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热相关论文
刘康教授从美学角度对“西方理论的中国问题”这一学术问题的讨论为思考百年中国美学的发展提供了方法论。从知识考古学的角度来看......
20世纪80年代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也是各类文化思潮空前活跃、学术理论启蒙的时期,奠定了风景园林学科理论发展的基础.......
20 0 0年 12月 15日至 16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艺理论研究室和当代文学研究室 ,在北京西山大觉寺召开了“全球化时代的......
上世纪80年代,学术界从“文革”的禁锢中苏醒,各种西方美学思潮涌入国内,艺术理论著作成为当时最畅销的学术著作,青年学者集体对美......
<正>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前期的"美学热"还是与全球绝缘的内烧的话,那么,新世纪初叶的美学盛会(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则让世界见证了......
正如现在学界所认同的,中国在20世纪初到30年代经历了第一次美学热潮,在这次美学热潮中,是以美育思潮为主流的,其中大多数学者例如王国......
“自然美”作为美学领域的一个子项,历来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是在中国美学中。中国美学系统中一向有“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正>通常认为,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书法学术史开启了中国书学研究从晚清到五四、从古典到现代的历史进程,八十年代以来的书法研究提出......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一批美术理论译著逐渐为国内学界所知晓,一些西方经典艺术史著作也趁着“美学热”悄悄地进人了学界的视线,并在......
当谈到“‘史’和‘论’的失衡”这个话题时,人们实际上默认了两个潜在的前提: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美学热”代表了理论的兴盛;......
<正>近年来与学术界的同行聊天,大家常常谈到的一个现象就是理论的衰退与史学的崛起。仿佛是学术界新一轮的"汉宋之争",80年代很多......
近年来国外学者主要着眼于运用现代科学手段对人的审美心理、心理机制的研究。在我国,与八十年代出现的美学热相比,当前美学学术界可......
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全社会性地出现了一次美学热,学者们纷纷著书立说,翻译家也翻译了大量外国美学论著,广大读者也竞相购买上市的......
伴随着1980年代的思想解放运动,主体性哲学美学成为反思历史、重塑个体的强大文化思潮;文学与美学也在不断地与政治分化的过程中,......
消费文化的特征很明显的一个就是它如何才具有消费性。它必须提供快感,八十年代美学热的时候,人们一直在争辩快感和美感,认为快感......
本文主要围绕现代美学展开探究,基于中国现代美学的发展史,从中国思想家在美学上与西方思想形成共鸣出发,诠释中国文化在本质上就具有......
上海不仅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桥头堡和国际化的金融大都会,也是具有特色的文化大都市,是全国美学研究的重镇。新时期以来,上海的美学工作......
1980年代的思想解放运动和人道主义大讨论直接构成了“告别历史”的意识形态话语,而对“人的价值”、“人的主体性”的强调并非仅......
文艺美学作为一门学科之所以能够在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产生,除政治、文化方面的原因外,还与我国学术界美学研究、文艺学研究的状况有......
20世纪80年代,朱光潜、李泽厚、蒋孔阳、刘纲纪等理论家纷纷将研究视角转向马克思前期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并在自然的......
美学作为一门源自西方学科体系的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需要不断与国外先贤和同辈进行对话。美学翻译事业就是从事这样的美学交流和......
新时期之初的文学批评基本上是一种政治批评,需要从政治批评转向正常的、以文学性为主旨的文学批评,当时在社会上兴起的"美学热"为文......
在上世纪我国出现的三次美学热中,在第三次“美学热”中美学研究渗透广泛,流派叠出,予我国的美学 研究和美学的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
在中国艺术人类学的初创时期,学界普遍执着于“原始艺术命题”的研究,产生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主要是国外的......
十分感谢<美与时代>杂志社、十分感谢张涵老师邀我参加<美与时代>创刊20周年纪念会.在此,我谨代表<哲学研究>编辑部、并以我本人的......
1980年6月,全国第一次美学会议在云南昆明市召开。会上,与会同志一致认为,为了适应正在掀起的“美学热”的需要,让全国有影响的高校尽......
回眸自王国维以来的百年汉语美学历程,神学美学的叙述在三次美学热中的缺席耐人寻味。通过对百年汉语美学历程的反思与追溯,初步揭......
一、作品导读20世纪80年代,中国大陆掀起了一股“美学热”。人们渴望摆脱苦行僧式的生活,渴望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1981年,李......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朱光潜先生以八旬高龄“重理美学旧业”,给热衷美学的青年朋友写了十三封关于美学的信(即《谈美书简》),对大家......
《美与时代》已创刊30年。在20世纪80年代“美学热”中与之同时创刊的几种美学杂志都早已停刊。《美与时代》下旬刊即《美与时代&#......
众所周知,美学在当代西方早己是受冷落的学科,但是在中国1980年代却形成了历时数年,引人瞩目的“美学热”。美学学科一时成为中国......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中国,各种热潮接踵而至,诸如文凭热、出国热、美学热等,但为什么会肇始于美学领域?这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题......
中国当代文学批评从1980年代起发展至今已有四十年时间,有必要引入史的概念进行研究。1980年代初的“美学热”,打破了文学批评僵化......
1980年代的"美学热"和"文化热"不仅构成了以审美反思意识形态、以人性反思历史的理论脉络,更促成了以感性表达和生活性特质为内核......
自1980年李泽厚提出“美学热”以来,美学论文、专著、刊物如雨后春笋;其它相邻学科也加盟其中;美学研究生报考竞争激烈;文艺美学的......
改革开放30年来的美学发展,出现了文革后美学的复苏、美学热及美学的大发展、文化研究的兴起和美学低潮,以及从世纪之交开始的美学......
新中国60年来共经历了三次"美学热"。前两次"美学热"分别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自90年代初发端至今方兴未艾的"日常生活审美......
<正>20世纪初自王国维等前辈学人将美学概念引入中国后,我国的美学研究路径似乎并未严格遵循柏拉图、康德的方式,尤其是在20世纪70......
中国20世纪80年代"美学热"的生成与延展来自于感性审美与政治意识形态的二元对抗。人性启蒙和感性解放的历史诉求都通过美学的知识形......
“自然美”作为美学领域的一个子项,历来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是在中国美学中。中国美学系统中一向有“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
美学作为一个现代学科,是20世纪初年才被引入到中国的。在一个世纪的时间里,中国美学通过吸收外来资源,挖掘和阐释中国古典资源,在......
《美学译文丛书》的出版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思想启蒙的大事,带动了当时的“美学热”与“文化热”。在当代出版史研究上,这套丛书具......
新时期初兴起的"美学热"是中国当代思想史上重要也是较为成功的一次美学预演,引领了其后的审美文化研究以及新世纪美学再次复兴的......
期刊
在社会学视野中,国家和市民社会的分离对应是现代生活世界的第一主题。由此观之,20世纪中国人文学术界数次出现的"美学热",其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