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2008年发生资产收购的72家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借鉴相关的财务指标评价体系,选取并购公司的9项财务指标,主要从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方面选取的有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营业利润率三个指标;从偿债能力方面选取了流动比率和资产负债率;从营运能力方面选取了总资产周转率和流动资产周转率;从成长能力方面选择总资产增长率和营业利润增长。以这九项财务指标作为因子分析法的指标体系,构建综合得分模型,分别对样本公司并购前后各年的财务数据按并购前一年、并购当年、并购后一年、并购后二年和并购后三年运用主成分法对个指标归类和汇总,进行因子分析提取公因子,再以方差贡献率为权重与各因子得分相乘来计算各样本公司在并购前后各年份的并购绩效综合得分,通过比较并购前后的综合得分差值,与并购前一年相比,并购当年所带来的绩效增量为正,有将近60%的并购公司获得了正的绩效增量;并购后第一年并购整体绩效上升,但是正值比率有所下降;并购后第二年,并购所带来的绩效增量为负,甚至抵消了之前的绩效改善,表明公司绩效的改善不具有持续性。上述结果意味着,从整体而言,并购交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但是长期来看这种效果并不稳定,对与增强上市公司的国际竞争实力帮助不大,从而很难对并购公司的长期绩效产生显著的影响。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根据前文的理论研究和实证,总结出能够提高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几点建议。主要有:第一,政府部门必须积极引导,充分发挥市场的主体作用;第二,并购主体要树立正确的并购动机,全力抓好公司并购后的整合工作减少政策限制;第三,减少融资限制,丰富融资工具;第四,规范和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第五,加快中介机构的建设。第六,加强对公司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制衡和监督。第七,加速股权结构改革的进程,保持适当的股权集中度。并购是一项及其复杂的活动,只有多方共同努力,才可以使其的好处发挥到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