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运输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由交通运输所带来的贸易成本对贸易合作的影响逐渐减弱,与之相反,由贸易双方的语言、教育、科学技术、宗教信仰、习俗和价值观不同所造成的文化差异成为国家间贸易合作的“隐形成本”,并越来越重要的影响着贸易合作。国际贸易不仅是一种单一的经济活动,还是两个拥有不同文化特性的主体之间发生的流动的经济活动。随着国家间贸易政策的协定和贸易自由度的提升,使国际贸易合作更加便利,但由于不了解贸易伙伴国的人文特性、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等文化因素而产生的信息沟通阻碍造成的贸易成本却日益突出,以至于国际贸易等国际商务活动在全球范围内开始把重点放在国家之间的人文交流活动上,试图通过人文交流来降低沟通不畅、信息阻碍、文化抵制所带来的隐性贸易成本。
本文梳理以往的研究后从多方收集数据,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人文交流的形式与内容进行了多维度的统计分析,从理论上推演了人文交流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机理并作出假设。最终选取孔子学院和友好城市两个指标作为人文交流的代理变量,基于扩展的贸易引力模型,运用LSDV混合回归、POISSON回归等方法实证检验人文交流对中国出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量的影响。考虑到模型的“自选择效应”问题,本文采用PSM-DID的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而后,引入文化距离因素检验人文交流对贸易合作的影响机制,最后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文交流作用的区域异质性和对文化产品出口的作用进一步做扩展分析。本文最终结论为:(1)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人文交流显著促进了双边贸易合作,孔子学院的建立和友好城市的结对,通过输出中国文化、加强民众沟通等方式,增强了中国软实力,从而促进双边贸易合作。(2)文化差异是贸易合作的重要阻碍,人文交流通过消除文化差异、促进文化融合来减少文化差异所带来的隐性贸易成本,从而促进双边的贸易合作。(3)人文交流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合作的推动作用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孔子学院在东南亚、南亚和西亚北非地区的贸易合作推动效应相对较强,而在经济较为发达、地理距离较远的的中东欧地区则相对较弱。(4)人文交流对中国文化产品出口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文化产品贸易的出口不仅取决于市场和经济的发展水平,更取决于贸易伙伴国的消费者对出口国文化、价值观的认同以及友好情感的建立。基于上述结论,从如何健全人文交流合作机制、完善人文交流合作平台、打造文化活动品牌效应、推动文化产业贸易合作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本文梳理以往的研究后从多方收集数据,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人文交流的形式与内容进行了多维度的统计分析,从理论上推演了人文交流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机理并作出假设。最终选取孔子学院和友好城市两个指标作为人文交流的代理变量,基于扩展的贸易引力模型,运用LSDV混合回归、POISSON回归等方法实证检验人文交流对中国出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量的影响。考虑到模型的“自选择效应”问题,本文采用PSM-DID的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而后,引入文化距离因素检验人文交流对贸易合作的影响机制,最后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文交流作用的区域异质性和对文化产品出口的作用进一步做扩展分析。本文最终结论为:(1)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人文交流显著促进了双边贸易合作,孔子学院的建立和友好城市的结对,通过输出中国文化、加强民众沟通等方式,增强了中国软实力,从而促进双边贸易合作。(2)文化差异是贸易合作的重要阻碍,人文交流通过消除文化差异、促进文化融合来减少文化差异所带来的隐性贸易成本,从而促进双边的贸易合作。(3)人文交流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合作的推动作用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孔子学院在东南亚、南亚和西亚北非地区的贸易合作推动效应相对较强,而在经济较为发达、地理距离较远的的中东欧地区则相对较弱。(4)人文交流对中国文化产品出口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文化产品贸易的出口不仅取决于市场和经济的发展水平,更取决于贸易伙伴国的消费者对出口国文化、价值观的认同以及友好情感的建立。基于上述结论,从如何健全人文交流合作机制、完善人文交流合作平台、打造文化活动品牌效应、推动文化产业贸易合作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