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妙的旋律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shwy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素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语言是人类交际的重要工具。作为课堂教学,主要是运用语言的形式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因此,教师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教师语言的情感引导着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教师语言的情感引发了学生的情感,因此教师的语言艺术是课堂教学艺术的核心。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在课堂语言方面要注意哪些问题?我们该怎样提高自身的数学教学语言艺术?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
  一、语言严谨,富有科学性
  数学的特点是逻辑严密,结论精确,概念抽象,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应力求准确,符合科学理论;严谨,符合逻辑要求;简练,符合精简原则;量力,符合年龄特征,力求达到“一语破的,一语解惑,一语启知,一语激情”的效果。如把“除以几”表达为“除几”,漏了一个“以”字,就把除数与被除数颠倒了。又如,有人认为自然数既然分为奇数和偶数两类,那么“奇数或偶数的个数当然都比自然数的个数少”,“奇数和偶数各占自然数的一半”。其实,这两句话都违反了科学性,因而都是错误的。因为,在有限的情况下成立的结论,在无限的情况下不一定成立。自然数、奇数、偶数都有无限多个,不存在谁多谁少的问题,也不存在谁是谁的一半的问题。
  小学生模仿能力强,教师的语言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样板,他们对学生语言习惯和能力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如果教师的语言不够准确规范,会使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模糊的理解。因此,数学教师必须熟练数学语言的表达,做到言之成序,言之有理,这对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精神和数学思维方法也是大有益处的。
  二、语言诙谐,富有幽默感
  列宁曾说:“幽默是一种优美的健康的品质。”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特洛天认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调查表明,学生喜欢富有幽默感的老师,而不喜欢表情冷漠呆板、语言寡淡无味的老师。幽默是一种艺术,一种以愉快的方式调整人际关系的艺术;幽默是一种力量,一种可以减轻压力,缓和师生关系,摆脱逆境的力量。数学教师的语言幽默,其作用是多方面的。
  首先,可以激活课堂气氛,调节学生情绪。学生心情舒畅地学习与惶恐畏惧地学习,其效果是大不相同的,教师要善于借助幽默的语言去创造有利于师生情感沟通的气氛。
  其次,可以提高批评的效果,让违纪的同学心悦诚服。教师在课堂上遇到某些特殊情况时,假如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和理智,动不动就对学生发火训斥,其弊端是众人皆知的,如果用幽默的语言来处理,其作用和效果会大不一样。
  最后,幽默可以开启学生的智慧,提高思维的质量。课堂教学的幽默,应和深刻的见解、渊博的知识结伴而行。幽默教会学生理智,学生会产生会心的微笑,获得美的享受。
  三、语言精练,富有简洁性
  语言精练,就是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少说废话 ,用最少的语言表达更丰富的内容。数学教师的教学语言应该和数学知识本身给人的感觉一样,层次分明,简洁明快。层次分明,要求思路清晰,脉络清楚,从而使语言句句紧扣,循序渐进,泾渭分明,上下贯通,不能东拉西扯让学生摸不着头脑;简洁明快,要求教师组织语言时,不能说一些啰啰唆唆、颠三倒四、含含糊糊的糊涂话,牵强附会的题外话,不合语法的半截话,应力求言简意赅。语言精练必须服从于教学规律,老师应采用最优教学方法,放心大胆地让学生思考、讨论、猜想、总结,教师的语言只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经验告诉我们,教师讲解数学概念,语言越是啰唆,越是讲不清、道不明。另外,啰唆重复的语言必霸占学生更多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时间,导致学生思维处于抑制、封闭状态,更容易使学生产生反感情绪,不利于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所以,优秀数学教师的语言非常简练,逻辑性强,正如鲁迅说的:“用最简练的语言表现最丰富的内容!”所以说,数学教师的语言既要准确、简练,又要条理分明、思路清晰,有一定的逻辑性,努力做到简明精练、干净利索、中心突出、逻辑分明,这样既有利于提高学生语言的逻辑性,又能腾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思考、探究、交流,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语言亲切,富有激励性
  激励性语言可以激活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主体性活动。在激励性语言的评价下,即使是后进生也会变得活跃起来。
  一些特级教师的课堂上,每一个学生都可以获得成功,每一个成功者都可以得到激励。“你提的问题连老师都没有想到,是个小思想家!”“你和老师想到一块儿了,你真是老师的知音啊!”“你说得比我好,咱们握握手吧。”
  教师要善于表扬学生,尤其是对学习没有兴趣的学生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有的老师会说,这样的学生没有优点,怎么表扬他呢?做一个细心的教师,只要发现学生有一点点进步,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你也应该及时表扬他,鼓励他,使他感到我也有优点,我也能进步。当你提出比较简单的问题时,就让他回答,及时表扬他、鼓励他。“你回答得非常正确,进步很大。”还有的学生上课举手发言,即使他回答错了,你也要鼓励他。“你能大胆发言了,虽然问题回答得不完全正确,但是你已有了很大的进步,我相信下一次你一定能把问题回答正确。”由此他会对学习产生兴趣,会认真听课,积极发言,这样他的学习成绩会很快提高。
