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者,天之道也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hilipps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诚信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炎黄子孙立身处事的基本道德规范。然而,社会不良现象侵蚀着校园,给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在学校生活中,少数学生考试作弊、言行不一、欺骗他人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学校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特殊作用,充分利用各种教育形式,使学生认识到诚信是做人的根本。本文从诚信的内涵入手,探讨了加强学生诚信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初中生;诚信教育;内涵;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2-017-1
  一、诚信的内涵
  诚信。诚信的内涵经历了一个由古及今的发展过程,诚信是由“诚”和“信”两个单音字构成。诚,在中国传统思想中有二义,一是本体特性之义:《礼记中庸》言:“诚者,天之道也”。诚就是实际有,真实无妄的意思;二是德性之义:《礼记中庸》言:“诚之者,人之道也”。诚作为道德范畴,其指向不再是自然界而是人本身。可见,诚主要是诚实,虔诚,真实的含义。就是要求人们说话办事要讲实际,符合事实,真心真意,不能欺骗别人。信,从外形结构上是人从言,讲物是言谈的真实性。信要义之一,是做人的基本品质,《论语为政》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即为人要信实;信的要义之二,是完善人格须遵循的原则,《论语阳货》言:“子曰:‘能行五者天下为人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即信是修为人的五行之一;信的要义之三,是办事认真的态度,《论语学而》言:“敬事而信”。可见,信指信用,以及维护自己的信誉等,要求人们说话办事要守信用,答应别人的事情要按时保质完成。
  因此,诚信可以表述为:真实无伪、信守诺言、言行一致的美德。诚信作为道德规范,要求人们诚而有信、求真务实。随着社会主义市场信息经济的发展,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赋予了诚信日益丰富的时代内涵。现代意义的诚信,是对法律、规则和契约的忠诚,体现出诚信“不仅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责任,不仅是一种道义,更是一种准则;不仅是一种声誉,更是一种资源”。
  二、加强诚信教育的有效途径
  1.具体内容。①在诚实教育方面:培养学生诚实待人,以真诚的言行对待他人、关心他人,对他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严格要求自己,言行一致,不说谎话,作业和考试求真实,不抄袭、不作弊。②在守信教育方面:培养学生守时、守信、有责任心,承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遇到失误,勇于承担应有的责任,知错就改。③在诚实守信教育的同时,还要加强遵守法律法规、校规校纪和社会公德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规则意识,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
  2.开展活动。诚信教育的实效性关键在于通过师生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有意识地贯彻诚信教育思想,它是渗透在各个方面的,也是相互交叉又是互相弥补的。因此,诚信教育就是通过师生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而展开,具体活动如下:
  ①开设《以善育人》校本课程。《以善育人》作为学校校本教材学习的必修内容,利用八个课时,通过典故演说、诚信与社会经济、诚信与做人、诚信与法律等专题,使学生对诚信教育的意义、诚信的内涵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
  ②学生发展性诚信档案的研发与电子档案的开发。利用“学生发展性诚信档案”,结合学生素质评价手册进行改版,并在此基础上研发电子档案。
  ③学生诚信宣誓仪式的方案设计与具体实施。学生诚信宣誓仪式作为初一学生进校的第一课,学校在每年的开学典礼上給予实施,无论从形式与内容上逐步成熟,让每一位师生在这样的宣誓中接受一次洗礼。
  ④诚信教育主题班会的设计与实施。主题班会是开展学生集体教育的有效方式,学生通过班会前准备,班会中情景设置、个人发言、小组讨论与交流,班会后反思等过程,对具体教育留下比较深的印象。
  ⑤诚信格言的征集与宣传教育活动。学校开展“我写格言话诚信”活动。
  ⑥身边诚信小故事的收编与演讲。诚信小故事是通过师生对身边事例的观察、挖掘与提炼,并编写成一个个小故事,一方面在宣传栏中加以宣传,另一方面组织学生进行演讲。
  ⑦诚信与师德教育。开展“人总要讲诚信的”专题讨论与征文,开展教师形象“三字经”编著。每学期设定专门的师德讨论内容,并将诚信与师德讨论。
  ⑧诚信教育与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贯彻诚信教育思想的主要途径,一方面教师个人教学过程与教学行为要体现“求真立诚”,另一方面要善于在教学内容中挖掘诚信教育资源,开展情景化的诚信教育,学校通过开展专题实践研究讨论,总结课堂教学中的诚信教育案例。
  ⑨主题实践活动的设计。主题教育活动的设计,是将学生教育的内容与社会实践和考察结合起来,贯彻诚信教育思想,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有更大的收获,而且教师在设计过程中也进一步加深对诚信教育思想的认识。
  ⑩教师发展性诚信档案的设计与开发。基于学校网络管理系统,将学生发展性诚信档案与教师发展性档案结合起来,即是充分使学校数据库资源共享,又可以通过这些数据的分析与反馈为师生发展提供参考。
  总之,诚信教育,就是对诚信的认知、认同、内化、外化的过程。学校教育过程中不仅要从理性的角度开展诚信知识的教育,也要从具体的情景中培养学生讲诚信的情感,还要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落实诚信行为。因此,中学诚信教育应该针对中学生特定的生理心理特点长期来展开、实施。
