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运动快感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以重庆市大学生群体为例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bihu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快感是人体的基础感觉之一,1996年王宜山发表文章“快感论”,在我国关于快感现象的研究就此拉开序幕,随着在社会学、心理学、艺术等方面均有快感学的研究。体育运动作为人体的基本运动之一,其运动感觉、运动心情等往往影响着人体运动的心理。特别是在人体运动到一定程度时,常有一种异常兴奋、高兴、欢快等感觉出现,让人感到心情愉悦。在运动中这种可以是短暂也可以是延续的感觉存在于运动感觉当中,并且给运动人体带来了精神上的享受。因此本文探索这种感觉存在的空间,以运动快感命名,来形容运动中存在的运动快感现象。   本文以研究“快感论”为切入点,并以运动心理和运动生理等学科相结合,尝试性地提出“运动快感理论”,并将其定义为:当人体在体育运动中进行到一定程度时,中枢运动控制系统受到外界信息的刺激,在人体内通过对信息的加工和处理,从而引起快感中枢的相对反应,最终产生各式各样的运动感觉,称为运动快感现象。   首先,通过查阅CNKI上的文献以及运动心理、运动生理等资料,理论上分析了运动快感的存在。通过在“快感论”、运动心理、运动生理等学科上,找到运动快感的理论依据,并且制作了《高校大学生一般运动快感问卷》对重庆市9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予以说明运动快感现象;最后分析出运动快感的构成、种类、影响因素等。本研究主要通过三个部分的内容进行分析和阐述,具体为:   第一部分,在王宜山的“快感论”为背景下,以及查阅相关资料,分析到运动快感的理论,从而提出“运动快感理论”,并把运动心理、运动生理、运动归因、运动环境等相关理论支撑。运动快感的的构成源自于快感论的结构式“()”,A代表快感现象基体,用B代表基础生理过程和生命实践行为,用C代表意识中枢和精神状态;快感现象除了基体之外,还必须有作为它的启动根源的前项和作为它的行为归结的后项。根据人体运动快感发生过程,探索出两种运动快感表现方式,分别是:运动人体-运动项目-对运动过程或结果的目标定向-动动作的实施-达到运动预期目的的程度-产生不同程度的运动快感;和运动人体-运动项目-运动动作的实施-产生不同程度的运动快感。两种表现方式反映运动人体不同的心理现象以及快感的形成、类别、特点等。经研究发现。运动快感的不稳定性及双重性等性质特征;并且还发现运动快感与运动心理中的运动归因有密切的联系。   第二部分,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自制《普通高校大学生一般运动快感》量表,再对重庆市重庆大学、西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工商大学、重庆邮电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医科大学、南方翻译学院、育才学院等9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进行《普通高校大学生一般运动快感》问卷调查。最终由4个维度14个题项组成的《普通高校大学生一般运动快感问卷》,其维度分别是:F1运动激情、F2情绪释放、F3运动娱乐、F4运动刺激;最后通过AYOS7.0软件对数据进行模型结构的验证。   最后,分析了在校大学生运动快感的特征,运动兴趣、运动需要的满足、现有技能水平以及天气等都会影响大学生运动快感的发生。而影响运动快感的心理因素则有内、外两个因素,内部因素主要包括个性特征、成就动机等,外部因素主要包括了个人成长文化背景、运动项目特征、运动结果等。本研究还对高校大学生的运动快感分成了三类,分别是:一般运动快感,竞技运动快感,运动训练快感。通过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时,发现男、女在校大学生运动快感在运动激情和运动刺激这两个维度上存在明显差异,主要原因是男生一般希望通过体育表现自己的力量和勇敢,女生则趋向于内敛,不喜欢参加激烈和负重较大的运动。
其他文献
英语课堂的丰富创建,可以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信。在实际的教学中我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总结了几点,希望与大家共勉。一、情景导入的多样化课堂教学导入是一节课
期刊
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学习投入逐渐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学习投入是指个体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一种积极完满的情感、认知状态,即个体在学习时能具有良好的心理韧性,充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