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儿童时期的简·爱与大卫·科波菲尔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zhiwangs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简·爱》与《大卫·科波菲尔》是英国著名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和狄更斯的作品,文章通过对比男女主人公儿童时期的教育经历和孤儿体验,重现当时社会状况,展现工业革命后英国社会的不足之处。
  关键词: 儿童形象 《简·爱》 《大卫·科波菲尔》
  《简·爱》与《大卫·科波菲尔》是夏洛蒂·勃朗特和狄更斯的作品,两人同属利亚时代,以自传体形式刻画两个儿童形象的成长故事:孤儿简·爱历经千辛万苦之,坚定自我追求,成功获得幸福;大卫·科波菲尔经历亲人死亡和家财被夺之苦,变成孤儿,遍尝世态炎凉,在亲戚的帮助下获得成功。毫无疑问,成长主题非常明显,是两部作品的共性之一。此外,两位作家因同属于一个时代,不可避免地会在描述中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典型特点,此为另一共性。但由于作家性别差异和关注点不同,两人塑造的主人公也存在很大差别,下面主要从教育经历、孤儿体验两个方面对比儿童时期的简和大卫,以揭示出当时社会教育、文化、阶级、经济概况。
  1.教育经历
  简和大卫从小都体现出对知识的渴望与热爱。简瞒着里德太太,偷偷地阅读《英国禽鸟史》、《罗马史》等书籍,通过想象,徜徉书海,放飞无拘无束的欲望,以缓解内心长期压抑的苦闷,弥补不能外出的遗憾。大卫通过《天方夜谭》、《神仙故事》等书籍,获得乐趣,减轻母亲隔绝他的痛苦,为思想保留一片自由畅想之地。之后,两人因为不同缘由被送进学校学习。然而学校的待遇没有胜过“家里”的待遇,两个天真纯洁的小孩到学校后,发现上学是一种折磨。校园的老师非友善之辈,滥用教师权力出口侮辱学生,或当众体罚学生,令学生丧失尊严,被孤立。校园设施简陋,伙食糟糕,仿似这不是学生的天堂,而是受苦受难之地。由此可见,维多利亚时期的教育制度非常不健全:教学硬件不齐全,比如宿舍、学生用品;教学软件欠缺,如保护儿童的相关法律法规、教师素质要求等。
  简和大卫分别就读于女子学校与男子学校,学习内容大有不同。简专门学习画画、唱歌、弹琴、针织、语言等科目,偏向娱乐性,展现维多利亚女性的淑女、文静气质,基本不适用于当时的社会工作需要;大卫主要学习算术等实用性东西,明显是为将来工作做准备。女性与男性学习内容差别巨大,从侧面展现了女性生存活动空间远比男性的小。女性所学门类繁多,却无多大用武之地,只能局限于家庭等封闭式地方;男性所学能为其在社会上找份稳定工作,养家糊口,为其在开放式空间活动提供前提基础。从这点而言,简和大卫的学习不同,体现了维多利亚时期女性于教育层面受到男性的压迫,更深化了文本主题,即“父权制男性中心主义根深蒂固”的思想。简的学习内容有力地证明当时女性从小就在思想文化方面树立“完美女性”标准,为迎合男性审美观而制定的标准(朱立元,2014:292)。
  2.孤儿体验
  在短暂的儿童期内,简和大卫体验了孤儿的落魄、孤独、寂寞。简成孤儿之后,被寄养在里德太太家。严格而言,里德太太从来没有给予简半丝温暖,经常对简冷嘲热讽,鄙视对待。里德太太家仅仅提供简物理上遮风挡雨地方,但是就精神程度而言,对简是一种摧残,加剧了她的孤独寂寞的感觉。约翰曾残忍地辱骂简说:“妈妈说你是靠别人养活的,你没有钱,你爸什么也没有给你留下,你本该去讨饭的,不能在这里跟我们绅士的子女一起生活,跟我们吃一样的饭,穿我妈妈花钱买来的衣裳。”(夏洛蒂,2003:6、7)这些话像把利剑,直击简的心门,严重打击她坚守的尊严。正是这种言语欺压,迫使简不得不意识并面对面对资产阶级等级分明的观念:没财富没地位的下层人士容易受到有钱有势上层人的凌辱。简在里德太太家所受的屈辱,很大一部分源自于她没有财产傍身,这是生活在金钱至上的社会的悲哀。
  大卫在母亲再婚之后,表面上仍旧拥有母亲,但实际上已经是“孤儿”了。懦弱的母亲因为新丈夫的干扰,对大卫的照顾名存实亡,致使大卫年纪小小就体验“无父无母”的孤独感。文中是这样描述他所感受的孤独:“我默不作声地吃饭,心里还觉得难堪,总觉得多了一副刀叉,多的就是我这一副……总觉得多了一个人,多的那个人就是我。”有亲人如同没有,找不到关怀之源,大卫被孤立家中,心灵遭受巨大的孤独感,无人可诉,甚是寂寞(狄更斯著,2003:123)。母亲逝世后,他被迫当童工,“少爷”落魄为“工人”,从天堂落入了地狱,受到许多人的欺负,让年幼不经事的他逐渐体会到等级差别所带来的待遇差距。从本质而言,这其实是一种阶级歧视。没有财产的大卫沦为下层阶级,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少爷,相应地失去有金钱带来的待遇。
  简和大卫孤儿体验的共同点存在经历相似性,都受到经济所带来的阶级歧视。但是作者在塑造两人时,侧重点有所不同。夏洛蒂·勃朗特倾向于刻画出简女性意识的觉醒。虽然简年幼,但是在接触社会对女性规定的条条框框时,并不是完全服从,多用批判审视的眼光看待它们,挣扎着保卫自己的女性尊严和思想自由,使其不被扼杀,铸就她与时代不同的独特魅力,也正是这点深深吸引罗切斯特。狄更斯在刻画大卫·科波菲尔的孤儿经历时,比简多了一个部分,即被迫当童工,侧重于抨击资本主义制度对人民的剥削。十岁的大卫沦落成为社会底层的童工,见识了底层人民恶劣的生存环境和工作条件,从侧面反映英国工业革命后劳动力价值的严重剥削,彰显资本主义制度的劣根性。“社会最底层,代表着当时英国资本主义社会最阴暗的角落,那里暗无天日的生活,尤其严重地摧残着儿童的身心发展”(陈连丰,2013:26)。可以说简和大卫的孤儿体验给读者重现了维多利亚时期人们的金钱观、阶级观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残酷性。
  通过对比简和大卫在教育经历和孤儿体验两方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呈现维多利亚时期儿童所受压迫,展现作者对当时社会教育、文化、阶级、经济不足之处的抨击。
  参考文献:
  [1]夏洛蒂·勃朗特,著.戴侃,译.简·爱[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6、7.
