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衡相关论文
对周民族历史文化的探索,无疑是中国现代学术史上被最先关注的课题之一。至迟,从20世纪30年代初起,就已受到高度的重视。1931年,就......
一、前言河南安阳殷墟和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器分别代表我国商代不同地区的青铜文明。安阳殷墟是中原地区青铜文明的代表......
一1980年,邹衡先生首次提出豫北冀南地区二里头文化时期的遗存应是一种独立的考古学文化,鉴于这种文化的分布范围与商族先世的活动......
关于殷墟文化的分期,学术界长期存在邹衡先生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所各自建立的两个体系,它们均经历了一个不断细......
夏文化探索是一项重大学术课题。这一课题,我国学者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已取得长足进展,为“夏商周断代工程”打下了基础,而“夏商......
【正】 商人起源的问题,历代学者看法不一,综括起来主要有三说:即东来说、西来说和北来说。近些年来,随着华北和东北地区考古工作......
继1928年殷墟的发掘将盘庚迁殷以后的商史确证为信史之后,1952年郑州“亳墟”的发掘又为增补盘庚迁殷以前的商史提供了可能。北京大......
1977年11月"河南登封告成遗址发掘现场会"是夏文化探索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学术会议。本文从安金槐、赵芝荃、邹衡与夏鼐等......
李济、苏秉琦、邹衡三位考古学家及其代表作对中国考古学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三位先生及其代表作中所体现的考古类型学方法的异同......
邹衡先生曾在北京大学考古系从事考古教学数十年,通过课堂教学和田野实习,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这些学生毕业后,多数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