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学案导学”教学法的运用

来源 :新校园·理论(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lan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教学中运用“学案导学”教学法,教师就要精心设计学案,落实“预习导学”,为“学案导学”教学法的顺利开展铺平道路,在此基础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以提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关键词:学案导学;预习;合作
  “学案导学”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旨在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教学效益。所谓“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一改过去教师单纯讲、学生被动听的“满堂灌”的方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和谐统一,发挥最大效益。
  在语文教学中,科学有效地开展“学案导学”教学法,能起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的作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一、精心设计学案,为“学案导学”教学法的顺利开展提供保证
  学案是教师为完成教学目标,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它既是引领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一种教学手段,也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模式,为学生自主学习、探究问题提供材料和指导。在教学中,为了保证学案设计的科学性和语文学习的有效性,一定要发挥同科教师的集体备课作用,在此基础上进行二次备课。具体做法有:
  第一,同年级组的教师集体备课,共同讨论,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精心设计“学案导学”的整个流程以及每一个细小的问题,达成对“学案”设计的共同认识。
  第二,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授课特点以及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二次备课,以求学案的设计更加科学有效。
  第三,问题的设计要紧扣新课标,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或由浅入深,或由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各环节要衔接紧凑,自然连贯。问题的设计既要重知识的积累,又要重视对能力的培养;既重情感的体验,又要考虑价值观的树立。
  二、落实预习导学,是“学案导学”教学法顺利进行的关键
  扎实的预习是学案导学模式下,打造高效课堂的坚实地基。教师要做的就是让学生把学案看作语文课学习的辅助性工具,而不是一种单纯的练习。要指导学生做好每一课的预习,引导学生把每一课的重点、难点、疑点展现在学案上,以备上课合作探究时用。
  另外,加强预习检测也是很关键的。预习检测是一个环节,是一种方法,也是一种手段,目的在于为后续学习服务。在检测过程中能发现一些共性的问题,了结学生的学情,那么在后面的环节中,教师才可以更有目的地解决学生在自学和合作过程中没有解决的问题。
  三、加强小组合作学习,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为使小组合作发挥最大的实效性,教师在这一环节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教师需要合理掌控合作学习的时间。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之前,教师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时间,使学生对探究的问题形成初步认识;学生对问题的认识模棱两可之际再进行小组合作,真正发挥其“互补”作用,通过对问题的交流讨论提高学生的认识。在每次讨论前,教师必须根据讨论内容的难易程度恰当地分配合作学习时间,不能随意叫停,也不能让学生无休止地讨论,浪费课堂时间。
  第二,合作学习需要围绕一个或几个问题展开,而这些问题往往是由学生提出,经过师生的梳理具有一定的思考力度,能体现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讨论的问题不要太多,应该具有讨论的价值。任务的安排要难易适中,并且要注意重点知识的落实和难点知识的突破。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应让学生在书本中寻找、感悟问题的答案,小组中合作、交流、探究的氛围中寻找答案,从中体会到合作学习的愉悦。
  第三,合作学习的效果展示是必不可少的,教师要激励学生参与展示活动。通过各小组派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讨论结果的形式,锻炼学生总结、归纳、概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利于组与组之间的相互学习、补充与交流,巩固和扩大小组讨论的成果。所以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自动参与到小组中展开合作,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启发和帮助,特别要参与到困难的学习小组中去,为他们排忧解难、启发诱导。
  第四,学生的学习和组织能力是有限的,教师始终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在巡视中要及时了解情况,要对各组内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点拨和引导。比如,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如何表达自己的见解,如何归纳他人的发言,等等。这些方法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运用,会使讨论进一步深入。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语文教学中,“学案导学”教学法如何进行,“学案”的内容如何设计,教师在课堂上如何组织学生学习,这其中系统的、规律性的东西,还有待于教育工作者在今后语文教学实践中进行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龚肇兰.语文教学改革初探[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0).
  [2]何聪华.以“学案导学”实现有效教学[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1,(02).
其他文献
数字图书馆是高新技术的产物,对信息技术有多种高要求,高校有必要设立这样的相关专业,提供有关课程,培养和塑造不同层次的数字图书馆员。
在十年的课程改革中,教育部组织专家进行了三次大的修订,义务段生物学课程新标准终于在2011年12月28日颁布。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公布,所有生物学教师将面临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和新的挑战。教师应认真学习新课标,努力树立与新课程要求相适应的新理念。  一、树立正确、完整的课程观  20世纪末,我们的教育视野开始转向西方,大批的中国本土教育家到西方去考察、学习、参观,大批的“海归派”从国外带来大量较为先进的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生产是农民的主要内容。近年来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成为了阻碍农业发展和农民致富的阻力,因此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是发展农业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浅议了农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能够调动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本文结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种多元化评价体系的构想,并分析其运用效果,希望能够为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多元化;评价体系  语文是小学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对学生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有着重要影响。随着社会的变化发展,整个社会越来越需要实用型人才。培养实用型人才,必
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近日发布信息,将27万元政府拨款挪作私用的北京市密云县西田各庄镇西恒河村原党支部书记兼村民委员会主任赵立明犯贪污罪一案,法院二审裁定驳回上诉,维持
绥化市北林区红旗乡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吸引了318户农民加入合作社,入社土地面积达18703亩,合作社对农户土地进行重新区划,每亩可节约成本120元,增产150公斤。图为拖拉机在中耕作
阿苦呷莫是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洛呷村的村民。过去,一家人居住在海拔2170米的大山上。2012年,四川省启动彝家新寨建设。第二年,他们和其他53户村民一起搬进了新寨。
生活磨砺,能让人获得一种感受,明白一个道理,养成一种品质,学会一种本领,是育人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