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斑腹鹀相关论文
栖息地退化和破碎化是对世界范围内物种多样性最主要的威胁。草原栖息地退化和破碎化对不同物种的影响不尽相同,对分布区狭窄和数......
放牧是人类利用天然草原的主要方式,也是影响天然草原植被类型及野生动物繁殖的重要因子。2015-2016年5-7月,我们在栗斑腹鹀的繁殖......
鸟类鸣唱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吸引雌性。雌性配偶选择时雄性的鸣唱率和鸣唱复杂性都是可靠线索。作者于2014年5-7月和2015年5-7月,在......
严格的生境选择、栖息地破碎化、人为干扰、自然灾害等因素致使栗斑腹鹀(Emberiza jankowskii)的种群数量呈逐年下降趋势,并于2010......
1999年至2001年每年4~7月在吉林省西部地区对栗斑腹鹀种群数量及繁殖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三年来栗斑腹鹀种群数量连续下降.其原因是......
栗斑腹鹀在吉林省为留鸟,一年可繁殖两次,其雏鸟为典型的晚成鸟.4月末开始有求偶追逐和争雌行为,5月中旬产卵.雌雄鸟筑巢时间分别......
1999年5~7月,通过野外直接观测的方法,对栗斑腹鹀的繁殖过程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在103.78 hm2样地内共有45个巢,种群密度为0.81只/......
于1999到2001年5月至7月连续3a在吉林省镇赉县大岗林场,采用样地法和样方法,对栗斑腹鹀的栖息地选择和巢址选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
2018—2019年,在内蒙古扎鲁特旗地区开展了栗斑腹鹀的巢捕食率及影响巢捕食因素的研究.结果表明:蛇和草原黄鼠是栗斑腹鹀繁殖期的......
2012—2013年4—7月,在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对栗斑腹鹀育雏期双亲递食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栗斑腹鹀双亲均参与育雏,雌鸟和雄......
栗斑腹鹀(Emberiza jankowskii)隶属鸟纲(Aves)雀形目(Passeriformes)鹀科(Emberizidae)鹀属(Emberiza),世界分布范围狭小,历史上......
野生动植物是亿万年地球环境演化的产物,同时又是人类及其他生命环境的缔造者与维持者,包括人在内的生物与环境(自然和社会环境)是共......
中国人能吃、爱吃、会吃,"丰富"了餐桌,却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禾花雀,这种曾经非常普遍的鸟类就遭此厄运。2017年12月5日,世......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方法,对栗斑腹鹀、大山雀、[树] 麻雀蛋壳中微量元素含量及其与繁殖特征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对五种微量元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