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农村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困惑和对策

来源 :校园英语·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vance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言文是一种传承祖国古代灿烂文化的载体,文言文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文言文成了莘莘学子口中的青橄榄,初中文言文教学陷入了困境。如何改变文言文教学的现状,走出困境呢?本文从以下几方面探讨。
  【关键词】文言文 教学困惑 对策
  文言文是一种传承祖国古代灿烂文化的载体,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成为语文教学中的难题,学生视为畏途,教师苦与困惑。文言文教学如何在新课改下走出教学困境中呢?本文结合新课程和笔者的课堂教学实际谈几点体会。
  一、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教学观念滞后,教学目标单一。把教学目标定位在字.词.句的解释和翻译上。力求做到“字字落实,句句过关”,唯恐有所遗漏。造成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单边活动多,与学生的“对话”和互动教学少。
  2.教学形式单一,课堂气氛压抑。大多数教师都是沿着“读—译—抄—背”的思路展开,千篇一律,把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文质兼美的篇章,内容丰富的教材定格成了生产流水线。这样的课堂教学自然就没有情趣,没有活力。
  3.以教师为中心,一味注重灌输。在课堂上,常常出现一言堂、满堂灌、架空分析。教师自我陶醉,引经据典,逐字逐句翻译,黑板上密密麻麻,学生昏昏欲睡、一头雾水。有的教师讲得唇焦舌燥,尽管学生上课飞书疾笔,课本的字里行间插满了密密麻麻的注解,脑袋里仍然是空白。学生的内因没有调动起来,学生被动学习,文言文的阅读水平依然不理想。
  4.忽视文言文特点,割裂文言文教学的“教”与“学”。 由于文言文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掺杂在教学陈规陋习中,使文言文教与学之间的割裂现象越发严重,也使教学越来越难。文言文的内涵是丰富多彩的,但一些教师忽视了文言文的特点,尤其忽视了文言文的“文”与“言”的关系,走入“重言轻文”或“重文轻言”的误区。
  二、初中文言文教学走出困境的策略
  1.加强诵读,培养语感。初中学生刚接触文言文,文字生疏,缺乏语感和停顿断句常识,加强诵读是学好文言文的有效对策之一。新课标要求阅读要“注重情感体验”“形成良好的语感”。“读”是培养语感最为有效的方法,尤其在古诗词教学上,诵读是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方法。读准了,读多了,就会把握古诗文的一般特点和规律,对理解文意有很大帮助。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所以教师要在诵读上下功夫。诵读的方法有:范读,包括教师范读和听朗读录音;学生自读,包括默读、吟读、朗读、小组赛读、齐读等多种形式,培养文言语感,离不开这些基本的诵读活动。成功的范读,具有很强的示范和指导作用。除了范读的示范作用,教师还要加强对学生朗读技巧的指导,如何把握停顿与节奏、重读与语气、体会感情等等。文言文教学如果不让学生多读多背,那是舍本逐末。只有将诵读这一环节紧紧抓住,才能提高学生的古诗文阅读能力,才能真正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2.强化训练,提升能力。培养学生古诗文阅读能力,还要辅以适当的训练,把学生主动学习同教师重点指导训练结合起来。在古诗文的学习中,“只讲不练”是没有实效的,只有通过适当的训练,学生所学的知识才能够得到巩固。如古诗词的阅读赏析,教师先教给学生赏析的步骤与方法,然后再辅以具体的训练。要精心选择训练材料,并合理设计出训练计划,要遵循先易后难、先主后次的训练原则,有计划、有步骤的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达到知识的迁移,从而提升古诗文的阅读能力。
  3.文言文教学要“授人以渔”。学生是否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不是看他能否阅读已学过的文言文,而是看他能否运用已学过的文言知识,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必须重视迁移与积累。迁移有两种方式:向与课文难度相当的课外文言文迁移,主要从知识或思想内容方面,如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主题相近(反)的、描写同一人物的作为迁移材料;向现代汉语迁移,主要把文言课文中的词义与现代汉语词语的语义结合起来,从而更好的理解词义。如“肉食者谋之”的“谋”和“不谋而合”的“谋”;“前人之述备矣”的“备”和“关怀备至”的“备”等。新课标要求学生“用摘录和做卡片的方式积累阅读材料”。学习文言文,摘录尤其重要,可以指导学生准备常用文言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卡片,摘抄一些成语、警句和诗词曲中的名句。
  4.自主探究,归类整理。文言文教学应以学生自主学习,质疑讨论为中心,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发现问题,应正确引导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然后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最后解决问题。这样的教学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将课堂引向深入。要使学生文言文知识系统化,必须重视知识的积累,做好归类整理。积累的重点应放到词语、文言文特殊句式和古文化知识上。老师要教给学生积累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勤查工具书,自行动手解决问题的习惯。学生积累了一定的文言知识,就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从而达成“能阅读浅显的文言文”的教学目标。
  总之,新课标对文言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大语文教师应遵循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浓厚兴趣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习惯,加深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感悟能力,提高阅读古诗文和鉴赏古诗词的水平,提升学生的文学品位,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文言文的无穷魅力。
其他文献
彩色宝石,被誉为从天上投入地心的“彩虹”,它拥有赤、橙、黄、绿、青、蓝、紫等自然界的颜色.彩色宝石蕴含的色彩之美,有着任何物质及人工手法,如绘画、摄影等都无法企及的
从人类学习语言的规律上看,任何一个人在学习母语时都是由言语到文字,即由“听说”到“读写”,由“听觉形象”转化为“视觉形象”,但是我们的高中生学习英语的情况则相反,即
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英语作为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已成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在这样的前提下,职业学校英语教学显然要为学生今后的就业打好基础。因此,从职业学校英语教学
本文通过对一年级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浅显分析,并提出了从实践中得出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经验对策,以供探讨、完善,旨在为提高小学一年级基础教育质量提供借鉴和参考。
当前我国高校的教学管理目标是确保教学效果,提高教学的质量。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形势下高等教育对高等人才的要求,因此高校教学管理创新成为当前时代发展的
【摘要】英语词汇教学一直以课本阅读篇章为中心,采用“用法——造句——听写”的讲解模式,既破坏了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也没有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主要强调弱化词汇用法讲解,而是通过大量的课外篇章阅读帮助学生在地道的语境中体会词汇用法,巩固词汇含义,逐步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关键词】课外阅读 英语词汇 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一、引言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是语言的三大要素(语音,词汇,语法)之
【摘要】本文分析了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并阐述说明了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爱国主义教育的具体途径,以帮助初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成为具有爱国主义的社会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初中生 思想品德课 爱国主义教育 教育途径  爱国主义是道德品质的基本内容,凝聚着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节。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可以激发初中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培养学生
你听说过西格啦芙吗?肯定没有吧?没关系,连我都是第一次用到这个词,而且还是我刚刚拽出来的。其实,我想说的是SIGGRAPH,为了让它更好地国际化,我就给它取了个中文名字。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