熔盐SolarSalt为吸热介质,采用ICEM软件建立单一吸热管的物理模型,以HFCAL热流密度模型为基础对边界条件进行设置,最后利用FLUENT软件进行模拟计算。通过对圆管和横纹管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横纹管因其凸肋的存在,管壁处会有轴向旋涡出现,增加了边界层扰动,减小了边界层厚度,起到强化传热的效果。且横纹管出口处截面温差要小于圆管,能够有效提高吸热管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为实现对横纹管结构尺寸的优选,以正交试验设计法为指导,设计了高效的试验方案。根据试验结果,进一步分析提出对优选管型结构的预测,并对该预测进行模拟计算以验证其正确性。最后,通过FLUENT软件进行模拟计算得到新管型的强化传热综合因子η为1.631,高于所有正交试验的25组管型,并且有效改善了管内熔盐周向温度的分布情况,使其稳定性和使用寿命进一步提高。
  最后,引入场协同数Fc和无因次性能因子Φ的概念,利用场协同理论对横纹管的强化传热机理进行更系统、深入地分析。通过对比发现,根据场协同原理对横纹管强化传热综合效果分析所得结论与传统强化传热综合性能评价准则η下所得结论一致。证明了无因次性能因子Φ完全可以作为强化传热综合性能的评价准则,也进一步证明场协同理论在分析强化传热问题时更加系统和科学。
其他文献
根据有关统计,我们国家大概每年有两亿人次受到各种各样的伤害。欧洲学者的一个调查研究显示,人的一生,大概有两次来自自然界的伤害,有三次来自别人的伤害,剩下的还有一些自己造成的伤害。碰到意外伤害怎么办?  目前,外伤急救,大概分为这五大方面,止血、包扎、固定、搬运,还加了个通气。五大技术,止血是很重要的,对于军人来讲,第一个要学的技术就是学会止血。  如果小的伤口,出血量不是很多,比如说手指头出血,可
期刊
“儿童常用的拼图地垫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一种名叫甲酰胺的物质使之柔软,该物质如果被吸入或者吞咽,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同时,这种物质对幼儿的眼睛和皮肤也有损害。”    “早知道使用泡沫塑料拼图地垫存在安全隐患,我就不给孩子用了,不知孩子吸进了多少的有害物质呢!” 家有一岁幼儿的新妈妈王克告诉记者,当时为了方便孩子学爬、学走,她特意将家里的地面都铺上了泡沫塑料拼图地垫。  王克的懊恼来自近日的一条新闻,
期刊
在能源形势以及国家政策的引导下,以综合能源梯级利用,推进低品位余热资源回收利用的用能方式已成为必然趋势,针对汽车产业与减排降碳之间存在的矛盾,温差发电技术可以将尾气低品位热源转化为高品质电能,提供车载用电器及蓄电池的辅助电力,对降低燃油消耗有重要价值。本文以汽车尾气废热温差发电装置为研究对象,针对装置的传热流动及发电效果做出模拟与优化,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首先,基于温差发电基本原理,介绍了热端集热器、温差发电模块及冷却装置三大核心结构,建立了汽车尾气废热温差发电装置的物理模型,并构建温差发电装置
监管部门在决定批准或禁用某种食品添加剂时,应该有合理的科学依据。如果有科学证据表明面粉增白剂真的是有害无益,当然应该禁用,也不用等到一年后。    2010年12月15日,卫生部网站悄然刊出一则公告。内容是卫生部监督局对是否禁止允许使用面粉增白剂,再次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的公告稿显示,目前已决定自2011年12月1日起,将禁止在面粉生产中使用被称为“面粉增白剂”的过氧化苯甲酰和过氧化钙。  在西
期刊
刘福中认为太阳能热水器属于环保产业,相关部门在推广过程中都会为太阳能热水器“开绿灯”,从而导致质量问题较为突出。    近日,北京、天津、河北、上海、广州等24个省市的消协及中国消费者报社共25家消费维权单位,联合开展了太阳能热水器使用状况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目前40.87%的太阳能热水器一到冬天就无法正常使用。同时,71.8%的消费者不知道怎样鉴别太阳能热水器质量的优劣。  面对如此令人震惊的数
期刊
“把文物拆除,并尊重历史进行原样修复,按照先前的形式、结构、材料、工艺技术等施工,这其实也是一种保护。”    “眺望西山,觀赏荷花,品尝烤肉”,这是京城有名的“银锭桥三绝”。银锭桥,是坐落在北京什刹海的前海与后海之间水道上的一座小桥,始建于明代,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最近,一道拆除修缮令,让不少人大呼不解。  目前,银锭桥主桥已经完全拆除。修缮工程计划明年2月完工,据悉修复后的银锭桥可使用100
期刊
一座位于武汉市江岸区的住宅小区近日成了各大媒体和百姓关注的焦点。它的出名并不源于它如画的风景,而是经环评发现,该小区建在了一个旧化工厂的土地上。  随着城市的发展,这种来自土壤的危险,其实离每个人都很近。截止到2008年,北京市东南郊化工区和四环路内276家污染企业全部完成调整搬迁后,腾退出800万平方米的土地。但经过调查发现,这些搬迁厂房下的土壤中,或多或少都留下了污染物。  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
期刊
兰州市地震博物馆(以下简称“博物馆”)的选址很特别,它位于兰州市安宁区的人防山洞内,这座山洞是上世纪60年代末兰州交通大学响应“深挖洞、广集粮、不称霸”的号召建成的,后来因地制宜进行改造,1988年成为国内第一家利用人防工事创办的博物馆。  整个山洞长600多米,内设地震知识壁画、甘肃地震、国外地震、文物史料、“5.12”地震、勇闯无人区、抗震设防、地震仪器等分馆。  洞门口的石碑上,复刻着世界上
期刊
在一个月的时间里,观众可以借此了解全国各地的自然科学类科普场馆的概貌,以及每一类博物馆展陈的“灵魂”。    “与世隔绝”的玻璃展柜里,几具“恐龙化石”静静地沉睡着。当你把手伸进固定在玻璃柜上的手套中,轻轻摩挲展柜里的化石和围岩,你会发现尽管只有一层橡胶相隔,自己似乎仍然可以感知到属于史前时代生命的脉动……  2010年12月21日,“走进自然与科学的殿堂”全国巡回展览在中国科技馆二层和三层的公共
期刊
国内首个垃圾填埋场空气支撑膜密闭作业设施在北京安定填埋场投入运行,被工作人员简称为“垃圾大棚”。其改变了我国几十年来垃圾填埋的露天作业模式,经过运转后有望在其他垃圾填埋场推广。  安定填埋场场长张永贺告诉《北京科技报》,整个大棚结构长200米、宽100米,足足有三个足球场那么大。“垃圾大棚”没有使用任何支架便可覆盖在垃圾填埋作业面上,因为在巨大棚体的周围,有30多个大功率鼓风机向棚内送风支撑棚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