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pCR及免疫组化指标改变的影响因素及预后

来源 :汕头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tiao96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后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pCR)的相关临床病理学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NAC前后免疫组化结果的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为预测NAC疗效及NAC后免疫组化结果改变而调整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方法:
  纳入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乳腺中心2014年5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126例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经粗针穿刺确诊为浸润性乳腺癌并行NAC,且已行手术治疗,收集NAC前后的临床病理相关数据,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影响pCR的相关临床病理学因素及pCR与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 ,OS)的关系和探究NAC前后免疫组化结果的变化规律及对DFS、OS的影响。
  结果:
  NAC后pCR率:ER阴性显著高于ER阳性(42.0%VS15.8%;p=0.001),PR阴性显著高于PR阳性(38.0%VS11.0%;p=0.001),HER-2阳性显著高于HER-2阴性(45.1%VS13.7%;p<0.001);HER-2过表达型及三阴性型pCR率显著高于LuminalB、A型(56.0%VS30.4%VS16.7%VS0.0%;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HER-2表达是pCR的独立影响因素。HER-2阳性乳腺癌化疗联合靶向治疗pCR率显著高于单纯化疗(78.6%VS32.4%;p=0.003)。而年龄、月经状态、肿瘤标记物、Ki-67表达、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和组织学分级与NAC后pCR率无相关性。全组获得pCR患者的中位2.8年的DFS、OS分别略优于non-pCR患者(90.6%VS78.5%,p=0.09;93.8%VS89.2%,p=0.43);三阴性型获得pCR患者DFS明显高于non-pCR患者(100.0%VS62.5%;p=0.03),OS也高于non-pCR患者(100.0%VS81.3%;p=0.18);HER-2过表达型获得pCR患者DFS、OS均略高于non-pCR患者(92.3%VS72.7%,p=0.14;92.3%VS81.8%,p=0.52);LuminalB型获得pCR患者DFS、OS均略高于non-pCR患者(83.3%VS78.5%,p=0.94;91.7%VS89.2%,p=0.96);HER-2阳性乳腺癌化疗联合靶向治疗DFS、OS均优于单纯化疗(87.0%VS65.2%,p=0.23;91.3%VS82.1%,p=0.48),NAC后乳腺+腋窝淋巴结均pCR的DFS、OS均略优于乳腺pCR+腋窝淋巴结non-pCR、乳腺non-pCR+腋窝淋巴结pCR、乳腺+腋窝淋巴结均non-pCR。(95.5%VS87.5%VS86.2%VS71.7%,p=0.16;100%VS87.5%VS86.7%VS88.7%,p=0.48)
  免疫指标ER、PR、HER-2由NAC前粗针活检标本阳性变为NAC后残存病灶阴性分别为:2.2%、16.5%、1.1%;由阴性变为阳性分别为:2.2%、5.5%、5.5%;其中,PR在LuminalB型中由阳性变为阴性占17.2%,高于ER及HER-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PR在LuminalA、HER-2过表达及三阴性型乳腺癌中的改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AC后Ki-67在LuminalB型中比NAC前显著降低(37.31%VS24.33%,p<0.001),而在HER-2过表达型中比NAC前显著升高(42.28%VS66.82%,p<0.001);NAC后67%LuminalA型转变为LuminalB型;9%LuminalB型转变为LuminalA型,3%转变为HER-2型,2%转变为三阴性型;9%HER-2型转变为LuminalB型;13%三阴性型转变为HER-2型,6%转变为LuminalB型。HR(包括ER、pR)阳性转变为阴性、HR阴性转变为阳性、无变化组的中位2.8年DFS分别为:100%VS71%VS75%,中位2.8年OS分别为:100%VS71%VS9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AC后Ki-67降低较Ki-67升高及Ki-67无变化有更好的DFS(90%VS71.9%VS44.4%;p=0.003)和OS(96%VS87.5%VS66.7%;p=0.013)。
  结论:
  1、ER、PR、HER-2的表达及分子亚型是乳腺癌NAC后pCR的预测因素;HER-2的表达是pCR的独立影响因素。
  2、在HER-2阳性表达乳腺癌中,新辅助化疗联合靶向治疗对乳腺原发肿瘤的pCR有预测作用。
  3、NAC后获得pCR的患者较non-pCR者有改善预后的趋势,在不同分子亚型中获得pCR的患者较non-pCR也均有改善预后的趋势。
  4、NAC前后ER、PR、HER-2会发生一定的改变,ER、PR、HER-2多由阳性向阴性转变,且PR改变率较ER、HER-2高。
  5、NAC后Ki-67在LuminalB型中显著降低、在HER-2过表达型中显著升高;Ki-67降低与良好的预后相关。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恶性肿瘤是当今世界上最常见的致死性疾病之一,然而肿瘤的发生机制尚且不甚明了,阐明其发病机制一直以来都是肿瘤研究的重要方向。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肿瘤细胞的本  身和生物体所处的外部环境,在细胞遗传、基因突变以及化学、物理、生物等致癌因素方面对肿瘤生成进行了大量的、深入的研究。随后研究者逐渐发现,肿瘤细胞在生物体内所处的微环境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扮演了重要地角色,从此肿瘤微环境的研究成为揭示肿瘤发生的
学位
目的:描述中青年高度近视眼的眼底特征改变及其相关性因素的分析。  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回顾性研究,将2012年11月-2018年3月期间在汕头国际眼科中心视光科就诊的年龄≥18岁,近视屈光度≤-6D的近视激光术前的381名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行散瞳验光、裂隙灯检查、以黄斑为中心、45°后极部眼底彩照及角膜地形图及眼轴检查。用ImageJ软件对所有患者的眼底彩照进行绘制,测量眼底视盘面积、视盘最
学位
学位
目的:研究同步推量加速调强放疗(simultaneous modulated accelerated radiotherapy,SMART)联合化疗治疗食管鳞癌后食管良性狭窄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材料与方法:本研究纳入2012年8月至2018年1月于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接受SMART联合化疗的65例患者,所有患者治疗结束后CT影像上未见明显食管肿块及无明显淋巴结肿大压迫食管,随访≥6月
学位
目的  对于局部中晚期食管癌或因各种原因不能手术的食管癌,总剂量为50-60Gy的常规分割放疗的根治性同期放化疗是标准治疗方法之一。然而,接受标准同期放化疗的食管癌患者超过50%发生局部区域进展,5年生存率仅为10-30%。为了提高接受根治性同期放化疗食管癌的局部区域控制和总生存,探索的最佳放疗剂量和分割方式,我们开展了一项II期前瞻性临床试验,以评估同步推量加速调强放疗联合化疗治疗食管鳞癌的耐受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