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祖荣相关论文
郭祖荣是我国引人瞩目的老一辈作曲家,在半个多世纪以来的艺术生涯中,他不仅创作了交响曲十六部、钢琴协奏曲九部、小提琴协奏曲五部......
第八届“京·沪·闽当代音乐创作研讨会”于2017年12月8日至11日在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隆重召开,各地作曲家和音乐理论家集聚一堂......
郭祖荣艺术歌曲《红酥手》没有因袭三、四十年代轻车熟路的套子,而是站在时代的高度、探索和挖掘我国民间音乐的精神实质和美学特......
福建地处祖国的东南,省会城市福州更是一个交响音乐较为贫瘠的城市,但就是在这样一个交通相对闭塞,与大城市相比艺术信息交流不畅......
要推进地区文化建设,需要诸多的条件,而强有力的创作团体是其中一个重要推力。这使我想起俄罗斯的“强力集团”。福建也需要有这样......
音乐界的朋友们在新世纪提出创立“中国乐派”后,鉴于福建省涌现出了一批年轻有为的作曲家和理论家,最近又有朋友们提出讨论“福建......
对于郭祖荣先生而言,信仰是一种具有本质性意味的存在!历经磨难重重的抗战时期、内心喜悦的建国初期、令人不解的大跃进时期、让人......
《金色的秋天》是一首歌唱祖国金秋、礼赞劳动丰收的优美小提琴独奏曲。文章对其创作的背景、曲式、和声、演奏、风格特点等做了具......
郭祖荣是中国著名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在其艺术歌曲的创作中始终坚持写作民族化的旋律,创造性的把的西方十二音序列与民族音调相......
交响思维是作曲家创作时所运用的一种较为高级的思维,从古典主义开始,这种思维就已形成并趋于成熟,成为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时代重......
郭祖荣《第十七交响曲》,一扫以往“忧患”色彩的个性标签,取之于明快的色调,其充满生机、无比自信的旋律,是内心与大自然融合、碰撞出......
民歌合唱与艺术合唱在我国合唱创作中逐渐取得较高的艺术地位,其内在的艺术性与民族性是群众性歌咏无法比拟的。郭祖荣无伴奏合唱《......
通过对郭祖荣<降D调钢琴与乐队>的意境和表现,进行分析,并从作曲家的创作背景入手,对作曲家的创作心理进行探讨.......
交响音画《大樟溪》是郭祖荣交响音乐的处女作,也是新中国交响音乐史上的早期作品,其明朗的音乐语言,简洁、清晰的织体,充满活力、......
在郭祖荣已经创作的二十四部交响曲中,有六部是单乐章之作。这六部作品虽均以单乐章作为外部形式,但在曲式结构上则以短见长,表现内容......
在20世纪80年代西方十二音强势来袭之际,郭祖荣借鉴西方先进技术为我所用,创造性地把无调性的十二音序列与民族音调相结合,将十二音调......
由福建省文化厅主办,福建省艺术研究院承办,尚德教育基金会与连江尚德乐社协办的“第五届‘京、沪、闽’现代音乐创作研讨会”于20......
<正>"心里摆一张安静的桌子",这是作曲家郭祖荣追求的,他希望在那样的桌子上写交响乐。2009年11月26日晚,郭祖荣交响作品音乐会在......
文章通过对中国作曲家郭祖荣艺术歌曲《寻寻觅觅》的曲式结构、调性、人声声部及钢琴伴奏四个方面进行初浅的分析,探求作曲家关于这......
郭祖荣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他不仅有着传奇色彩的人生历程,在交响曲创作中的作为也属一奇。他的交响曲作品多达二十八......
郭祖荣是一位创作生命漫长、作品数量惊人的当代作曲家。本文对他迄今为止作曲思维的发展情况做了整体考察,认为在长达70年的音乐......
在中国交响乐发展历史中,郭祖荣先生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辛勤创作实践,为中国交响音乐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培养了很多优秀的音乐人......
郭祖荣艺术歌曲民族音调的贯穿、变奏与展衍的手法,自由不羁、长短不一的散化结构,构成了他全部创作中最具有艺术价值的部分,也成......
