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源定位技术隐蔽性好、抗干扰和生存能力强,并且作用距离远,这些特点使得其在现代以无源侦查为主导的科技战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论文主要在传统干涉仪的基础上分析了旋转干涉仪定位的数据模型和方法。首先介绍了基于远场和近场情况下的传统目标参数估计方法,对其测向原理有了系统的认识,并对单基线旋转干涉仪(Single Baseline Rotating Interferometer,SBRI)下的远近场目标测向方法进行了分析;然后从以下两个方面分别讨论了近场和远场背景下双基线旋转干涉仪(Double Baseline Rotating Interferometer,DBRI)的定位方法。(1)在SBRI测近场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DBRI的改进近场源参数估计方法。首先建立了DBRI下定位近场目标的信号模型,然后详细分析了利用该模型定位的解模糊原理和估计方法,最后通过在不同信噪比(Signal-Noise Ratio,SNR)和不同快拍数下的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并与SBRI测近场目标的方法比较了定位精度,对比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的定位精度较高。(2)在SBRI远场定位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基线旋转的改进干涉仪定位方法。首先建立了DBRI的信号模型,通过两组基线反方向旋转得到的相位差构造了观测一周时的相位差矢量,然后介绍了多假设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并利用其实现解模糊定位,最后通过对比传统双长基线干涉仪和SBRI的定位精度来检验DBRI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并分析了三种方法在不同SNR时的正确解模糊概率以及对不同鉴相误差的适应能力,验证了DBRI方法具有较好的鲁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