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稻虱相关论文
在党的“九大”团结、胜利路线指引下,温州地区农科所于1971年对18种杀虫剂和杀菌剂防治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稻叶蝉、褐稻虱及稻......
稻飞虱是我省重要的稻虫,主要种类有褐稻虱、白背飞虱和灰飞虱。稻飞虱天敌种类甚多,在一定时期控制了稻飞虱的发生。其中卵期寄......
对褐稻虱生物型的鉴定,比较分析标准苗期致害性鉴定法,蜜露量测定和成株期致害性鉴定法的结果,以标准苗期致害性鉴定法最为简便、准确......
62 %螟虱宁可湿性粉剂 ,经毒力测定 ,共毒系数为 12 6 .5 3,具有增效作用。田间试验结果 ,江苏、江西两省用 90 0g/hm2 ,对二化螟......
采用接卵饲育试验法,通过对不同品种水稻植株(稻茎)与生活其上的稻螟虫虫体17种游离氨基酸的分析测定,探讨了氨基酸与稻螟虫生长的关系。......
稻纵卷叶螟发生期:2代6月下旬~7月上旬,3代7月下旬~8月上旬,4代8月下旬~9月上旬。防治适期:各代的低龄幼虫高峰期。防治指标:每亩3000......
褐飞虱别名褐稻虱、稻褐飞虱,分布于除黑龙江、内蒙古、青海和新疆以外的我国所有省(市、自治区),尤以长江流域及以南的各省发生量......
38年前,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了一则消息:“沙特阿拉伯、北也门的蝗虫,飞越红海进入非洲之角,埃塞俄比亚、索马里蝗害严重”。这是近......
水稻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面向多种水稻病虫、推行技术面积大(百万亩以上)、科学用药、省药增收,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显著。综防......
据陈其瑚主编的《浙江植物病虫志昆虫篇第一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年出版)记载,黑边黄脊飞虱犤Toyapropinquaneopropinqua(Mui......
母系定居频次调查法是根据褐飞虱的发生,是迁入雌成虫以其定居定为中心繁殖发展的观点建立的一种田间虫情调查方法。这种方法简化......
测定了不同水稻品种叶鞘内游离氨基酸及草酸的含量 ,并对草酸对褐稻虱的生物活性进行了测定 .试验结果表明 :水稻叶鞘内含有 2 1种......
应用干扰作用控制指数(the interference index of population control,IIPC)评价了3种异源植物次生物质对褐稻虱种群控制的干扰作......
通过分析2005、2006年8-9月的气温、湿度、降水量及雨日、日照多寡、风向频率等气象要素的不同变化特征,分析引起2005、2006年2年......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分蘖期施杀虫剂后稻飞虱虫量变化不大,高氮区虫口减退率仅为17.3%,低氮区为39.4%;而在乳熟期应用杀虫剂后,稻飞虱虫量的变......
普通野生稻所具有的特异广谱高抗褐稻虱基因,其抗源基因是受2对隐性基因控制,用高产优质栽培稻与之杂交、复交和回交,成功地将抗性......
对河北省地方水、陆品种抗两病两虫性进行了鉴定,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抗稻瘟病、抗白叶枯、抗褐稻虱、抗白背飞虱品种的分布情况.对......
通过应用改良苗期群体筛选法,对小粒野生稻进行了抗性鉴定,并根据褐稻虱在抗性品种上的生存率、发育进度、蜜露分泌量、群体建立、虫......
瑞士先正达公司最近推出新登记新一代烟碱类强内吸性杀虫剂阿克泰(Actara),通用名thiamethoxam,对同翅目的飞虱类具特效.我们于200......
2005年本地褐稻虱迁入期偏早,峰次多,数量大,8月中旬以来受“麦莎”、“珊瑚”等台风和多雨天气的影响,又补充迁入大量褐稻虱虫源,加上......
应用干扰作用控制指数(interference index of population control,IIPC)分析了2种植物提取物与现代苦楝油对褐稻虱Nilaparvata lugen......
针对近年褐稻虱大暴发及该虫对吡虫啉类药剂抗性快速增长的情况,引进吡蚜酮可湿性粉剂等药剂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每667 m2用25%吡......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福戈防治水稻卷叶虫有明显防效,施药适时宽,持效期长,并能兼治白背稻虱,褐稻虱,兼治褐稻虱应掌握在低龄若虫发生......
以水稻褐稻虱抗性品种IR36和感性品种TN1为材料,研究其分蘖期甲醇提取物对褐稻虱成虫的行为影响,为应用抗性次生物质为标记培育抗......
应用害虫生态控制理论和方法,以抗性品种、施用有机肥、种植对天敌具有助迁或保护作用的植物为基础,将稻田放鸭、薇甘菊(Mikania m......
分别用31科47种非嗜食植物乙醇提取物处理的稻株饲养褐稻虱Nilaparvata lugens Stal成虫,研究对褐稻虱成虫的拒取食作用。结果表明,......
应用扩展的均匀设计与生命表技术,评价薇苷菊乙醇提取物使用浓度、次数对褐稻虱种群的干扰作用。结果表明,薇苷菊乙醇提取物对褐稻虱......
应用扩展的均匀设计与干扰作用控制指数,评价了飞机草乙醇提取物使用浓度、次数对褐稻虱种群的干扰作用。结果表明,飞机草乙醇提取物......
采用生命表方法评价了在有机耕作稻田放鸭对褐稻虱种群的控制作用及其对天敌的影响。结果表明,稻田放鸭5只/667m^2,对褐稻虱种群具有......
如皋市地处长江中下游江北平原段,常年种植水稻5万hm^2左右。褐稻虱是该地区水稻上的重要害虫,七(4)代常年发生面积1万hm^22以下,百穴虫......
为获得药剂最佳对水量,选择常用的背负式电动喷雾器,进行了药剂不同对水量对单季晚稻穗期褐稻虱防治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
为组建有机稻田褐稻虱Nilaparvata lugens(Stal)种群生态控制系统,系统调查实施有机耕作1年后褐稻虱种群动态,并应用生命表技术评价......
通过对国粳4号、佛山油占,特优18号3个不同抗性品系水稻田中稻飞虱(白背飞虱和褐稻虱)发生动态的研究,结果表明水稻品种抗性对稻飞......
试验结果表明,绿颖与蚜虱净混配对防治褐飞虱效果明显,药后14d每667m^2施用绿颖150ml+蚜虱净15g对褐稻虱防效达66.0%,与锐劲特40ml、乐斯......
褐稻虱是典型的r-对策昆虫,常在晚稻后期暴发成灾.中长期预测难度较大,给防治决策与防治物资准备带来困难。根据历年统计资料,用DPS软......
噻嗪酮对褐稻虱若虫有很高的生物活性,并具有杀卵作用。噻嗪酮从根到茎的内吸转移作用微弱,而从茎到叶之间的转移作用明显。本试验结......
在大试管内研究了草间小黑蛛对褐稻虱的捕食反应,测定了褐稻虱虫龄及温度对功能反应的影响,并建立了同时考虑这2个因子影响的 Holl......
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 :5 0 %辛硫磷和 90 %杀虫单原粉对褐飞虱的致死浓度分别为 16 4 3mg/kg和 95 9 7mg/kg ;二者按有效成分计......
试验结果表明,褐稻虱对吡虫啉和扑虱灵均有一定的抗药性,防治过程中用水量的多少对防治效果影响较大。扑虱灵对若虫防效高于吡虫啉,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