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血炎症指标和颈部淋巴结转移比率对口腔鳞癌预后的影响

来源 :汕头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umlo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1.探讨术前中性粒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和颈部淋巴结转移比率(LNR)在口腔鳞癌中的预后预测价值;
  2.探讨NLR、PLR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于2011年3月至2019年2月间收治的223例接受根治性手术切除的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统计分析NLR、PLR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并评估统计分析NLR、PLR和颈部LNR对预后的预测价值。NLR、PLR和颈部LNR的最佳截断值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确定,并根据最佳截断值将上述指标进行分组。根据ROC曲线评估NLR和PLR对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效能;单因素方差分析评估NLR、PLR与颈部LNR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评估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NLR、PLR和颈部LNR对预后的影响。
  【结果】
  1.根据ROC曲线,确定NLR、PLR和颈部LNR的最佳截断点分别为2.490、132.960、0.045,对应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是53.8%和66.1%、53.8%和67.5%、46.2%和90.1%;
  2.NLR与年龄呈正相关(r=0.160,P=0.015),颈部LNR与T分期(r=0.243,P=0.001)及TNM分期(r=0.558,P<0.001)呈正相关;
  3.NLR和PLR与颈部LNR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
  4.NLR(A组NLR≤2.490,B组NLR>2.490)两组的5年总生存率(5y-OS)分别是81.4%和62.8%(P=0.020),PLR(A组PLR≤132.960,B组PLR>132.960)两组的5y-OS分别是81.8%和62.6%(P=0.003),颈部LNR(A组LNR=0,B组LNR>0且≤0.045,C组LNR>0.045)三组的5y-OS分别是82.9%、68.2%、44.0%(P<0.001);单因素分析影响患者生存的因素有NLR(χ2=5.429,P=0.020)、PLR(χ2=8.805,P=0.003)、TNM分期(χ2=24.653,P<0.001)、pN分期(χ2=33.790,P<0.001)和颈部LNR(χ2=40.050,P<0.001);多因素Cox回归显示淋巴结转移比率(LNR)(截断值0.045,灵敏度46.2%,特异度90.1%,P=0.000)是影响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1.NLR及PLR不能协助预测口腔鳞癌颈部淋巴结转移,NLR、PLR与颈部LNR无相关性;
  2.NLR及PLR低值组的患者预后优于高值组患者;
  3.较高的颈部LNR患者预后较差且仅有颈部LNR是影响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学位
目的:  探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后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pCR)的相关临床病理学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NAC前后免疫组化结果的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为预测NAC疗效及NAC后免疫组化结果改变而调整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方法:  纳入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乳腺中心2014年5月至2018年
学位
目的:旨在分析乳腺癌患者的血脂数据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收集2016年9月至2019年6月在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450例乳腺癌初治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年龄、体重、月经状态、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激素受体表达、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 Her-2)表达情况等,并根据第八版美国癌症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目的  目前临床上缺乏预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疗效有效指标。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基于对比增强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 , CT )图像的影像生物标记物(imaging biomarkers,IBMs)在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根治性同期放化疗后生存率的预测潜力。  方法和材料  这项回顾性研究共纳入2009年9月至2015年8月期间在汕头市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肿瘤放疗科根
学位
目的:1.探讨M0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PTC)外周血炎症指标C3、C4、NLR及CRP与肿瘤侵袭性之间的关系;2.探讨临床病理特征和炎性指标对M0PTC的预后预测价值和影响;3.探讨手术方式对M0N1bPTC患者肿瘤复发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于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收治的接受根治性切除术的甲状腺癌
学位
目的: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普遍认为,炎症在促进癌症进展和转移中发挥关键作用。因此有理由为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设计一种联合外周血炎症指标的预后预测模型,用于评估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预后情况,进而辅助临床手术时机、手术方式、辅助治疗的选择。  方法:通过回顾性研究2014年1月18日至2018年2月1日在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行食管癌手术的860例患者的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