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中语文的情感教学

来源 :高等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0364jill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文学作品,属于语言艺术。阅读、欣赏文学作品是美育的一条重要途径。中学语文学科在中学总课时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大大超过了音乐、美术的课时。可见,中学语文学科应该成为实施美育的主干课程。我国古代、近代就有关于语文能力结构的经验性认识,随着西方智力结构在我国的传播,对语文能力的培养日益重视,这方面的理论较多,但重点是对听、说、读、写等单项能力的分析。现就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浅谈我的一些观点。
  一、加强语文情感教学有利于学生陶冶高尚的情操、形成健全的人格。
  从情感的角度分析,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是受教育者和教育者之间情感的交融与共鸣的过程。因此,要铸造学生的灵魂,净化学生的情感,只有灌输、说服不行,还必须有感染、熏陶。语文作为一门有着浓郁人文特点的学科,在培养人的健康高尚的情感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高中语文课本中不少篇目是文学作品,作家在作品中寄寓了自己的思想感情,《离骚》中屈原的忧国忧民、忠君致治的高尚情操,《我有一个梦想》中马丁·路德金为争取黑人权利而坚定斗争的信念,《记念刘和珍》中宣泄着对黑暗社会的愤概与仇视,《老人与海》中表现了人性中最宝贵的英雄主义精神,还有的课文描绘了祖国大好河山的绚丽景色等等。在教学中,教师如能努力运用课文中蕴涵的真实感情,引导学生与高尚的灵魂对话,与智慧的生命碰撞,与丰富的情感交流,学生的人格就能日趋完善,从而成为不仅适应而且能够推动时代向前发展的一代新人。
  二、情感教育是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和途径
  情感教育是培养学生发现美、判断美、爱好美的能力教育,情感教育是通过情感的方式教育人,不同于通过说教与规范,利用抽象概念的推演来进行教育的方法,因此它具有形象的特点。同时美育凭借的是直观的感染性的形象,它是以整体形象教育和具体细节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这种感染性特点,又使美育不可避免带有情感教育的特点,因为情感对象的具体生动的感知必然激起情感活动,它主要通过对美的感受、欣赏、评价和判断培养人们健全的情感心理结构,包括感觉、知觉、情感、想象、理解诸心理能力的提高和相互协调。在现代教育中它已经成为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和途径。
  作为一种情感教育,对德育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在语文课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是情感的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就是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发现美、感知美、认识美、欣赏美。学生是游人,教师是导游。但在某种情况下教师也是一道亮丽风景,而且是十分重要的。因而教师既是情感的组织者又是情感的参与者。教师的形象、声音、行为、表情、肢体等既有助于教学情感活动,同时又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二者相得益彰。据调查统计,课堂信息交流的效果与教师非言语的使用是否具有美感成正比。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应运用丰富的面部表情和音调,随着课文情感的起伏变化而变化,向学生传递作者丰富的内心情感。
  三、加强语文情感教学有利于实现语文教学的目标。
  情感是属于非智力因素,但它却直接影响着智力因素,对一个人的认知操作活动具有组织或瓦解的效能。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的心理处于压抑不满、失去信心甚至恐惧之中时,它会直接阻碍、中断、削弱智力活动的进行;当学生的心理处于兴奋、愉快、轻松之中时,它会激发、维持、加强智力活动的进行,从而“像向往幸福一样,幻想在你所教的这门学科领域里有所创造”(苏霍姆林斯基语)。列宁也曾指出:“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
  语文新课程的目标系统建立了“三个维度”的模型: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可见语文课程关注的内容和目标拓展了、丰富了,知识和能力只是目标系统中的一部分。语文课堂教学的本质,不再只是教师教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语文技能、强化解题方法,还要有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这样,语文教学就被赋予了新的任务。
  四、创设情境,形成美的氛围。
  以皮亞杰为代表的认知心理学家提倡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把情境放在学习环境四大要素的首位。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具体生动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掌握知识,发展思维。
  在教学中,教师应运用多种手段再现作者苦心经营的艺术境界,使学生不仅身临其境,而且心入其境,产生美感体验。创设情境的手段有多种,常用的有录音、录像、图画、表演等,这一切的多媒体手段可以对学生进行感官的刺激,使学生得到美感的体验。语文教材中的许多篇目都是文质兼美,充满了诗情画意,尤其是那些诗词散文所描绘的意境更是令人心驰神往,有些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这就更需要借助这些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再现文中画面。创设情境也可以充分利用课本中的美感教育教材,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激发学生美感体验的内在需要和内在动力,使学生尽快的进入角色,在愉悦与享受中培养美感,在情感过程中净化自己的心灵,陶冶自己的情操,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
  语文教学贯彻情感教育,是一种全方位的素质教育,与德、智、体等一起,关注了人的生存质量,使人自我完善、自我优化,我们充分利用优秀的语文资源,认识美育在现代化整体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我们面前展现出的是教育的美好天地和高素质的现代化建设。
其他文献
摘 要: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由于学习环境、文化因素、生活环境都各有所不同,因此学生的行为习惯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够体现出一个人的素养,是一个人道德品格良好构建的重要外在体现。小学生刚刚接触生活学习,这时候学生的可塑性非常强,小学阶段也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思想意识,构建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的重要时期。但是,就目前来说,少数民族地域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少数名族地区学生的行为习惯有所恶
