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分析

来源 :新校园·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7804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教育中,语文作为重要的基础学科,不但关系到小学阶段学生整体学习成绩的提升,对学生日后的学习也有着积极的影响。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给予语文教学足够的重视,充分考虑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结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特点,以新课标为导向,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倡导高效教学的理念,利用好课堂教学的每一分钟,保证在低投入的前提下,获得整体教学质量的快速提升。因此,我们应明确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概念,在小学教育阶段认真做好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提高整体教学有效性,满足实际教学需求。
  关键词:小学教育;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
  一、前言
  考虑到小学语文的重要性,在小学阶段,学校应重点做好语文教学工作,应将语文教学作为重要的学科教育来开展,应结合小学教学实际和学生的实际特点,认真推进小学语文教学的开展。从目前小学语文教学情况来看,基于对小学语文教学重要性的认识,只有重视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在课堂教学中构建有效课堂,才能保证小学语文教学能满足教学需求,达到小学教育的目标。因此,我们应对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有足够的重视,并分析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制定具体的教学措施,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应构建有准备的课堂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想切实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就应该积极构建有准备的课堂,其中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1.教师应认真做好课前准备,保证课堂教学有充足的准备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具有重要作用。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教师在课堂上应积极发挥引导作用。为了保证引导作用能够全面发挥,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之前进行认真的备课。备课时,教师不但要充分了解教材内容,还要对学生的特点有足够的了解和分析,做到对课堂教学形势的全面掌控,发挥课堂教学的积极作用,满足学生的现实需要,使学生能够从课堂教学中获得主要的语文知识,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快速发展,达到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
  2.学生应做好课前预习,加强对课堂内容的理解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除了教师的准备之外,学生作为教学主体也应该做好课前准备,主要应做好课前预习工作。学生要提前了解课堂内容,预习书中的课后问题,加深对书本内容和课堂内容的认识。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工作不但能够减轻教师的负担,提高自学能力,还能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对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构建有准备的课堂是实现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目标的重要措施。
  三、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应构建乐学、会学的课堂
  目前来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想提高教学有效性,就要构建乐学、会学的课堂,主要分为两个方面: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选择性地组织一些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学《田忌赛马》这一课时,可以在班上组织分角色表演课文,先在每个小组练习,然后全班学生共同参加。学生喜欢哪个角色,就演哪个角色,一次一次地进行交换,每个学生对课文内容都有了了解,并通过自己的朗读表演理解了课文内容,无需教师在课堂上逐句逐段地分析课文内容了。这样,学生通过自己学习获得了理解,在兴趣中掌握了知识,效果很好。
  2.把课堂参与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主动参与是创新学习的前提和基础,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是学生的天地。爱因斯坦说过:“只有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么学校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接受。”浓厚的兴趣如磁铁般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驱使他们主动思考、主动探究。因此,阅读教学必须充分挖掘这一有利因素,教师必须在学生出现的问题上做出正确的引导。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考虑到学生是教学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满足小学教育的需要。
  四、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在小学教育阶段,考虑到语文学科的重要性,我们应给予小学语文教学足够的重视,并从课前和课中两个阶段认真分析教师和学生的特点,制定出符合实际的教学措施,切实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满足小学语文教学需要。因此,在小学教育阶段,教师应积极探索语文教学方法,从多个角度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郑金星.试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阅读与鉴赏(教研版),2005,(06).
  [2]付君.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J].成才之路,2009,(25).
  [3]杨海芬.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教学的整合[J].小学时代(教师),2010,(05).
  [4]毛成新,李莉.抓好阅读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J].吉林教育,2006,(11).
  [5]顾慧辉.拓展多种途径 抓好阅读教学[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03).
其他文献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生产是农民的主要内容。近年来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成为了阻碍农业发展和农民致富的阻力,因此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是发展农业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浅议了农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能够调动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本文结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种多元化评价体系的构想,并分析其运用效果,希望能够为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多元化;评价体系  语文是小学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对学生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有着重要影响。随着社会的变化发展,整个社会越来越需要实用型人才。培养实用型人才,必
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近日发布信息,将27万元政府拨款挪作私用的北京市密云县西田各庄镇西恒河村原党支部书记兼村民委员会主任赵立明犯贪污罪一案,法院二审裁定驳回上诉,维持
绥化市北林区红旗乡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吸引了318户农民加入合作社,入社土地面积达18703亩,合作社对农户土地进行重新区划,每亩可节约成本120元,增产150公斤。图为拖拉机在中耕作
阿苦呷莫是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洛呷村的村民。过去,一家人居住在海拔2170米的大山上。2012年,四川省启动彝家新寨建设。第二年,他们和其他53户村民一起搬进了新寨。
生活磨砺,能让人获得一种感受,明白一个道理,养成一种品质,学会一种本领,是育人的有效策略。
摘 要:语文教学中运用“学案导学”教学法,教师就要精心设计学案,落实“预习导学”,为“学案导学”教学法的顺利开展铺平道路,在此基础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以提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关键词:学案导学;预习;合作  “学案导学”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旨在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教学效益。所谓“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
课余体育训练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素质教育、实施学校体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优化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我们认为只有提高认识,形成共识,加强指导,提供保证,才能使课余体育训练落到实处。     一、充分认识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重要性     1.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是全面完成学校体育基本任务的需要   学校体育的任务有四个基本点:一是身心素质与体质水平;二是基本知识和能力习惯;三是提高水平和输送
学生的朗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表征着其语文能力。许多语文教学专家指出:目前的阅读教学存在问题很多,而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学生“欠读”,读得不充分、读得不深入、读得不忘我。如何通过加强朗读训练,切实有效地优化阅读教学,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笔者在教学中尝试以下方法:  一、兴趣先导——吸引学生读  “兴趣先导”指的是改变教材内容繁、难、多、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