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物理是非物理类专业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课,在新时期面临着很多挑战。本文结合大学物理教学的现状就大学物理教学中应注意的一些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大学物理教学现状教学改革
一、大学物理教学的现状
大学物理是非物理类专业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课,是一个知识点极其冗杂、信息量特别大的一门学科,对培养既有扎实的功底、又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科技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传统的大学物理教学特别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注重打好基础。这是无可厚非的,但不能完全适应培养高层次人才的要求。老师只能利用有限的时间将所有的知识点全部讲给学生,整节课没有和同学沟通和交流的机会,严重影响了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增加了对物理的抵触心理。还有就是大学物理授课内容不能与学生的专业知识有机结合,大学物理作为一门基础课程,人们往往强调它的基础性,而忽视了不同专业学生对物理内容的不同需求。教学中按照多年来形成的固定模式,对不同专业的学生采用统一的教学大纲和同一个授课标准。致使学生对物理课的学习经常感到枯燥无味,提升不了学习大学物理的兴趣,使得非物理专业的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仍然以应试为目的,以学分为终点,最终导致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此外,随着高等院校的连续扩招,在专业设置方面进行了比较大的倾斜。为了满足学生就业的需求,应用型的专业课程不断开设,而作为非物理专业基础课的大学物理课程则不断压缩,不少非物理专业的大学物理课程由多课时变成少课时,这样,课时量与教学内容严重不匹配,内容多、课时少、进度快、习题多、等这些综合因素最终会导致非物理专业的学生对大学物理的兴趣降低。所以,大学物理的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二、根据目前大学物理教学现状进行方法的改进
大学物理教学应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强化科学思维的训练,提高学生对大学物理的兴趣。
(1)启发讨论式教学法
依据学生的学习规律,积极开展互动性讨论式教学,启发学生自觉、积极、主动地学习。目的在于给予学生系统知识的同时,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并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着眼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1]。比如:讨论磁悬浮列车、太空失重、太阳能和火箭发射等等,通过对这些物理成果的解释和理解,使学生体会到在现实社会中任何事情都离不开物理,大学物理学习不可或缺。
(2)案例教学法
运用案例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2]。案例教学法是教师将所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融会到一个典型生动的案例中,即把学生置于感兴趣的问题情境中,学生通过对案例进行分析、推理、判断、提出问题,以自主学习、小组讨论的方式解决问题,从中获得相关科学知识。例如:讲电磁学时提及电磁炉问题,讲光学时观察全息相片等等。
(3)問题导引激思法
通过生活中的活生生的学生感兴趣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启发学生发散思维。并注重通过习题课和讨论课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讲表面张力时可以提出为什么荷叶上的露珠是圆形的,擦玻璃时为什么水在玻璃上铺开,而水银会在玻璃上滚成球形等等。
(4)实践探究教学法
充分利用演示实验帮助学生观察物理现象,增加感性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实物演示实验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如课堂实物演示、开放演示实验室等。鼓励和引导学生自己动手观察实验,思考和分析问题,进行定性或半定量验证和探究性实践。增加与理论教学相匹配的演示实验内容,加快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消化、理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例如:电磁阻尼摆演示仪、涡电流跳圈演示仪、刚体进动演示仪、驻波共振演示仪等等。由于这些仪器演示现象明显,大大活跃了课堂气氛,深受学生的喜爱。
三、积极进行教育技术手段的改进
(1)大学物理教学应全程采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课件集图像、文字、声音及动画于一体,学生能形象直观地了解相关知识;同时扩大了教学信息量。教师要建立好立体化教学资源,其内容包括图片、音效、视频、动画、录像等。便于向学生及时介绍科学前沿研究动态,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3]。
