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体缺血性疾病腔内治疗的现代策略

来源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t19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应用介入腔内治疗方法为首选,结合传统手术技术治疗肢体缺血性疾病的有效性。方法自2006年1月至2008年3月北京世纪坛医院血管外科应用介入腔内治疗方法为首选,结合传统手术技术治疗肢体缺血性疾病70例。其中年龄最大83岁,最小58岁,平均73岁。男女比例为4∶1。70例中80%有间歇性跛行,跛行最近距离20m,30%有静息痛,10%足溃疡及坏死。全部病例入院后进行了肢体血管超声、MRA、血管造影检查和踝肱指数(ABI)测定,其中63例(90%)有两个部位以上的动脉狭窄或闭塞病变,56例(80%)累及膝关节以下。治疗前ABI平均为0.58。全部70例病人进行了腔内治疗同时辅助传统的手术技术。结果腔内手术成功率92%,90%病人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疗效达到优秀为39例(56%)、良好为28例(40%)、一般为3例(4%)无不良和死亡病例。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7%,治疗后ABI平均为0.90,平均增长了0.32。1年通畅率为86%,再狭窄率为6%,二次处理1年通畅率为90%。结论介入腔内治疗方法做为首选,结合传统手术技术能有效的治疗肢体缺血性疾病,同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反复应用的优点,值得推荐。
其他文献
<正>例1,男,75岁。因便血间发5年加重7个月入院,肛门指检:距肛缘7cm直肠后壁可扪及一质硬肿块,其下缘呈唇状突起,可活动,指套退出染少许脓血。结肠镜见距肛缘7cn约占据肠腔1/
<正>近日,笔者参加了市教研室举办的小学数学评优课活动。本次活动由来自八县四区的35位教师执教了35节不同内容的数学课。这些课覆盖了1—6年级的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
期刊
教育一直是一个古老的话题。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很多家长将课外辅导作为孩子赶超其他孩子的工具,纷纷将自己的孩子送入各式各样的辅导班之中。孩子与家长参与辅导班的原
加拿大安大略教师管理学院作为管理该省教师事务的专业自治团体,制订了以致力于学生学习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学专业标准,同时对教育学院提交的教师教育课程方案进行认证,从外
根据某大坝的具体情况比较了真空激光准直系统和引张线系统的优劣,在此基础上结合丹江口、葛洲坝、潘家口的工程事例分析了某大坝原引张线测值不稳的原因,提出了采用不分段引张
针对CPU设计的特点,建立完善的验证平台对CPU的验证至关重要。介绍了CPU验证平台一般形式和特点,提出了面向高性能CPU功能验证的全芯片验证平台的结构和构造方法,阐述了基于
“读书,关系到生命的层次”$$兴国必先强师。要建设好书香校园,必须要强师。当年教师学研究会提出,教师队伍建设,恐怕重点不在于技能、技巧,我们缺的是精气神,缺的是真正发展
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