  教师要运用教学语言的魅力去打动学生的理智与心灵,引导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扬帆远航,教师要运用教学语言的魅力,对学生产生震撼力、吸引力和感染力,组织他们开展探究性的数学活动,体验成功的愉悦。
  总之,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是实施新课标、新理念的重要手段,它既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又和教学效果的好坏紧密相连。数学教师应该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语言。愿更多的教师能关注到这一至关重要的领域中来,愿合理的课堂语言的运用能帮助你的教学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其他文献
一、潜心涵咏,品味语言色、香、味  1.紧扣语言表达的形式,由内容向表达美丽转身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旧课标“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校定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这虽然是一处看似细微的修改,但这一修改一方面延续并体现了新课标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另一方面重新定义了阅读教学的手段、方式
摘 要:子弟书《胭脂传》据《聊斋志异》之《胭脂》改编而成,文言小说转为说唱文学,主题思想与艺术风格大为改易。  关键词:《胭脂》;《胭脂传》;改编  作者简介:张智禹(1993-),男,汉族,辽宁沈阳人,研究方向为元明清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5-0-01  《清蒙古车王府藏子弟书》所录《胭脂传》子弟书,三回,情节基
基金项目:本篇为国家级《“食在嘉州,史在珍馐”——乐山名小吃名源及其地方文化研究》项目的最终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810649045。  摘 要:郭沫若文学作品中有“白斩鸡”一词,这是具有地域特色的方言词。学者们对该词多有研究和讨论,但总的说来,都存在不足或不够全面。我们从文字学、音韵学、社会学、民俗学等角度,分析该词的词义、得名理据、时代特征,及其发展嬗变。并结合相关民俗心理,讨论“軃神”产
孩子们就要毕业了,他们画下了在这三年中默默为我们服务的人,其中画得最多的是保安叔叔。讨论后发现,孩子们虽然知道保安叔叔是保护我们安全的人,但对保安叔叔的工作并不了解,特别想知道“他们除了站在门口还做些什么”,活动由此展开。  小小安保初体验  孩子们分两组体验了保安叔叔的工作,分别是“巡逻体验”和“门卫体验”。“巡逻体验组”的小朋友带著期待和激动的心情跟着保安叔叔出发了,但是没过5分钟,“小保安”
摘 要:电视剧《都挺好》以其独特的魅力在2019年的影视剧中大放异彩,它的成功绝非偶然,苏家作为典型的中国式家庭,其中暴露出的种种问题和矛盾很具代表性,因而颇能引起荧幕前观众的深思。女主角苏明玉从幼时在家中毫无地位的小女儿到上市企业高管,这种身份与社会地位的逆袭使她看似成功摆脱了幼时原生家庭带来的阴影,走出了极度重男轻女的家庭对于女性个体的压抑和忽视所带来的伤害,然而,大结局中她的选择以及在与二位
[摘 要] “角平分线的性质”的教学过程对学生知识与能力的提升有极大的帮助,而在实际教学中,需要教师综合学情与知识难度,把握内容核心,精设教学环节. 文章对“角平分线的性质”展开教学探讨,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角平分线;性质;情境;模型;探究;语言  “角平分线的性质”是初中数学重要的教学内容,该内容是全等三角形知识的延续,可为后续的角相等、线段相等的证明提供全新的思路和方法. 本章节的
作为一名基层新闻工作者,初读《档案天地》杂志就被她深深吸引,一种初识故交的感觉萦绕心头。在2020年3期的专栏文章中,读到“与新冠病毒拼杀的烟尘尚未散去,复工复产的催征鼓点越敲越急”这段话时,瞬间让我能量满满,感慨万千。我仿佛又看到了,防控疫情50多天,同事们坚守岗位,吃住在厂,夜以继日,连续奋斗的场景。  十几年前,第一次看到《档案天地》杂志便爱不释手,欣喜于她内容的丰富和版面的精美,为我们基层
一、观察主体,分析根源  翻开低年级部分学生的语文作业,状况百出,叉叉比比皆是。更让笔者深思不解的是有的学生已经订正,但之后的作业还是反复出错,一遍、两遍、三遍……订正的效果很差。这样的现象因何而起?  经过问卷调查和笔者多次观察,发现学生订正作业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对错误内容印象深  对于学生而言,大脑“先入为主”的习惯明显,当大脑把错误的知识当成正确的知识记忆后,大脑就会相信
孩子总是重复游戏,可能是:第一,出于兴趣;第二,想去探索;第三,想深入地研究其玩法;第四,想有创意地自主创造。话题中,东东看似重复搭建的行为,细细分析,每一次都和之前有不同的创意与亮点。对于主题的每一次深入研究一定是他自发练习的一个机会,也是对于搭建技巧的不断巩固。  但是,从老师补充的信息——东东平时“少言寡语”、“不主动发起游戏”,我们发现,老师更多地看到的是东东的问题,比如不够自信、游戏不积
摘 要:本文从西部高校目前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实际情况出发,引入SOA——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思想,并借助SOA的分层模型理念,提出西部高校实现信息化资源整合的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广西民族大学校园网建设的实际对模型的功能进行了较为具体的阐述。本文对解决西部高校各管理系统之间信息的分散、孤立,并消除信息孤岛等问题,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化校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SOA 信息化 资源整合  中国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