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问”“题”在何方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考改革方案出台,课堂教学改革持续进行,坚守课堂阵营,优化课堂教学或许是一剂良方。南通市教科研中心在“十二字方针”中重点提出“合作学习”的课堂,以问题为导向,让课堂内容充分、自由、奔放,以问题为依托,寻找学生知识的增长点,同一课堂问题设置的优良与否直接影响课堂上学生对问题探讨的意志努力,只有找对题、找好题,才能让学生在合作的课堂上焕发生机,让学生灵活有效应对各种变革。
  关键词:合作学习;课堂问题;问题设置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5-029-2
  一、何事下问
  2016年2月江苏高考改革方案在社会各界的观望、关注中尘埃落定,2018年始,新高一学生将不仅面对考试分数、分值占比、录取方式等完全不一样的高校招生考试模式,更在自主选课、特长培养等方面掌握了大权。变革,是社会进步的先声,更是一场不容小觑的挑战,教师、学生,在“脱胎换骨”的高考模式前都略显“惶恐”。如何以不变应万变?如何利用伽利略的这根不变的杆杠撬起不停旋转的地球?课堂——紧盯课堂,改良课堂,优化课堂,或许可以安抚我们一线师生的惴惴不安。
  其实,从2014年起,南通市教科研中心就开始全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在《2014年南通市课堂教学改革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限时讲授、合作学习、踊跃展示”(简称“十二字方针“)的课堂教学基本要求,十二字方针不仅弱化了教师的“霸权”地位,更突显出“合作学习”在整个课堂上举足轻重的作用。与传统的学生话语权缺乏、思考能力弱化、学习积极性挫败的课堂相比,新课堂在“合作学习”的交流中让学生慢慢走向“生”“存”“长”……
  二、问之有理
  《指导意见》中提出“合作学习”指教学过程中必须建立学习小组,学生在小组内或小组间进行互动交流。在《指导意见》之后的课堂教学评价表中,要求学生在有效先学、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而适当合作、主动交流、大胆质疑、认真倾听……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在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自我发展,应该引导儿童自己去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发现的应该尽量的多。”合作学习,正是让孩子在“撒腿跑”中实现自我发展的优良途径。
  有效合作一定围绕有价值的问题才能展开,只有有价值的问题,才能让学生在课堂的合作学习中主动地分享知识、经验和智慧,在彼此的分享中,学生会赢得肯定,获得满足,“要我学”自然转变为“我要学”,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认识同伴和自我的意识得以大幅提升,课堂讨论的深度和广度增加,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进而顺应了2018年江苏高考改革对学生能力提升的要求
  三、“问”在课堂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学”与“教”始终围绕课堂进行,只有立足课堂,让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对话与交流,让学生从情绪、行动到思维积极参与进课堂,只有学生做得多、想得多、辩得多才能实现学生在课堂上真正的增长。
  那是一节组内公开课,教学内容是苏教版《史记》选读本上的一篇《管仲列传》,因文言知识较为简单,学生自行梳理,组内互相答疑,教师点拨总结一顺溜完成,完成对文本文字的理解后,学生开始文本研习,教师在PPT上展示了三个问题,本人仔细观察了一组坐在我旁边的学生的表现,其中学生在两个问题的合作讨论上的表现给了我极为深刻的印象:问题1.请根据第一段内容,简要概括管仲的生平事迹。花了3分钟左右的时间自行在书本划,很多孩子还边比划边自言自语,慢慢开始有些孩子托着下巴看小组内其他同学,似乎在瞄着他们有没有完成,接着组内所有成员脑袋凑于一点,开始“研讨”某一位同学用纸条写下的答案。“横看成岭侧成峰”,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思维,组内6位同学争辩不断,甚至在“困”和“穷”两字上争论,通过查古汉语字典才发现:“困”与“穷”的区别不大,侧重于困窘、不得志,而另一个“贫”则侧重缺衣少钱,其中两位女同学还把这两个字整理在了自己笔记本上……第一题合作完毕,教师引导学生将管仲定位为社会最基层成长起来的“高级干部”。问题2.我们如何评价管仲这个“平民高干”?(提示:依据文本,抓住人物的各种表现,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来考查)3分钟过去了,4分钟、5分钟过去了……组内同学抓耳挠腮,文本上整行整行的划线,与第一题讨论时的“热闹”与兴奋相比,第二题学生表情明显焦灼,课堂很安静,偶一组内传来稍有争议的声音,其余小组立马倚身、伸头、侧耳,似乎想窥听出解答此题的锦囊,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从教师在小组内不停的踱步这一信息中明显传递出教师对学生在合作探讨中解答此题的不甚满意,压抑的气氛漫延至整个课堂……最后,在学生匆匆的阅读中,在PPT仓促的“喂食”中,师生在慌乱中将课堂推进至下一环节……
  在同一个课堂的两个不同问题,为何会出现截然不同的课堂氛围?前者在合作探究中提升,后者却冷场于合作探究?
