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体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面临经济下行时期,原材料价格的上升、劳动成本的增加、产能过剩、投资回报率下降、发展缓慢等诸多因素相叠加,导致实体企业出现了经营风险高、利润水平降低的困境。面对主营业务发展受困和金融发展带来的红利,近年来热衷于股票投资、购买理财信托类金融资产或投资房地产的实体企业不断增加,大量的资本流入房地产领域和金融领域。实体企业从主业经营活动转向追求金融扩张,获取金融资产的收益,实体经济出现“金融化”趋势。
本文选取2008-2018年我国实体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实体企业金融化的内涵并阐述了具体表现形式,使用实证研究的方法,研究了实体企业持有金融资产对企业风险抑制的影响,同时研究了投资效率差异、产权性质差异、行业差异的实体企业持有金融资产对企业风险抑制效果的影响,以及企业持有不同类型金融资产对企业风险抑制能力的差异,说明影响的内在原因。
研究结果表明:(1)实体企业随着持有金融资产程度增加,对风险抑制效应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关系,企业持有金融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临界值为0.206;(2)投资效率较高的实体企业持有金融资产对企业风险抑制效果更显著;(3)与国有企业相比,非国有企业持有金融资产对风险抑制效果有显著的先上升后下降的关系;(4)持有不同类型金融资产的企业对风险抑制能力有差异;(5)企业持有金融资产对风险抑制效应在批发零售业表现出显著的先上升后下降的关系,在制造业行业与通信运输行业企业持有金融资产会增加企业的经营风险。
因此,基于以上结果,本文提出如下建议:实体企业应将金融资产占资产总值的比例控制在20%以下,强化风险防范意识,结合自身实际发展情况,正确认识金融化行为给企业带来的收益;政府应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抑制企业对金融资产的投机活动,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有甄别的监管金融化趋势,同时制定鼓励实业投资的政策,加大对实体企业的扶持力度。
本文选取2008-2018年我国实体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实体企业金融化的内涵并阐述了具体表现形式,使用实证研究的方法,研究了实体企业持有金融资产对企业风险抑制的影响,同时研究了投资效率差异、产权性质差异、行业差异的实体企业持有金融资产对企业风险抑制效果的影响,以及企业持有不同类型金融资产对企业风险抑制能力的差异,说明影响的内在原因。
研究结果表明:(1)实体企业随着持有金融资产程度增加,对风险抑制效应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关系,企业持有金融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临界值为0.206;(2)投资效率较高的实体企业持有金融资产对企业风险抑制效果更显著;(3)与国有企业相比,非国有企业持有金融资产对风险抑制效果有显著的先上升后下降的关系;(4)持有不同类型金融资产的企业对风险抑制能力有差异;(5)企业持有金融资产对风险抑制效应在批发零售业表现出显著的先上升后下降的关系,在制造业行业与通信运输行业企业持有金融资产会增加企业的经营风险。
因此,基于以上结果,本文提出如下建议:实体企业应将金融资产占资产总值的比例控制在20%以下,强化风险防范意识,结合自身实际发展情况,正确认识金融化行为给企业带来的收益;政府应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抑制企业对金融资产的投机活动,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有甄别的监管金融化趋势,同时制定鼓励实业投资的政策,加大对实体企业的扶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