期刊
景下,中小学教育改革已经全面展开。新课标要求师生在课堂上形成良性互动,每位教师都要以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因此,如何在音乐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兴趣,已经成为广大教师和学校关注的焦点。新课标标准明确指出:器乐演奏对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大有帮助,联系实际的教学现状和学校硬件配备等情况,尝试将陶笛这一传统民乐做为新兴的课堂器乐引进音乐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本文通过介绍陶笛的特点和与歌曲、赏析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和教育的快速发展,同时,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英语的地位越来越高。近年来,英语作为国际性语言被广泛地应用。小学教学中,充分开展小学英语教学不仅是教育的需求,更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但是对于小学儿童英语的教学,目前还仅仅停留在英语知识的教学层面,没有对儿童的英语核心素养实施培养,从而导致小学儿童英语教学不够深入,没有体现初人文素养和英语素养的教学特点,限制了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养成。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推进,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课程目标上讲,凸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树立了“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基本理念。在这种新理念的指导下,把课堂教学改革作为突破点,充分利用课堂资源,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结合信息技术课实践操作性强的特点,形成了自己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新课改;信息技术教学;信息素养;教学模式;教学体会  作为新时期的信息技术教师,我们
期刊
摘 要:合作学习指的是以小组学习为基本形式的教学,其主要的目的是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人际关系。在当前高中生物教学中进行开展合作学习策略就需要以合作学习的原理和方法开展教学活动,讓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文章对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实施合作学习策略做了分析,同时对合作学习产生的效果做了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高中生物 ; 合作学习;策
期刊
摘 要:作为初中阶段重要的一门基础性课程,数学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要不断提升初 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能力。目前很多专家都在致力于研究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期待研究 出更加有针对性的对策,从而解决教学效率不高的难题,不断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还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苦干有余、巧干不足、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改革培养的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近年来,在新课改实施过程中,高中生物教师面临知识结构更新的挑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积极改进教学方法提高生物课教学质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新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新问题、新矛盾。  关键词: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优化  一、引言  学生在高中阶段的科学学习,是其科学学习生涯中的一个重要时段,它对提高学生的科
期刊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建立,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都有积极作用。特别是在目前我国教育体制改革风生水起的环境下,数学课堂向高效课堂发展已经是必然趋势。对于如何建立高效课堂,目前很多学校都处于探索阶段,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和经验。其实,在当前情况下,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形成高效课堂,最重要的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单方面的教育教学转变为双向的学习交流和互动。只有发挥教育行为两端的向心力,才能促进教学效
期刊
兴趣是人类积极地进行认知活动或探索世界的认识倾向,是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强大动力。学生只有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积极地落到是实际行动中,参与到学习中来,对学习表现出极大的学习热情。数学是高考的必考科目,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往往过多地重视学生的书面成绩,而忽视学生能力与兴趣的培养。学生也是把数学学习当作一个任务来完成,整日忙碌于公式的记忆、定理的推导,在题海中反复练习,苦
期刊
课程改革就是要改革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接受、记忆、模仿学习的倾向,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改进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是数学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是对传统教育理念的大胆改革,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角,取而代之的是学生.面对新课改的要求,数学教学也应采取更贴近学生认知能力的方法.由于学生学习能力存在 较大的差异,因而在课程中进行分层教学势在必行.  一、“分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