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是小学重要科目之一,数学可以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养成严谨认真的学习习惯,对学生将来的学习和生活具有重大意义.目前,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仍存在着计算教学缺乏实践性、学生计算效率低、课堂参与度不高、计算复习没有得到成效等疑难问题,阻碍了小学数学的发展.对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对症下药,不断思考创新,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问题;解决策略
前 言
在我国数学课程教学中,计算教学是数学课程中不可忽视的部分.学生的计算能力直接影响着其数学学习水平,教师在数学课堂上要重视计算教学,在提升学生计算速度和正确率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兴趣.目前,在计算教学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给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带来影响,
会阻碍学生学习的发展.文章根据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应策略进行改进,内容如下.
一、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计算教学缺乏实践性
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了生活与计算教学之间的联系,使生活与计算教学之间产生了一定的距离.数学计算源于生活,跟随社会的变迁不断发展变化,本身与生活实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将生活与计算教学割裂,不仅无法实现计算教学的现实生活价值,还会降低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数学不只是为了拿到书面上的成绩,更重要的是要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教师在教学中缺乏将计算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的意识,缺少锻炼学生将知识转变为生活技能的教学内容.
2.数学计算效率低
计算速度和正确率是影响学生计算效率的两个重要因素,部分教师对学生的口算教学不够重视,学生口算练习量较少,无法将口算应用到数学计算中.
数学计算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在数学计算式中,一旦出现一个计算失误,那么后面所有步骤的结果都会受到错误计算的影响,而无法得出正确答案.造成学生数学计算正确率低的原因有三个:第一,小学生的大脑仍处于发展阶段,学习时容易注意力涣散,对数学符号、数学定理的意义无法真正理解,做题时就容易出现抄错、看错等问题,导致计算出现错误.第二,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面对形式多变的复杂的题目,无法快速找到相应的基础知识点,需要用大量的时间查找课本,降低计算的效率.第三,在实际教学中,也有部分成绩优异的同学时常出现计算不准确的情况,他们更多时候是因為粗心大意而丢分,做题过程中不仔细,做完题后没有形成验算的自觉性.
3.教学课堂参与度不高
数学是一门相对抽象的学科,计算在多数情况下都略显枯燥乏味.年纪小的学生容易被更具形象性的事物吸引,在计算课程中时常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精神游离于课堂之外.部分教师教学时未将数学与生活相结合,学生难以理解教材中的定理.还有的教师为整顿纪律让学生保持安静,造成数学课堂氛围比较严肃,压抑了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使学生与教师很难在课堂上形成良性互动.
4.计算复习没有得到成效
复习是学习中的重要部分,常言道温故而知新,部分教师在教学时将复习与练习混淆,让计算复习变成了简单的机械练习,学生无法在复习课中获得新知识.有的教师在复习课上没有将学生放在主导地位,而是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路走,学生在复习课上无法让自己的思维活跃起来,大大降低了计算复习的效果.还有的教师在复习课上花了大量时间梳理知识点,没有给学生留足够的练习时间,没有给学生更多自己消化理解的空间.
二、促进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策略
1.提升计算教学实践性
数字计算是小学数学中主要的部分,且与生活联系较为密切.小学数学教材的编撰也充分考虑到了数学生活化,教材中有大量的生活案例供教师帮助学生联系生活学习数学计算.
将计算教学与生活联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不断学习新知识的阶段,因为计算教学难度上升,很容易造成学生的抵触情绪,数学的生活化运用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学习计算的兴趣,让学生结合实际拥有解决数学难题的能力.教师可以用学生常见事物举例,如“一支铅笔的价格是一元,小红用一张五元钱纸币,买一支铅笔,商店老板应该找给小红多少钱呢?”教师可以利用此类题目教会学生人民币的换算,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提升学生的生活能力.
教师还可以鼓励低年级的学生自己寻找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内容,以文字或者绘画的形式写成数学小日记.以这种方式让学生自己发现生活中数学的踪影,体会数学生活化的含义.