  [2]狄更斯,著.庄绎传,译.大卫·科波菲尔[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3]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292.
  [4]陈连丰.狄更斯笔下的儿童形象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J].语文建设,2013.
其他文献
摘 要: 新生入园时,分离焦虑是幼儿和抚养者分离时所表现出的一种不安情绪和行为,会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下降。本文剖析了幼儿产生入园分离焦虑症的原因,并阐述了具体解决对策。  关键词: 学前教育 幼儿 分离焦虑症  分离焦虑是幼儿初入园普遍存在的现象,很多地区的幼儿在入园初期的适应过程中出现一系列问题,通常表现为不善于表达或不愿意表达,害怕与同伴交流,等等。如果父母焦虑不安的情绪比较严重,则会降低孩子
摘 要: 本文从高职学生就业特点、学情、经济数学教学中发现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基于开发、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和智能,提出经济数学教学改进的思路,包括引入现代教育理念、课堂教学体现“学生为本”、教学工作要完整三个方面。  关键词: 高职经济数学 物流管理专业 职业能力 多元智能  1.研究背景  1.1高职物流专业学生就业特点  从当前学生就业状况来看,劳动力市场需求呈现出显著的供需矛
早在上世纪20年代,国外的一些学者已经关注到数学学习失误问题,并意识到对该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不少研究者就数学学习失误进行了分析与探究。在探究学习失误的过程中,一些研究者将学习失误的理念迁移到数学学习之中,旨在通过了解数学学习中的失误现状,对现状的表现与成因进行分析,从而为改进数学教学实践提供启示。数学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出现的失误,举一反三,促进他们正确建构数学知识体系,有针对性
摘 要: 本文通过对公司法72条相关概念和内容的阐述,分析了《公司法》在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方面的具体要求和适用范围,厘清了公司章程的性质和权限,充分体现了公司意思自治原则。  关键词: 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章程 股权转让  一、相关概念简述  所谓公司章程,是指公司依法制定的、规定公司名称、住所、经营范围、经营管理制度等重大事项的基本文件,是公司必备的、规定公司组织及活动基本规则的书面文件。它是股
从赵元任的《和平进行曲》(1914)算起,中国钢琴音乐发展已逾百年,演奏人才也已在世界舞台上不断展露风采,从周淑安、丁善德、李献敏到周广仁、顾圣缨、刘诗昆、傅聪、殷承宗、石叔诚、鲍惠荞,再到许忠、孔祥东、郎朗、李云迪、邹翔,可以说,从钢琴音乐创作到演奏都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中国钢琴学人更是达到了世界最多。中国钢琴音乐研究也蓬勃发展起来,期刊网上查阅的文章数量也是乐器研究中最多者。而中国钢琴文化的
期刊
摘 要: 《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对考试制度改革提出了要求和指导,明确了考试制度的任务是检测考生综合素质能力,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选择权,改革明确了总体要求,使得教育事业迈向新的高峰;对单科并没有具体的细则要求,考试招生制度的改变缺乏对单科的具体引导与方向,使得语文单科教育陷入发展的茫然。  关键词: 考试制度 教育改革 招生 高中语文  科技与信息时代,人才成了最珍贵的资源,教育是培
摘 要: 自1953年,我国首个教师进修学校创立以来,其在教师的培训方面有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转型的不断推进及教师警长上岗等内外力量的出现,我国区县教师进修学校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越来越多,改革呼声越来越高。因此,作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就进修学校改革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索,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方式。  关键词: 区县教师 进修学校 发展问题 改革路劲  区县教师进修学校是提高教师专
摘 要: 机械类专业教学过程中,《机械基础》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主要方法,中等职业学校主要培养一线生产技术人员,但是中职技术学校的生源质量相对较差,学生基础知识薄弱,传统的教学法方法逐渐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在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下,要对《机械基础》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完善实验教学体系,以培养出更高质量的人才。  关键词: 《机械基础》 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一、《机械基础》实验教
一、引言  众所周知,音乐学内涵仍待进一步挖掘,至少在人工智能时代,使用机器学习的方式来处理乐谱学问题是一种完全值得尝试的方向。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下,运用图像识别技术和声音识别技术分别采集典型的古典乐谱的信息,比如律吕字谱、工尺谱、宫商字谱、古琴减字谱等记谱法,这些是中国古代音乐特有的记谱法,但无法与当今数字简谱、五线谱等通用。古典乐谱只规定了节拍的起始位置,并未对音符的具体时值进行分配,这是解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