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 :少年科普报(科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nkyman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变化革新,新课改要求教师更新教学理念,以学生为课堂主要教学目标展开教学活动。通过教师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与多种教学方法提升学生专业课程水平的基础上提高课程素养。美术是高中课程教学中较为特殊的一门课程,在新课改背景下进行教学要注重增强学生对艺术的赏析能力以及艺术素养,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结合多种教学方法有效提升教学效率,从而确保美术课程教学质量,使每一位学生都具备艺术赏析能力。
  关键词:新课改背景;高中美术;鉴赏课程;教学方法;探究分析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近年来,随着艺术高考现象的不断升温,高中艺术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然而,在应试背景下,艺术高考教学中出现了许多立竿见影的现象。 目前,对艺术高考生往往过分强调绘画技法的训练,使学生进行大量重复性的机械训练,忽视了对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激发,缺乏对审美素质的重视和培养。 这种快速的考试教学模式不仅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也与艺术教育的本质要求背道而驰。
  一、当前高中美术鉴赏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探究
  1. 教师思想较为陈旧,没有及时了解新课改的思想美术是一种长期传承下来的艺术形式,也是一种接受新颖表现方式与绘画思想艺术形式,所以美术课程也应该兼具传统与新颖的教学思想与方法。但是结合实际教学现状来看,许多美术课堂中存在的课程教授模式是比较单一的现象,例如,在美术鉴赏课程开始时,教师会拿出美术教材,按照教材中的内容进行阐述,并要求学生对教材中的作品进行鉴赏。这种方法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显然是较为落后的,新课改要求教师在进行授课时既要具备传授知识的能力,也要通过兴趣激发等对学生进行素质培养。但是如果单纯结合教材知识进行讲解,艺术课程的作用就不能发挥到最大,也就影响了教学目标的落实。在新时代下,可以结合新的教学思想与方法,例如抓住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引导、评价。当下高中美术鉴赏课程教学的形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经验非常丰富但是教学思想独树一帜的教师,这种教师通常不能快速认可新颖的教学思想与方法; 一种是思想与方法都非常新颖,但是教学经验不够丰富的教师,虽然身上具备“十八般武艺”,但是因为不够了解学生、没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就不能在美术鉴赏课程中施展拳脚。将两种形式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才是新课改背景下的新颖教学思想,结合学生特点与教材内容进行全面、细致的教学,从而实现美术教学有效性,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培养学生美的眼光与艺术素养。
  2. 教学方法与理念有待更新
  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都具有较为老式的眼光,例如认为美术是一项传承得来的艺术形式,需要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才能将教学效果达到最高。故此,在教学时既没有及时更新教学理念,也没有结合新颖的教学方法,这种情况如果一直持续的话,就会导致美术授课模式无法满足学生的艺术需求,如果学生想要主动进行艺术课程的鉴赏、研究,就会无从下手,最终导致学生只能放弃对美术的探究。
  二、策略分析
  (一)探索艺术作品的时代和文化背景
  艺术与人类社会生活和文化密切相关, 艺术来源于生活,也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特色,诉说着背后的故事。 因此,艺 术鉴赏应结合艺术作品的文化背景,使学生对艺术作品有更清晰的认识,尊重和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学习了解它们的时代背景和文化内涵。 通过了解艺术作品的社会人文环境, 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了解艺术作品,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 质。 在探索作品背后的人文背景时,我们应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体验时空旅行、感受场景之间的联系、理解轶事。
  1.特定的文化情境———体验时空旅行 艺术教育者应该学会把鉴赏活动放在特定的文化情境 中,使学生全面了解艺术与人、生活、情感、政治、历史等多方面的联系。 在复杂而又联系的文化情境中,洞悉作品的深层 次含义,在作品欣赏和其文化背景解读中培养学科素养和人文素养。 因此,艺术教育者在欣赏作品时,应深入挖掘与作品相关的文化背景和作品的人文精神,引导学生找出其中的原 因,培养不断探索的精神。
  2.场景再现———感受语境联系在欣赏艺术作品时, 要学会与作者所处的时代相联系, 再现创作者所创作的场景, 幻想当时的氛围和环境状态,从 而更好地理解作品的魅力。 艺术教育工作者在欣赏一些历史 经典作品时,甚至可以模拟当时的情景,让学生感受,进入情感,提高学生对作品人文精神的理解和感受。3.轶事知识———印象深刻老師可以展示一些著名艺术家和作品背后的趣闻轶事。把这些有趣的东西渗透到教学里,那么学生们就会对作品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因作品而吸引,沉浸于作品所呈现的独特而又丰富的艺术形象。在欣赏的过程中,将自己发自内心的感受“依附”在艺术家身上,对艺术作品进行再加工。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情绪,甚至可以占据他们的整个心,使他们的心澎湃和感动。当然,教师在教学中渗透逸闻轶事时应该有所选择,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突出重点,可以选择具有浓厚人文气息的逸闻轶事,激发学生的极大兴趣。
  (二)探索艺术作品的创作起源渊源指的是事物的起源。艺术作品的创作有其本源。在高中艺术欣赏教学中,艺术教育者引导学生探索艺术作品创作的起源,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涵养。一般来说,艺术创作的起源包括文学起源、情感起源、地域起源等。
  .文学起源 文学作品再创作是一些优秀艺术作品的重要创作途径。 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作为一种极具特色和优势的艺术表现方式,为创作者提供了很好的素材,激发了他们无限的想象力。可以说,文学作品赋予了艺术作品新的生命活力。在艺术欣赏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对文学作品进行描述,让学生充分用脑,发挥想象力。
  总结
  综上所述,美术鉴赏课程是帮助学生缓解紧张、焦虑情绪的重要课程,不仅能够促进学生身心朝着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还会拓展学生的艺术眼界与艺术素养。结合实际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来看,如果不能及时改变教学理念、革新教学思想与方法,在新课改教学的背景下就会逐渐落后,无法满足学生对艺术的需求,从而导致艺术鉴赏课程的无效,失去课程设立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骆丹.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学方法探究[J]. 科幻画报,2020( 12) : 254 + 256.