(2)利用网络辅助教学,将教学课件和课外阅读材料同步上网,学生可以在课前或课后浏览多媒体网络教学进行自学,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又扩大了知识面,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网络资源引导学生了解前沿科学知识,主动进行小课题研究,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智力和潜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4]。例如:可以介绍爱课程等网站给学生,让学生聆听全国大师级物理教师的网络教学。可以在网上创设问题,组织学生互动讨论,激发学生探求真理的意识。并利用网络辅助双语教学,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阅读原著。
四、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大学物理教学的主要目的,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理论知识的传授,另一部分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能力培养是多方面的,而让学生掌握物理学科正确的学习方法则是其中之一,这也是保证课本理论知识的传授能够收到好的效果的重要手段。
(1)首先要让学生知道学习物理的具体意义在哪里,老师要利用有效的时间来和同学进行沟通和交流,慢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注意预习:把握好预习,就使听课由被动转为主动,带着问题,有的放矢地去听课,学生听课的兴奋点会比较集中。
(3)听课的方法
是否掌握正确的听课方法,对大学生来说,是能否学好大学物理的重要环节。要求学生除了预习以后带着问题听课外,还要注重物理课的特点,注意所述内容的物理意义,掌握正确的物理概念,还要注意教师描述物理过程,导出定律,定理的方法。要学会这些研究物理的方法,并且要注意记听课笔记。 (4)做作业的方法
做作业是一种巩固检查手段,主要是锻炼学生将所学的物理知识运用于实际。是否掌握正确的做作业的方法,对巩固、检查所学的物理知识起决定性的作用。具体解题方法要求严格按照:审题、已知、求、解、答的步骤进行,并尽可能画示意图。在每次习题课上要先复习有关该题的知识,再加强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的指导
(5)复习的方法
学生在平时每节课所学的知识往往是片断的,并且在初学某一概念或规律时不可能理解很深刻,很全面。这就要通过复习来加深理解,给予巩固,并将许多片断的知识整体化、规律化、系统化。教会学生要按学习规律分阶段重复复习多次,这样才会掌握好所学知识。
五、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问题
(1)注意大学物理教学与专业教学的衔接
通过对不同专业对大学物理知识的需求的不同,对大学物理课程内容进行重新设计、组合,以达到既能满足目前的教学目标,又能为专业课程教学及今后工作的需要打下一定的基础[5]。即根据不同专业,组建适合专业需要的模块式教学体系,如:医学专业应组建以光学、流体力学、波动学、电学为核心的教学体系等等。
(2)调整教学进度,解决数学知识滞后的问题
部分专业大学物理的授课进度超过了与之相适应的高等数学教学进度,这种滞后必然导致非物理专业学生应用数学方法解决大学物理问题的困难,甚至丧失学习的兴趣.因而,适当调整非物理专业大学物理课的教学进度表,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比如:医学专业,可以先学习不需要微积分的几何光学,待学生学好微积分后再讲需要微积分的波动学等等。
(3)让考核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的多个环节中
改变传统的考试模式,采用多种考试方法相结合,加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减轻学生的压力已经势在必行。首先应该压缩期末考试的分值比例,增加整个学期学生的其它能力的分值比,总成绩应由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组成,平时成绩突出演示实验报告和作业的表现及小论文交流与发表的考核、自主读书笔记考核等[6]。总之,让考核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的多个环节中,成为一种综合评定。
六、结语
总之,非物理专业大学物理教学是个值得探讨的课题,要提高大学物理的教学质量,必须要改革一些传统的教学模式,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教育技术手段,和学生的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1]杨秀玲.论启发式教学[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5)
[2]赵晓艳;甄志强;闫海涛;汤正新;;大学物理教学方法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2,(11)[3]石晓林;;浅析大学物理多媒体教学[J];科技致富向导;2012,( 27)[4]杨昌权,孟桂菊,彭丽萍.大学物理教学手段的现代化[J];软件导刊;2006,(24)[5]赵跃英;王祖源;;注重基础物理课程與专业学科间的衔接[J];物理与工程;2010,(4)[6]徐小华.大学物理教学改革初探[J];宿州学院学报;2005,(10)