由福建省艺术研究院与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联合主办的“第六届‘京沪闽’现代音乐创作研讨会”于2013年10月18日至20日在福建师范......
<正>多年以来,我一直认为郭祖荣是一位"以写交响曲为生存方式的人",11月26日听了他的专场音乐会,更是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感觉。在第......
郭祖荣是我国当代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音乐活动家。郭祖荣的创作建立在自学的基础上,其作品数量多、音乐体裁丰富。1945年从......
<正>郭祖荣是笔者的老师,多年来无论在作曲还是其他方面, 笔者都受益于他。冯斗南是江西的乐评家,他二人从未谋面。从《诠释》一书......
<正>郭祖荣①的《第七交响曲》完成于1987年8月,是他创作中期的一部力作,1989年10月首演于福建省第一届艺术节。直至今日,该作一直......
郭祖荣艺术歌曲《大江东去》是他艺术歌曲中不多见的"豪放派"的代表作,也是他青年时期英姿勃发的真实写照。由于歌词结构和内容的......
<正>2013年第六届上海音乐学院当代音乐周举办同时,第三届中国当代音乐评论比赛也如火如荼进行。本届比赛文章评选延续了上届评选......
<正>这里分析和评价的是郭祖荣先生谱写于"文革"期间的两部交响曲。"文革"十年中产生的中国交响作品几乎全部都是标题音乐,鲜有例......
郭祖荣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音乐活动家,是我国最多产的作曲家。他创作的体裁多样化,除了歌剧外,大多体裁都有涉及。......
本文将对郭祖荣钢琴作品(不含钢琴协奏曲)中福建民间戏曲、曲艺及综合性乐种音乐因素的运用进行初步梳理分析,分析其钢琴作品中与这......
钢琴创作是郭祖荣音乐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按作曲家本人统计,目前已有手稿及出版的钢琴作品有三十多部,约占其作品总数的五分之一......
<正>郭祖荣是我国当代著名作曲家,其作品数量多,成就高,迄今共创作二百多部(首)作品,涉及室内乐、交响乐、合唱等多种音乐体裁,郭......
2017年2月22日晚,由卞祖善指挥、中国国家交响乐团演出的“龙声华韵——郭祖荣作品音乐会”在北京音乐厅成功举办。本次音乐会演出......
<正>作曲家郭祖荣先生(以下文中简称为郭氏)在交响音乐创作领域一直笔耕不辍,至2013年夏已创作完成二十六部交响曲,为我国交响曲事......
《第十七交响曲》是作曲家郭祖荣创作晚期的代表性作品。在该曲的创作中,作者通过敏锐的视觉洞察客观世界的两极,以高度的热情讴歌......
<正> 郭祖荣先生的名字,早在1989年就已经为首都的音乐界人士和音乐爱好者所熟悉了。那年一月,他在北京举办了首次个人交响作品音......
<正>我与郭祖荣老先生初次见面还是2000年,距今已经整整10年了。当时我们曾一起参加由中国音协组织的中国音乐家代表团,赴法国里昂......
<正>2009年11月26日,我有幸应邀出席了第四届福建艺术节的"郭祖荣交响作品音乐会"。次日,又参加了座谈会。与会发言的不仅有来自京......
郭祖荣1928年12月16日生于福建省福州市,是中国著名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他所创作的音乐作品数量庞大,目前为止已创作了艺术歌曲、合......
本文从江文也和郭祖荣相似或相异的身世与成长经历入手,尝试着对其殊途同归的创作道路及创作手法进行比较研究。同样的苦难经历和......
“可□郑长铃持续性发展”是近年来出现的全球性话题。它的中心含义是对持续发展的可能性的预先探讨,并以此为基础做出合理规划,以保......
<正>"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离娄上》),世间要成万物必须要有规矩,这是绳墨,这是法则,这就是"法"。宇宙中的本原、道理、......
通过分析郭祖荣早期艺术歌曲的艺术特色,探索郭祖荣创作风格的形成。
By analyzing th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Guo Zu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