其他文献
摘 要:高中地理知识由于涵盖范围广泛,所包含的知识点内容比较繁琐,学生在背诵起来会感觉有些吃力。课堂中有效的提问环节可以将这些繁琐的内容串联起来,方便学生理解记忆。本文以高中生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如何提高高中地理教学中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提问;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24-066-1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一
摘 要:“留白”,就是在整幅画面中刻意留出必要的空白,借以表达一种“空灵”美,给欣赏者留下无限思索的余地。作画是这样,教学亦是如此。留白可以充分满足幼儿的好奇心,而幼儿天生具有好奇、好问的性格特点。在探索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巧妙地运用设疑留白的方法,不仅能够调动起幼儿思考和表达的兴趣,同时也能让幼儿在猜测的过程中,插上想象的翅膀,讲述他们心中的童话。  关键词:留白;激发;空间  中图分类号:G61
摘 要:尊重教育,是指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给予信任和尊重,以树立其自尊、自爱、自信心态,进而促进其健康成长的一种主体教育方法。尊重教育的核心就是尊重教育教学规律,特别是尊重学生的身心特点、人格和权利、兴趣和个性,既尊重有特殊天赋的学生,又尊重学习不良的学生,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他们富有生活的勇气、向上的热情、创造的激情和社会责任感。尊重教育的本质是提供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教育。  关键词
摘要: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具备对教学的过程和结果加以监控与评价的能力。本文以作者一次区级试题命制为例,分析客观题命制的原则与思路,探讨如何命制一份科学、合理并贴近生活的试题。  关键词:初中英语;客观题;命制试题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5-078-2  试题的客观题一般由听力、单项选择、完形填空、阅读理解等四大部分组成
摘要:高三生活需要充实动力、认清方向、坚定目标,需要良好的心理准备和调节,这些决定了高三的班会课比以往的班会课更重要。高三班会课不应该只是班主任“唱独角戏”,而应该是一个多元命题,需要充分利用多方资源,汇聚各家力量,才能更好地发挥以德促智的作用。  关键词:高三班会课;班主任;多元  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8-017-1高三学生课业负担沉
摘 要:生物学习的自我效能感,是指学生在生物学习过程中的一种主观判断,它既影响到学习结果,又会作用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行为,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是生物教学中必然面对,且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一些培养学生生物学习自我效能感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生物;自我效能感;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24-076
摘 要:《语文课程新标准》中强调“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在朗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感悟,陶冶孩子们的情感,激发想象。”遗憾的是,朗读在阅读教学中未能得到很好的落实。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如何通过加强朗读训练,切实有效地优化阅读教学,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就不得不对“朗读”这个众人关注的焦点做一番正确的认识和反思。  关键词:重视朗读的功能;培养朗读的方法  中图分类号:
摘要:初入园的小班幼儿,由家庭的小圈子一下转到幼儿园这个大家庭、大集体,面对不熟悉的环境,面对周围陌生的小朋友,面对老师而不是妈妈,他们的行为及情绪常常会有过激的表现,常常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为了能使幼儿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应积极利用幼儿园的学习与生活活动来帮助他们学会“与人分享”,消退自我中心心态,促进孩子社会性发展。  关键词:分享;认知;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
摘要:笔者在儿童水墨画教学实践中,始终以“尊重个性、鼓励创作、提倡儿童在游戏中自由玩笔墨”为教学观,努力解决师古与创新的矛盾,结合水墨画的艺术特点及少儿美术教学规律,探索符合儿童心理特点的水墨画教学方法,努力使孩子走进一个多彩的水墨世界。  关键词:儿童水墨画;教学;情趣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2-072-1  一、倡导寓教于乐,感受笔
摘 要:语言学习的本身是一个较为枯燥乏味的过程。小学英语学习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课堂积极性。英语绘本的出现和运用,能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更加符合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对于小学英语课堂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绘本教学;小学生;英语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24-037-1  绘本又名“picture 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