【关键词】大学物理教学现状教学改革
一、大学物理教学的现状
大学物理是非物理类专业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课,是一个知识点极其冗杂、信息量特别大的一门学科,对培养既有扎实的功底、又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科技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传统的大学物理教学特别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注重打好基础。这是无可厚非的,但不能完全适应培养高层次人才的要求。老师只能利用有限的时间将所有的知识点全部讲给学生,整节课没有和同学沟通和交流的机会,严重影响了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增加了对物理的抵触心理。还有就是大学物理授课内容不能与学生的专业知识有机结合,大学物理作为一门基础课程,人们往往强调它的基础性,而忽视了不同专业学生对物理内容的不同需求。教学中按照多年来形成的固定模式,对不同专业的学生采用统一的教学大纲和同一个授课标准。致使学生对物理课的学习经常感到枯燥无味,提升不了学习大学物理的兴趣,使得非物理专业的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仍然以应试为目的,以学分为终点,最终导致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此外,随着高等院校的连续扩招,在专业设置方面进行了比较大的倾斜。为了满足学生就业的需求,应用型的专业课程不断开设,而作为非物理专业基础课的大学物理课程则不断压缩,不少非物理专业的大学物理课程由多课时变成少课时,这样,课时量与教学内容严重不匹配,内容多、课时少、进度快、习题多、等这些综合因素最终会导致非物理专业的学生对大学物理的兴趣降低。所以,大学物理的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二、根据目前大学物理教学现状进行方法的改进
大学物理教学应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强化科学思维的训练,提高学生对大学物理的兴趣。
(1)启发讨论式教学法
依据学生的学习规律,积极开展互动性讨论式教学,启发学生自觉、积极、主动地学习。目的在于给予学生系统知识的同时,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并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着眼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1]。比如:讨论磁悬浮列车、太空失重、太阳能和火箭发射等等,通过对这些物理成果的解释和理解,使学生体会到在现实社会中任何事情都离不开物理,大学物理学习不可或缺。
(2)案例教学法
运用案例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2]。案例教学法是教师将所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融会到一个典型生动的案例中,即把学生置于感兴趣的问题情境中,学生通过对案例进行分析、推理、判断、提出问题,以自主学习、小组讨论的方式解决问题,从中获得相关科学知识。例如:讲电磁学时提及电磁炉问题,讲光学时观察全息相片等等。
(3)問题导引激思法
通过生活中的活生生的学生感兴趣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启发学生发散思维。并注重通过习题课和讨论课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讲表面张力时可以提出为什么荷叶上的露珠是圆形的,擦玻璃时为什么水在玻璃上铺开,而水银会在玻璃上滚成球形等等。
(4)实践探究教学法
充分利用演示实验帮助学生观察物理现象,增加感性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实物演示实验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如课堂实物演示、开放演示实验室等。鼓励和引导学生自己动手观察实验,思考和分析问题,进行定性或半定量验证和探究性实践。增加与理论教学相匹配的演示实验内容,加快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消化、理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例如:电磁阻尼摆演示仪、涡电流跳圈演示仪、刚体进动演示仪、驻波共振演示仪等等。由于这些仪器演示现象明显,大大活跃了课堂气氛,深受学生的喜爱。
三、积极进行教育技术手段的改进
(1)大学物理教学应全程采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课件集图像、文字、声音及动画于一体,学生能形象直观地了解相关知识;同时扩大了教学信息量。教师要建立好立体化教学资源,其内容包括图片、音效、视频、动画、录像等。便于向学生及时介绍科学前沿研究动态,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3]。
