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批判相关论文
今天,威尼斯双年展对中国艺术界来说早已不再神秘,甚至中国自己已经有了据说可以与之抗衡的双年展。但是有几个人知道一部关于中国的......
不久前,电影《武训传》被解禁,供“研究使用”发行。于是,引发了一些人的欢呼,一些媒体把《武训传》当成什么了不得的经典。1951年......
我于1961年毕业于河北北京师院(现河北师大前身)历史系,毕业后分配到河北青县中学担任历史教师。“文革”前夕,报刊上连篇累牍发表......
德国哲学家康德曾经写了影响深远的“三大批判”,第一批判是《纯粹理性批判》,讲了自然界受自然必然律支配,揭示了科学的本质是求真;第......
摘 要:“文革”时期,陕西高校和全国高校一样,经历造反、夺权、搬迁、改制、合并、撤销等种种磨难,大学的教学科研工作全面停顿,教育教......
本文主要探讨1966年至1976年这十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德育的实践及其演化过程。审视这一特殊时期的学校德育,总结其中的错误......
【正】 产生失落和恐怖感“文化大革命”给郭沫若及其家庭同样带来了痛苦与灾难。虽然比之常人,他的命运也许要好些——他受到了毛......
阅读提示 2010各类批判性的观点难以胜数,编者以公众关注的负面新闻事件为参照,整理出2010十大批判观点,为读者提供一个回观2010......
半个多世纪以来,每当三月五日—这个春风拂面的日子,中国人总会想起雷锋。 雷锋或许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中国留给人们为数不多的......
吴宓与吴晗,抗战前虽曾同在清华大学,但当时吴宓已是全国知名教授,而吴晗还只是个在读的大学生(吴晗1931年入清华大学史学系读书,吴宓则......
<正>"文革"中,教师队伍"七拼八凑",小学老师当中学校长,教政治课变成读两报一刊上的社论或大批判文章,学生扮阿庆嫂、刁德一,对台......
凡是上世纪60年代文化大革命中在学校读书、教书的人,大概都参加过对“读书做官论”的批判。当时的批判者都认为:“读书做官论”的老......
本文回顾了1949-1976年间,中国高层机构和领导介入中国心理学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令其多次起落、反复变化的过程.由此可以看出......
期刊
1964午11月,继调查组前期工作之后,北大进行社教运动试点,由此进行了长达一年多、交锋激烈、反复无常的拉锯战,冯定问题成了这场政治闹......
【正】四届人大第一次会议的召开,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大会通过的新宪法,是我国现阶段无产阶级专政的根本大法,是我国社......
45年前,发生过一场规模不算很大但影响不算小,涉及全国思想理论界特别是哲学界的批判运动。这就是所谓“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的......
看到2011年第6期《体育学刊》发表陈琦教授的《林笑峰体育思想评述》,第一句话“恩师林笑峰教授仙世”,我震惊、痛心!过去的30来年中......
《〈修养〉的要害是背叛无产阶级专政》(简称《背叛》)是“文革”中最重要的大批判文章,换言之,它是“文革”中唯一一篇中共中央发通知......
上世纪末那场语文教育的大批判,重演着百年来社会对教育的周期性的“革命”冲动,“最大的失误是教育”似乎已变成一个长效判断,一......
<正> 我国的主要语言汉语不仅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一种语言,也是世界上现存的历史最悠久的一种语言。经过我们民族(包括使用汉......
为了打好揭批“四人邦”的第三战役,澄清理论是非,联系实际,肃清流毒,我院戏剧艺术研究室和表演系表演教研组联合召开了座谈会,以......
1970年9月,在中共九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和林彪集团之间爆发了冲突。会后,毛泽东要求在全党进行一次思想和政治路线方面的教育,提......
艺术家的成功大都可以归结为个性化符号的确立,而符号化现象又使得艺术符号走向了泛符号状态。长期以来,对此存在着认识上的模糊,......
投资机构应该回归本源,首先是为产业资本提供服务,投资者和企业家是伙伴、兄弟、朋友,而不是被动合作的“敌人”。......
王广义是中国当代艺术的先锋代表,他享有“中国政治波普第一人”的称号。他的政治波普艺术,在中国当代艺术中已成为一种经典的艺术语......
<正>文革之前,为了规划统一出版世界文学名著等原因,1964年经中央批准,人民文学出版社与上海文艺出版社合并,上海文艺出版社改为人......
<正>我在《文史哲》编辑部工作七八年,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73年到1975年初,主要是主持《文史哲》复刊;第二阶段为1979年到198......
<正>查尔斯:在1988年的时候您提出了一个特别重要的观点,“清理人文热情”,为什么当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王广义(以下简称王):在当时......
王广义/存在与超验2016.11.25—2017.4.25合美术馆创作叙事常常受困于艺术中那些正确的解释。而我们总会问,是艺术家的创作构建了......
谭其骧日记选之五(1969年10月11日至1970年12月31日)葛剑雄整理10、11上下午皆在图书馆搞古今中外自然科学名单,同搞者潘明友、张修桂。四点三刻又到室搞图......
执政条件下坚持的自我批评是理性的批评,不是群众运动式的“大批判”。党员干部应承担起营造良性的政治生态环境的责任批评是个好......
<正>已尘封了半个多世纪的《〈红楼梦〉研究》大批判运动,旧事重提,从2011年9月21日到2012年4月下旬,在9个月的时间内,《中华读书......
他被人称作"中国研究康德的第一人",他自称"国内没人敢像我这样,拿着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一字一句地读给学生听",他时常毫不留......
1973年仍不脱去年的尴尬,同时也拓展了去年萌发的生机。通观全年,有更多的各类刊物纷纷复刊、创刊、试刊,而且多家刊物都有着统一的“......
1950年底,由孙瑜编导、赵丹主演的电影《武训传》在全国公映。但是谁也没有想到,一年之后,针对这部电影竟掀起一场全国性大批判,该......
苏联上世纪30年代进行的一连串大批判,对于联共(布)党史文化的形成具有决定性影响,我们选取这一阶段的批判和斗争来加以论述,大体就可以......
1950年代,在"双百"方针的号召下,文艺界对人性、人道主义问题展开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随着形势的变化,学术争鸣逐渐演变为意识形......
<正> 不久以前,耀邦同志号召各部门都要总结自己的经验。《红旗》从1958年创刊到现在已有二十五年,总结经验的时机也已经成熟。今......
<正>所谓"钱学森之问",是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我认为,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重视审辩式思维能力的发展。一、......
<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旧的经济基础的崩溃和新的经济基础的建立,必然要对思想意识形态产生深刻的影响。正如毛泽东在《新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