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起来”和“V上去”的比较研究及其偏误分析

来源 :天津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d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V起来”和“V上去”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两个动趋式结构,二者存在一定的相似性。本文选取“V起来”和“V上去”作为比较研究对象,基于前人研究,考察大量的语料,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方法,从句法和语义的角度全面分析“V起来”和“V上去”,并在此基础上比较这两个结构句法和语义上的异同点,探寻两个结构之间可以替换的条件,以期对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论文结构主要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趋向补语“起来”和“上去”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了本文所要研究的内容、研究方法、语料来源及所要解决的问题等。  第二部分从句法角度对“V起来”和“V上去”进行比较分析,首先,对两个结构的句法分布及所构成句式进行了归纳总结和比较研究。接着通过考察语料对进入“V起来”和“V上去”结构的动词进行统计,并重新分类,找出两个结构动词搭配上的异同点;接着对两个结构的句法分布及所构成句式进行了归纳总结和比较研究。  第三部分从语义角度对“V起来”和“V上去”进行比较研究,在前人语义研究的基础上,按照语义由实到虚的过程对两个结构语义分别进行更为细化的分类,并做详细的比较,进而尝试找出相同动词进入两个结构语义交叉、可以替换的条件:“起来”和“上去”语义虚化程度越高,相同动词构成的“V起来”和“V上去”的语义相似度也越高,替换的可能性也会越大。  第四部分基于中介语语料库,从汉语学习者的角度对“V起来”和“V上去”进行偏误分析,找出学习者在学习这两个结构中所遇到的真正困难,并结合第二、三部分的研究结果,提出有效地教学建议。  第五部分是结语,对全文研究做一简单的小结,提出解决的问题以及尚未解决的问题。
其他文献
新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规定:“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提高其综合文化素养,以适用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
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是中国乃至世界性的重大国际盛事,是一个各国绝佳的展现科技、文化和经济实力,扩大在国际影响力的机会与舞台。作为宣传代表自己国家形象的展馆语言工具,登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