(2)利用网络辅助教学,将教学课件和课外阅读材料同步上网,学生可以在课前或课后浏览多媒体网络教学进行自学,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又扩大了知识面,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网络资源引导学生了解前沿科学知识,主动进行小课题研究,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智力和潜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4]。例如:可以介绍爱课程等网站给学生,让学生聆听全国大师级物理教师的网络教学。可以在网上创设问题,组织学生互动讨论,激发学生探求真理的意识。并利用网络辅助双语教学,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阅读原著。
四、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大学物理教学的主要目的,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理论知识的传授,另一部分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能力培养是多方面的,而让学生掌握物理学科正确的学习方法则是其中之一,这也是保证课本理论知识的传授能够收到好的效果的重要手段。
(1)首先要让学生知道学习物理的具体意义在哪里,老师要利用有效的时间来和同学进行沟通和交流,慢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注意预习:把握好预习,就使听课由被动转为主动,带着问题,有的放矢地去听课,学生听课的兴奋点会比较集中。
(3)听课的方法
是否掌握正确的听课方法,对大学生来说,是能否学好大学物理的重要环节。要求学生除了预习以后带着问题听课外,还要注重物理课的特点,注意所述内容的物理意义,掌握正确的物理概念,还要注意教师描述物理过程,导出定律,定理的方法。要学会这些研究物理的方法,并且要注意记听课笔记。 (4)做作业的方法
做作业是一种巩固检查手段,主要是锻炼学生将所学的物理知识运用于实际。是否掌握正确的做作业的方法,对巩固、检查所学的物理知识起决定性的作用。具体解题方法要求严格按照:审题、已知、求、解、答的步骤进行,并尽可能画示意图。在每次习题课上要先复习有关该题的知识,再加强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的指导
(5)复习的方法
学生在平时每节课所学的知识往往是片断的,并且在初学某一概念或规律时不可能理解很深刻,很全面。这就要通过复习来加深理解,给予巩固,并将许多片断的知识整体化、规律化、系统化。教会学生要按学习规律分阶段重复复习多次,这样才会掌握好所学知识。
五、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问题
(1)注意大学物理教学与专业教学的衔接
通过对不同专业对大学物理知识的需求的不同,对大学物理课程内容进行重新设计、组合,以达到既能满足目前的教学目标,又能为专业课程教学及今后工作的需要打下一定的基础[5]。即根据不同专业,组建适合专业需要的模块式教学体系,如:医学专业应组建以光学、流体力学、波动学、电学为核心的教学体系等等。
(2)调整教学进度,解决数学知识滞后的问题
部分专业大学物理的授课进度超过了与之相适应的高等数学教学进度,这种滞后必然导致非物理专业学生应用数学方法解决大学物理问题的困难,甚至丧失学习的兴趣.因而,适当调整非物理专业大学物理课的教学进度表,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比如:医学专业,可以先学习不需要微积分的几何光学,待学生学好微积分后再讲需要微积分的波动学等等。
(3)让考核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的多个环节中
改变传统的考试模式,采用多种考试方法相结合,加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减轻学生的压力已经势在必行。首先应该压缩期末考试的分值比例,增加整个学期学生的其它能力的分值比,总成绩应由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组成,平时成绩突出演示实验报告和作业的表现及小论文交流与发表的考核、自主读书笔记考核等[6]。总之,让考核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的多个环节中,成为一种综合评定。
六、结语
总之,非物理专业大学物理教学是个值得探讨的课题,要提高大学物理的教学质量,必须要改革一些传统的教学模式,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教育技术手段,和学生的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1]杨秀玲.论启发式教学[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5)
[2]赵晓艳;甄志强;闫海涛;汤正新;;大学物理教学方法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2,(11)[3]石晓林;;浅析大学物理多媒体教学[J];科技致富向导;2012,( 27)[4]杨昌权,孟桂菊,彭丽萍.大学物理教学手段的现代化[J];软件导刊;2006,(24)[5]赵跃英;王祖源;;注重基础物理课程與专业学科间的衔接[J];物理与工程;2010,(4)[6]徐小华.大学物理教学改革初探[J];宿州学院学报;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