2.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计算速度是计算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部分,想要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口算教学必须引起重视.口算是笔算、估算、简算的基础,教师应以口算为突破点,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在学生掌握一定数算规则后,教师要鼓励学生多使用口算,从个位数相乘到多位数相乘,逐步用口算代替笔算.口算中也有着大量的运算技巧,活用四则运算规则可以提升口算的速度.
计算教学除了要提升学生的计算速度,还要降低学生的错误率.在学习新知识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理解新知识,这样可以降低错误率.如教师在教授小学数学“多位数乘一位数”时,可以由个位数相乘导入,让学生先做几道个位数相乘的题目,然后出一两道简单的多位数乘一位数题目,让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先自己进行推导,然后同桌间相互讨论验证,最后教师正式开始计算教学.该过程,还可以提升学生上课的专注程度,锻炼自己补充知识框架的能力.灵活运用错题集也可以帮助学生降低错题率.把自己写错的题目归纳整理在一个本子上,时常翻阅,可以提醒学生不要在同样的题目上重复犯错,起到警示的作用.
3.调动课堂参与积极性
教师在课程的导入部分可以向学生抛出生活问题,先从简单的计算开始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进行思考.如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时,教师可以先给出已知条件:“有18袋橙子,每袋有12个”,然后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一共有多少个橙子?”创设情景教学有助于学生从多角度看待数学问题,而且回答这类问题并不困难,学生更容易参与进来. 教师需要时刻关注学生的课堂参与状态,尽量让数字教学变得生动有活力.小学生普遍拥有强烈的好胜心,数学计算往往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这一心理特征,在计算教学中加入竞赛、抢答的环节,激发学生的斗志.教师要尽可能多地和学生互动,针对这个年纪学生的心理成长特征,采取鼓励、激励等教学方式,唤醒他们对数学的热爱,消除他们对数学计算的恐惧心理,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进而爱上数学.
4.改变计算复习教学方式
计算复习课程导入应当简洁快速,教师应把握每章节的知识点,引导学生从多个方向进行思考,并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分类整理,主动构建知识网络体系.教师要以学生为课堂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在“运算律总复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公式定理进行分类,有的同学分成加法运算律和乘法运算律两类,有的同学分为交换律、分配律、结合律三类.学生在分类梳理算式的过程中找到了运算定律的规律,形成了自己的知识网络,巩固了已学知识.
复习课的练习部分不能采取题海战术,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复习课程中的知识要点为学生有针对性地选择综合性强的典型题目,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练习中将复习课的内容融会贯通.
三、结 语
综上所述,当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仍存在着计算教学缺乏生活实践性,学生没有兴趣,计算效率低,错误率高,计算复习课程不能让学生获取新知识等问题.对此,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必须具有生活实践性,只有贴近生活的计算教学,才能充分利用数学生活化的优势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教师在课堂上应充分利用小学生的好胜心,营造出良性竞争的课堂氛围,激发小学生的计算热情.计算教学中,教师还要重视用口算教学提升学生的运算速度,同时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降低計算的错误率.在计算复习课上,教师应以学生为主,辅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引导学生梳理总结已学的知识,学会举一反三,并从中发现规律和新的知识点,巩固已有知识点并将所学知识点应用到实际解题中,将知识融会贯通.
【参考文献】
[1]叶娜.数学生活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探究[J].教师,2019(006):62-63.
[2]施纯结.浅析新课改下小学生数感培养策略[J].教师,2019(010):75-76.
[3]陈燕群.温故与知新:浅谈计算复习课的问题与教学策略[J].教师,2018(028):73-74.
[4]黄瑞得.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J].教师,2018(003):73-74.
[5]陈喆.寻找训练途径 把握计算方法: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能力的培养[J].教师,2018(027):42-43.
[6]严忠华.科学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提高数的运算教学成效[J].教师,2018(30):57-58.
