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文人相关论文
明清朝鲜文人秉持朱子理学的立场审视着浙江学术。朝鲜文人笔下的南宋浙江学术,即是朱熹对“浙学”批评的翻版。对于明代阳明学,朝......
摘 要:自陶渊明后,菊花得到中国文人们的青睐,也自然而然成为隐士的象征。其实对菊花的喜爱,不只是中国文人,朝鲜时期(1392—1910)的文人......
燕行录是研究前近代中韩关系的重要史料,其中18世纪朝鲜文人洪大容所著《乾净笔谭》的价值尤为贵重。洪大容于1765年随朝鲜使节团来......
明清两代,朝鲜经常派使团到中国北京,使团中的官员或随行人员多是著名文人,他们在来京完成政治使命的同时,还肩负着重要的文化使命......
明清诗歌传到朝鲜后,受到热切关注,文人们以各种形式对其展开了褒贬不一的批评。这些批评有如下重要价值:一、对考证明清诗歌的东传时......
近代巴蜀诗人李士棻曾被曾国藩誉为“太白醉魂”,为曾府门下“四川三李”之一,其诗作有浓郁的巴蜀文化特色。然李氏仕宦不显,长期......
明末竞陵派诗文在朝鲜文坛产生了不小的反响。部分朝鲜文人以阅读、次韵、学习、效仿等方式接受竟陵派诗文,以竞陵派为标准来评价他......
朝鲜作为中国"东方海上丝路"的重要国家之一,自古以来就和中国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保持着密切往来。《西游记》......
朝鲜文人对李白的乐府诗《东武吟》比较重视,他们以引用、拟效等方式接受了这首诗,还从风格、地位、意境、手法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的......
明代后七子领袖李攀龙之诗文传到朝鲜后,朝鲜文人以阅读其诗文、次其韵等方式表达了对其作品关注和欢迎,同时也对他的诗文及理论展......
本文对李睟光《芝峰类说》中对王世贞诗的评价作深入分析,有以下发现:其一,李睟光对王世贞的评价毁誉参半,认为其诗优点是用意新和......
燕行录是研究前近代中韩关系的重要史料,其中18世纪朝鲜文人洪大容所著《乾净笔谭》的价值尤为贵重。洪大容于1765年随朝鲜使节团......
《别知赋》是韩愈辞赋的代表作,因其中寄寓了浓重的离情别思、深厚的知己之意、深沉的自嗟际遇之叹和强烈的积极用世之心而被后世......
<正> 从历史上看我国的明清时期(1368-1911) ,大体上相当于朝鲜的李朝时期(1398-1910) 这个时期以明清小说为主的我国古典小说大量......
<正> 中朝文学交流经历了我国整个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朝文化交流可溯及先秦两汉。而文学交流至唐代始蔚为大观,后经宋、元、明到清......
王世贞在朝鲜的影响很大,多数朝鲜文人赞誉了他的理论和创作,肯定了他在文坛的领袖地位,将他作为学习和比较的对象。也有人指责他......
朝鲜是最早输入儒家文化的国家,也是极其遵从儒家文化的国家。因此,朝鲜文人在接受与批评明代文学时也体现了鲜明的儒学化特色,具......
孔子"里仁为美"的观念强调居住环境对人成长的积极意义,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对朝鲜古代文人塑造理想人格起到了引领作用。他们在经义......
张謇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是中国现代化的伟大先驱。1882年(光绪八年),他曾跟随吴长庆前往朝鲜,支援朝鲜平定"壬......
<正>一引言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关于"文学典范"或"文学经典"的问题,在欧美理论界成为讨论的热点。从九十年代开始,这一问题也......
<正>韩国古典汉文学史的开端,要从三国时代(前57—668)汉字的传入开始算起。三国统一以后是新罗时代(669—935),新罗时代与唐朝(61......
中朝关保,源速流畏。明清雨代,中国与朝鲜在宗藩关系的框架下保持著传统的友好交往。朝鲜王朝作为中国的藩属国,定期派遣使臣出使......
<正> 我国的明清时期相当于朝鲜李朝时期。李朝建国于公元1392年。我国明朝建国于公元1368年,其后,清朝于1644年代明而兴,统治了全......
明代以降,《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中国古典小说在朝鲜知识界广泛流传,其中尤以关羽屡屡见诸李朝文士笔端。关羽忠勇兼资、神明......
随着宋朝与高丽的友好往来,苏轼儒道释兼容的思想随其诗文传入朝鲜半岛。朝鲜文人不仅学习、模拟苏轼的创作,还十分关注他的三教融和......
众所周知,韩国与中国一衣带水,中国的儒教文化绝对地辐射韩国,中韩自古以来就频繁地进行文化交流。很多韩国古代文人出于多种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