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国新改革

来源 :全国新书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vi18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及新华社记者采写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诞生记,并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国防和军队、党的建设等全面深化改革的不同领域深度解读中国新一轮改革。本书既有部委访谈,又有媒体评论和专家解读,是全体党员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及全面深化改革方案的重要理论参考。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研究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作出如下决定。
  一、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指导思想(1)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三十五年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锐意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不断扩大开放,决心之大、变革之深、影响之广前所未有,成就举世瞩目。
  改革开放最主要的成果是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2)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努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
  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紧紧围绕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3)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这条规律,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
  必须积极稳妥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
  (4)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经验,必须长期坚持。最重要的是,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确保改革正确方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总结国内成功做法,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勇于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
  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必须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最大限度集中全党全社会智慧,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以更大决心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其他文献
太阳能光伏学  郭连贵,周青,张洪涛 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2-09 26.00元  ISBN:9787122145390  本教材内容全部选自近年来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太阳能光伏专业教材和专业刊物,共8个单元,50篇课文。涵盖了太阳辐射、半导体材料、晶体硅太阳电池、薄膜太阳电池、太阳电池组件、光伏发电系统概述、光伏发电系统应用及其他可再生能源等内容。  环境与化工清洁生产创新实验教程
《烽火薪传——抗战时期文化机构大迁移》,是商务印书馆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推出的重点主题出版物“抗战大迁移丛书”中的一种。  抗战时期的文化机构大迁移,是由政府主导和文化人参与的浩大工程,是民族自救、文化抗战的万里长征,艰苦卓绝,可歌可泣。本书以准确丰富的史料,以专题的形式,第一次全面系统地展示战时博物馆、图书馆、出版机构、艺术团体等文化机构从谋划、准备到实施搬迁的全
内容简介:  作品《一号文件》从多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视角切入,截取当代中国农村具有代表性的生产、生活场景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以及具有影响力的人物,展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的大发展、大变化,也分析了当今“三农”新问题。  全书共分九章,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农业合作化开始,一直写到21世纪的今天。记述了历史上违背客观规律给中国农业带来的惨重损失以及农民为此而付出的巨大代价;也记述了新时期从农村开始的、以
民谚云:“墨要陈,茶要新。”这大概是很多茶人都认可的说法。茶以新为上,大抵是在散泡绿茶兴起以后才形成的观念,因为绿茶要保持其嫩绿和鲜香,这才有了“宁饮清明前,不喝谷雨后”之类茶俗。可是翻看茶史就会发现,绿茶的兴起其实是很晚近的事情,萌芽期固然可以上溯到唐宋,但蔚为风气应当是在明清之际,相比于拥有数千年历史的中国茶史而言,绿茶实在是个晚辈后生。这也就是说,以新茶为上的风气,其实并不古老。  近年来,
在20世纪的人文学者中,几乎无人能像他那样把学问做到浅近而平易,将“学人话语”化为“经世致用”的行动,而且以一生的心力,孜孜不懈地追求并且实现着“富民”的理想。他就是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奠基人之一费孝通先生。他际遇坎坷,矢志不移,侠骨柔肠,书生意气,95岁辞世,93岁以前没有停止过工作。且看他侄子的一段记述。    《我的叔叔费孝通》  费皖著   辽宁人民出版社 2010.10  定价:28.00
5月23日至24日,中国版本图书馆在京举办2013年度部分中央在京出版单位业务交流会,在京86家中央级出版单位110名专业人员参加了会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版管理司朱启会副司长一行三人出席了会议。会议由中国版本图书馆副馆长蔡凤娟主持。会上,出版管理司副司长朱启会介绍了去年下半年以来出版管理工作情况,就进一步加强书号、条码、CIP管理工作,提出了意见和要求。  中国版本图书馆馆长、党委书记左晓光
环境问题正成为人类发展的重要问题。异常的气候变化,森林面积的大幅减少,土地的沙漠化,温室效应的巨大影响,不仅影响了人类正常的生产生活,而且对世界经济也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许多国家和地区目前都将环境问题列为工作的重点。政府的层面不断出台新的政策以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同时大力扶持新型的绿色能源产业。这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程。但是在目前,通过改变人类的不良生活习惯,从个人做起,以一个人的行为改变带动一群
长征路上创史诗——红军将士信念的力量  1934年10月10日晚,中央红军五个军团连同后方机关共8.6万余人,从福建长汀、宁化和江西瑞金、雩都出发,开始了战略大转移。  在两年的时间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战胜了异常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数十万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历尽艰难险阻,保存了骨干力量,最终胜利会师陕北,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据不完全统计,红军长征途中,历经重要战役、战斗约120次,共歼敌
苏童新近出版的长篇小说《河岸》,是继《动物凶猛》、《呼喊与细雨》、《启蒙时代》等小说之后,关于“文革少年”遭遇小说的又一重要文本,它提供了一种用“记忆”修复历史创伤的叙事范本。《河岸》以一位少年的“创伤性记忆”为基础展开,叙事保持了苏童一贯的风格,节奏自由舒缓,语言和细节充满现代诗的感觉,将大历史问题包含在“小叙事”之中。  小说故事发生的时间,大约是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段,
初次听说丛飞的事迹是通过去年五月深圳特区报记者徐华发表的一篇名为《有点伤心,但不后悔》的长篇通讯。当时,我就被丛飞无私的奉献精神深深感动。之后,我一直关注着媒体上关于他的各种报道。《丛飞,就这样感动中国》一书是继《丛飞震撼》后,记者徐华关于丛飞报道的第二部著作,怀着对丛飞的敬仰,我一口气读完了此书。  本书以徐华对丛飞的报道为基础,通过大量鲜活的第一手材料,对丛飞从一名普通的歌手到成为感动中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