  [2]赵弘祎.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学方法探究[J]. 中国农村教育,2020( 14) : 68 - 69.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新课改的教学目标,对待高中英语教学,教师要注重在课程中进行不断的思考以及探索,这样才能够为学生制定出更符合他们学习兴趣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更好的融入到学习的过程中,从而促进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不断的提升自身的英语知识以及专业素养。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英语;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教师注重在高中阶段对英语课程的思考,有助于充分的关注学生的
期刊
摘要:目前人们对小学教育方面的发展投入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力度。语文是小学教育当中的一门重要教学科目,对于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以及对基础知识的掌握都有非常重要的培养作用。在新的教育环境下,教师要进一步的开发使用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如创设情境教学法,以此来提高教学质量以及效果。  关键词:小学教育;语文教学;情境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在新课标的深化发展下,人们对小学教育
摘要:农村幼儿园教育工作往往会受到诸多方面的影响,为了实现对症下药和轻松上阵,幼儿园教师需要综合考虑不同的要素,以传统游戏活动的顺利开展为基础,在引导幼儿、鼓励幼儿的过程中突破传统育人模式的束缚。其中正确游戏观的树立是第一步,在此前提上幼儿教师还需要整合利用多种现代化的教学策略,精心创设游戏环境,关注与幼儿之间的互动以及交流,确保多种教育元素的合理利用,让幼儿在自主参与的过程中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逐渐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收入水平和生活需求相对较高,人们对教育教学的重视力度也逐渐提高,新课程改革逐渐普及到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阶段,更加注重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因此,在今后小学数学老师教学时,数学老师应该逐渐转变传统单一化的教学模式,不断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引入力度,这样能将小学生抽象难以理解的数学知识点内容用更加生动化和形象化的方式展现出来,有利于提高小学生
摘要:随着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信息技术、现代教育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为我国现行的家校共育教学模式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了新的契机。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来说,应该根据学校以及自身教学实践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家长之间的深度交流和沟通,确保小学家校共育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本文主要是就以大数据为依托的全息化班级家校合作机制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家校共育;全息化;家校沟通  中图分类号:G4 文
摘要: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许多教师主动改革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自主学习为重点以及核心,逐步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初中化学教学的实践性比较明显,现代科学理念的有效渗透非常关键。教师需要抓住初中化学教学的核心,进一步优化教学策略,改革教学模式,主动打造品质课堂和精彩课堂。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分析;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初中化学教学
摘要:为了逐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习负担,我国提出了双减政策,以作业负担以及校外培训负担的减轻为基础,充分凸显学校教育的组织低作用,确保教育教学工作能够回归校园、回归课堂。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课堂教学设计工作产生了明显的变动,教师需要讲究方式方法,关注学生的身心成长发展需要,积极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确保教育工作的有效落实以及全面革新。  关键词:双减背景;课堂教学;设计策略  中图分类号:
摘要:小学阶段作为学生们垒实学科基础的关键时期,当前在这一阶段的众多学科教学质量受到众多群众的关注。我们以小学语文学科为例,当下通过深入的地区语文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地区的语文课堂已经开展了综合性学习教学,并且其所发揮的有效性作用是很大的,以下文章内容便以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为主题,对此展开详细化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工作;优化对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推进,各各学科都应该有所改变,初中化学课堂的建立也要适应这种改变,而不是强调老师的作用,不去理会学生的真实想法,初中化学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如果仅仅重视理论知识是永远达不到高效这一目的的,所以,老师应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化学;高效课堂;初中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初中化学是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