  我们需要怎样的课堂?热闹喧哗还是阴沉寂寥?虚假繁荣向来不受欢迎,但落寞的课堂也难免让人诟病。在课堂的合作探究中,如果教师对问题的设置过于肤浅,进而组织讨论,看似给课堂增加了“人气”,实则学生的思维仍然是僵化的,学生没有进一步探究的欲望,浅尝则止于你一句我一句的书面应答。反之,如果教师设置的问题太宽泛、太深奥,甚至学生本身对问题具体的指向性是什么都不知,学生盯着文本无从下手,思索讨论都无得其果,合作探究必然陷入尴尬寂寥,长此以往,大大打击了学生对课堂问题探讨的意志努力。
  课堂《管仲列传》上的第二个问题:我们如何评价管仲这个“平民高干”?(提示:依据文本,抓住人物的各种表现,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来考查)对此题的探究为何陷入僵局?首先,学生对德、能、勤、绩四字的概念是模糊的;其次,对这四字的划分范畴是混淆的;再次,要从文本中找出管仲的表现,并进行区分也是困难的,文本对管仲生平的描述,比如管仲为齐国通货积财,富国强兵,既能体现出“能”,也能体现出“绩”。问题宽大,概念模糊导致学生对问题的探索障碍重重,各抒己见、相互探讨也就难以再现了。
  四、“题”在何方
  按照学生心智成长的规律,只有学生主动对问题进行发现和探索,才能获得远比灌输更有效的知识,而这样的问题设计必须有章可循,方能激发出学生智慧的火花。
  合作学习探讨的问题一定是紧扣课程标准的,而且是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所在,教师问题的设计应围绕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三维目标,学生讨论的过程就是完成本堂课教学目标的过程;其次,教师设计的问题不可过于浅显,亦不能模棱两可,更不可无迹可寻,合作学习的课堂依附的问题在具有思考力的同时,一定要有明确的探究方向;再次依托文本,精选具有可攀爬的问题,适当增加问题的生活性、趣味性、热点性,让问题来主动吸引学生,教师设计的问题如能问得巧、问得活、问得新,那么,学生的思维就会不断处于最佳状态,对优秀问题的优秀解决完全可以让学生体验到自身的价值和成功的快乐。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先贤的话敲醒了一群埋头苦干的师生,在知识瞬息万变的当今,在变革无处不在的当代,在知识至始至终都浓郁的课堂,或许只有借助问题,在合作学习中求同、存异,在问题探讨上对话、交流,只有师生、生生间对课堂问题充分、自由、奔放的解读,彼此的思想才能不停交接、交换……才能让课堂这一充满生命活力的地方始终焕发出勃勃生机。
其他文献
摘要:初入园的小班幼儿,由家庭的小圈子一下转到幼儿园这个大家庭、大集体,面对不熟悉的环境,面对周围陌生的小朋友,面对老师而不是妈妈,他们的行为及情绪常常会有过激的表现,常常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为了能使幼儿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应积极利用幼儿园的学习与生活活动来帮助他们学会“与人分享”,消退自我中心心态,促进孩子社会性发展。  关键词:分享;认知;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
摘要:笔者在儿童水墨画教学实践中,始终以“尊重个性、鼓励创作、提倡儿童在游戏中自由玩笔墨”为教学观,努力解决师古与创新的矛盾,结合水墨画的艺术特点及少儿美术教学规律,探索符合儿童心理特点的水墨画教学方法,努力使孩子走进一个多彩的水墨世界。  关键词:儿童水墨画;教学;情趣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2-072-1  一、倡导寓教于乐,感受笔
摘 要:语言学习的本身是一个较为枯燥乏味的过程。小学英语学习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课堂积极性。英语绘本的出现和运用,能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更加符合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对于小学英语课堂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绘本教学;小学生;英语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24-037-1  绘本又名“picture book”
摘 要:诚信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炎黄子孙立身处事的基本道德规范。然而,社会不良现象侵蚀着校园,给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在学校生活中,少数学生考试作弊、言行不一、欺骗他人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学校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特殊作用,充分利用各种教育形式,使学生认识到诚信是做人的根本。本文从诚信的内涵入手,探讨了加强学生诚信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初中生;诚信教育;内涵;有效途径  
摘 要:探究性学习能够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探究学习新知,体验发现学习的乐趣,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在当前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探究性学习成为很多学生开展学习活动常用的学习方式。在进行初中物理实验学习时,很多学生也进行了探究性学习的尝试。探究性学习需要讲究方法与技巧,物理实验是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良好载体。为了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探究学习的效果,还需要精心的创设实验学习情境,具体做法如
摘 要:小学生的年龄小,缺乏自制力,课堂上集中注意力的时间较短,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创设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能够主动投入到对数学知识的探究和学习中,进而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低年段;数学;高效课堂;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24-06
摘 要:幼儿教师的课堂行为特征是指幼儿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向幼儿发出的言语和行为所表现出来的特征。这些特征会对幼儿课堂的学习行为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幼儿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课堂行为,通过多种途径提升自己的课堂行为,让孩子每天在幼儿园的生活过得丰富、快乐、充足,以促进幼儿的发展。  关键词:行为;策略;问题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24-1
摘要:中学时期是一个人初步树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阶段,而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与否更是决定个人今后发展成败的关键所在。本文结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对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进行了梳理,据此提出了可行的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  关键词:初中生;心理健康;人际关系;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9-014-2  一、初中生主要存
摘 要: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是每一位老师不断追求的目标,它是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是师生完美配合的结晶。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我认为就是让每一个学生课上有事做,让每一个学生最大限度地动脑、动手、动口,使每个学生有所发展、有所收获,也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内,以最佳的方式、最简捷的步骤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愉快地完成学习目标。本人将结合教学实际谈谈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摘要:本文从目的原则角度出发,摘取杨静远《柳林风声》译本中部分例子以讨论儿童文学翻译,表明在用词的选择、语句的顺序和语篇风格上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对于达到翻译目的来说尤其重要。  关键词:目的原则;儿童文学翻译;柳林风声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7-073-1  一、目的原则下,杨译《柳林风声》词汇的选择  1.使用拟声词。拟声词是模拟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