[7]黄美英.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计算的准确性[J].教师,2020(012):80-81.
[8]石志华.改进计算教学发展运算能力[J].教师,2018(30):53-54.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问题;解决策略
前 言
在我国数学课程教学中,计算教学是数学课程中不可忽视的部分.学生的计算能力直接影响着其数学学习水平,教师在数学课堂上要重视计算教学,在提升学生计算速度和正确率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兴趣.目前,在计算教学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给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带来影响,
会阻碍学生学习的发展.文章根据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应策略进行改进,内容如下.
一、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计算教学缺乏实践性
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了生活与计算教学之间的联系,使生活与计算教学之间产生了一定的距离.数学计算源于生活,跟随社会的变迁不断发展变化,本身与生活实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将生活与计算教学割裂,不仅无法实现计算教学的现实生活价值,还会降低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数学不只是为了拿到书面上的成绩,更重要的是要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教师在教学中缺乏将计算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的意识,缺少锻炼学生将知识转变为生活技能的教学内容.
2.数学计算效率低
计算速度和正确率是影响学生计算效率的两个重要因素,部分教师对学生的口算教学不够重视,学生口算练习量较少,无法将口算应用到数学计算中.
数学计算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在数学计算式中,一旦出现一个计算失误,那么后面所有步骤的结果都会受到错误计算的影响,而无法得出正确答案.造成学生数学计算正确率低的原因有三个:第一,小学生的大脑仍处于发展阶段,学习时容易注意力涣散,对数学符号、数学定理的意义无法真正理解,做题时就容易出现抄错、看错等问题,导致计算出现错误.第二,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面对形式多变的复杂的题目,无法快速找到相应的基础知识点,需要用大量的时间查找课本,降低计算的效率.第三,在实际教学中,也有部分成绩优异的同学时常出现计算不准确的情况,他们更多时候是因為粗心大意而丢分,做题过程中不仔细,做完题后没有形成验算的自觉性.
3.教学课堂参与度不高
数学是一门相对抽象的学科,计算在多数情况下都略显枯燥乏味.年纪小的学生容易被更具形象性的事物吸引,在计算课程中时常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精神游离于课堂之外.部分教师教学时未将数学与生活相结合,学生难以理解教材中的定理.还有的教师为整顿纪律让学生保持安静,造成数学课堂氛围比较严肃,压抑了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使学生与教师很难在课堂上形成良性互动.
4.计算复习没有得到成效
复习是学习中的重要部分,常言道温故而知新,部分教师在教学时将复习与练习混淆,让计算复习变成了简单的机械练习,学生无法在复习课中获得新知识.有的教师在复习课上没有将学生放在主导地位,而是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路走,学生在复习课上无法让自己的思维活跃起来,大大降低了计算复习的效果.还有的教师在复习课上花了大量时间梳理知识点,没有给学生留足够的练习时间,没有给学生更多自己消化理解的空间.
二、促进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策略
1.提升计算教学实践性
数字计算是小学数学中主要的部分,且与生活联系较为密切.小学数学教材的编撰也充分考虑到了数学生活化,教材中有大量的生活案例供教师帮助学生联系生活学习数学计算.
将计算教学与生活联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不断学习新知识的阶段,因为计算教学难度上升,很容易造成学生的抵触情绪,数学的生活化运用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学习计算的兴趣,让学生结合实际拥有解决数学难题的能力.教师可以用学生常见事物举例,如“一支铅笔的价格是一元,小红用一张五元钱纸币,买一支铅笔,商店老板应该找给小红多少钱呢?”教师可以利用此类题目教会学生人民币的换算,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提升学生的生活能力.
教师还可以鼓励低年级的学生自己寻找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内容,以文字或者绘画的形式写成数学小日记.以这种方式让学生自己发现生活中数学的踪影,体会数学生活化的含义.
