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农”问题始终是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成功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得以实现的关键,为此,需要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当前,中国乡村社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尤其是乡村治理问题不断凸显,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整体顺利推进,由此,完善乡村治理机制被提上党和国家的重要议事日程。本文针对中国乡村治理机制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诠释了乡村治理机制的内涵、要素、功能,阐释了以农村基层党组织为领导核心的乡村治理机制,并对乡村治理机制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进行了详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乡村治理机制的思路。本研究对于完善乡村治理机制,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本研究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论述了相关研究的理论基础。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农民问题和社会治理问题的论述进行了系统梳理和阐释,并对相关的治理理论、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以及社会资本理论,进行了分析和概述。第二章阐明了乡村治理机制的内涵、要素和功能。乡村治理机制是指依据一系列制度形成的,用以协调乡村治理主体间相互关系、相互作用,使之发挥一定功能的运作方式和运行机理,其构成要素包括乡村治理主体、乡村治理结构、乡村治理的规则体系。乡村治理机制的应然功能在于: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确保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第三章对以农村基层党组织为领导核心的乡村治理机制进行阐述。当前我国形成了以农村基层党组织为领导核心,乡镇政府治理、村民自治和乡村社会自我调节彼此衔接和互动的乡村治理机制。本章着重阐述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乡镇政府治理的运行机理、村民自治的运行机制以及乡村社会自我调节的机理。第四章论述了乡村治理机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在对调研材料进行分析之后,本文提出中国乡村治理机制的主要问题包括:乡镇政府治理效能不高、村民自治运行有待增效、乡村社会自我调节功能有待增强。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剖析了乡村治理机制存在问题的成因:县乡行政体制的因由、农民主体意识不足、村民自治法制建设有待提高以及乡村社会组织发展缓慢。第五章提出完善乡村治理机制的思路。阐明优化乡村治理机制的总体思路在于:凸显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治理机制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完善多元共治的乡村治理结构,健全乡村治理机制运行的相关制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乡镇政府治理的关键问题在于:推进乡镇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优化乡镇政府治理结构、完善有利于乡镇政府治理的制度;完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的着力点在于:发挥农民在村民自治中的主体作用、理顺村民自治中的多重关系、加强村民自治的法制建设;完善乡村社会自我调节的主要方向在于:加强乡村社会组织建设、整合乡村社会规范体系、完善乡村社会的自我调节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