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I)相关论文
在溶剂热条件下设计并合成了1个结构新颖的功能配合物:[CuI2(BBTP)]n(1,BBTP=1,5-双(苯并三氮唑)戊烷).采用元素分析、X-射线粉末......
Cu^+在生物代谢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可视化的检测在研究其在某个具体生命过程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由此应运而生了一系列......
通过将有机的π-π堆垛结构引入无机骨架内来改变有机物的导电性能,以获得高电导率的有机无机复合晶体或薄膜。本文主要采用两种无......
具有特定光致发光性质的配位化合物的设计与合成是现代配位化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和重要内容。配合物的性质由其结构决定,而配合物的......
本论文简要介绍了嗜甲烷菌中可溶性甲烷单氧化酶、粒状单氧化酶(pMMO)的结构及其基本性质。详细介绍了与粒状单氧化酶有关的铜载体(Me......
水(溶剂)热原位合成配合物是一种环保、有效、简单的合成方法,即利用高温高压合成传统的方法难以得到的新配体,而这些新生成的配体......
平面正方形配位不饱和Pt(Ⅱ)配合物由于丰富的光物理及光化学性质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这种构型使得配合物分子的金属中心沿dz......
从双[(2-二苯膦基)苯基]醚、1,2-双(二苯膦)甲烷配体出发,利用一步法合成了两个新颖的铜(I)配合物[Cu(POP)(C16H6N6)]Br(1)和[Cu2(dppm)2(bphen)2](C......
首次用Cu(CH3CN) 4 ClO4与新型配体 9′ (4,5 二烷基硫 1,3 二硫杂环戊烯 2 叉 ) 4′ ,5′ 二氮杂芴合成了两种Cu(I)配合物 ,......
以自制的柔性1,6-双(苯并三氮唑)烷烃为桥连配体,以溴离子为第二桥连配体,以期与 d10过渡金属Cu(I)通过自组装反应获得具有新颖结构和优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