2.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计算速度是计算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部分,想要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口算教学必须引起重视.口算是笔算、估算、简算的基础,教师应以口算为突破点,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在学生掌握一定数算规则后,教师要鼓励学生多使用口算,从个位数相乘到多位数相乘,逐步用口算代替笔算.口算中也有着大量的运算技巧,活用四则运算规则可以提升口算的速度.
计算教学除了要提升学生的计算速度,还要降低学生的错误率.在学习新知识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理解新知识,这样可以降低错误率.如教师在教授小学数学“多位数乘一位数”时,可以由个位数相乘导入,让学生先做几道个位数相乘的题目,然后出一两道简单的多位数乘一位数题目,让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先自己进行推导,然后同桌间相互讨论验证,最后教师正式开始计算教学.该过程,还可以提升学生上课的专注程度,锻炼自己补充知识框架的能力.灵活运用错题集也可以帮助学生降低错题率.把自己写错的题目归纳整理在一个本子上,时常翻阅,可以提醒学生不要在同样的题目上重复犯错,起到警示的作用.
3.调动课堂参与积极性
教师在课程的导入部分可以向学生抛出生活问题,先从简单的计算开始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进行思考.如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时,教师可以先给出已知条件:“有18袋橙子,每袋有12个”,然后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一共有多少个橙子?”创设情景教学有助于学生从多角度看待数学问题,而且回答这类问题并不困难,学生更容易参与进来. 教师需要时刻关注学生的课堂参与状态,尽量让数字教学变得生动有活力.小学生普遍拥有强烈的好胜心,数学计算往往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这一心理特征,在计算教学中加入竞赛、抢答的环节,激发学生的斗志.教师要尽可能多地和学生互动,针对这个年纪学生的心理成长特征,采取鼓励、激励等教学方式,唤醒他们对数学的热爱,消除他们对数学计算的恐惧心理,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进而爱上数学.
4.改变计算复习教学方式
计算复习课程导入应当简洁快速,教师应把握每章节的知识点,引导学生从多个方向进行思考,并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分类整理,主动构建知识网络体系.教师要以学生为课堂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在“运算律总复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公式定理进行分类,有的同学分成加法运算律和乘法运算律两类,有的同学分为交换律、分配律、结合律三类.学生在分类梳理算式的过程中找到了运算定律的规律,形成了自己的知识网络,巩固了已学知识.
复习课的练习部分不能采取题海战术,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复习课程中的知识要点为学生有针对性地选择综合性强的典型题目,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练习中将复习课的内容融会贯通.
三、结 语
综上所述,当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仍存在着计算教学缺乏生活实践性,学生没有兴趣,计算效率低,错误率高,计算复习课程不能让学生获取新知识等问题.对此,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必须具有生活实践性,只有贴近生活的计算教学,才能充分利用数学生活化的优势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教师在课堂上应充分利用小学生的好胜心,营造出良性竞争的课堂氛围,激发小学生的计算热情.计算教学中,教师还要重视用口算教学提升学生的运算速度,同时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降低計算的错误率.在计算复习课上,教师应以学生为主,辅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引导学生梳理总结已学的知识,学会举一反三,并从中发现规律和新的知识点,巩固已有知识点并将所学知识点应用到实际解题中,将知识融会贯通.
【参考文献】
[1]叶娜.数学生活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探究[J].教师,2019(006):62-63.
[2]施纯结.浅析新课改下小学生数感培养策略[J].教师,2019(010):75-76.
[3]陈燕群.温故与知新:浅谈计算复习课的问题与教学策略[J].教师,2018(028):73-74.
[4]黄瑞得.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J].教师,2018(003):73-74.
[5]陈喆.寻找训练途径 把握计算方法: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能力的培养[J].教师,2018(027):42-43.
[6]严忠华.科学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提高数的运算教学成效[J].教师,2018(30):57-58.
[7]黄美英.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计算的准确性[J].教师,2020(012):80-81.
[8]石志华.改进计算教学发展运算能力[J].教师,2018(30):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