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wkwang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随着核心素养的进一步深化,不仅使教学改革获得了新方向,而且还能够使学习的知识转变成个人的能力及品格。初中生物开展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开展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需生物教师注重自身具备的逻辑性,缩短教学与生活间的差距,而且还需确保学生的良好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初中生物开展教学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策略进行深入探究,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核心素养 初中生物 教学策略
  生物学科通常是对人体生命的相关现象进行概括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对生命活动表现出的相关规律实施总结的科目,该学科与其他有关学科相比较,更注重对生物本体以及生命本源开展研究,该学科特征通常与显示生活有着极强的关联性。基于此,初中生在学习有关生物知识的时候,不仅需充分掌握其理论知识,而且还需要充分关注学科的实用性,从而使初中学生的个人素养得到全面发展。同时,生物老师在开展实际教学时,需给予初中生正确的引导,并根据核心素养中的相关要求,对学生所具备的综合性能力进行培养,以此充分激发学生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并使初中生实现良好的成长和发展。
  一、创设情境,培养生命观念
  生命观念是生物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物知识探究的重点,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比如,在学习“被子植物的一生”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学校实验基地种植的菜豆,给学生展示菜豆种子,并给学生每人发一颗用水泡发的菜豆种子,让学生通过进行观察,解剖,分别找出种子的种皮、胚芽、胚轴、培根、子叶等,并让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互动,探究一下菜豆种子的这些结构具有生命样的功能。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和对种子结构的观察,很容易理解种皮主要是保护种子,胚是种子的幼体,子叶中储存了大量的营养物质,供种子萌发和生长。通过实物情境,帮助学生构建起生命观念的实际意义,通过具体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
  二、设置问题,培养理性思维
  在学生观察和解剖菜豆种子的基础上,教师设置问题,让学生思考,种子在何种情况下可以生根发芽?为什么一粒小小的种子可以长出一株茂密的植株,影响种子萌发的条件和环境因素有哪些等。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比观察生物实验基地中的菜豆和玉米植株,分析较二者的异同,并思考二者在根、茎、叶、花、果实上的区别。通过观察发现,菜豆的主根不发达,多为须根,而玉米的有一个发达的主根,须根依次排列在主根周围;菜豆的茎细而长,沿着旁边的架子盘旋而上,从根部到头部基本粗细一致,而玉米的茎成节状,垂直生长,随着玉米高度的增加,茎越来越细;菜豆的叶子呈羽状复叶具3小叶,玉米的叶子比较扁平宽大,线状披针形;相对于菜豆种子,玉米种子只有一片子叶,有胚乳等。通过教学内容和生物实验基地的融合,更有利于学生掌握植物的基本形态、特征,对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进行区分,并能够明白植物萌发和生长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
  三、动手实践,培养科学探究
  初中生物知识与生活联系密切,教师应该通过学校的生物实验基地,将生物知识与具体的生物现象联系起来,增强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一颗种子放在容器中几年也不会萌发,不能长出植株,而放到湿润的土壤中就能生根、发芽、破土而出,那么,种子的萌发肯定与一定的因素有关,教师可以让学生合作探究,在实验基地中自己实验一下种子萌发的条件。有的小组认为种子萌发首要的条件是种子完整,具有活力,因此,小组设计相关对照实验,小组找来一些花生种子,一部分煮熟,一部分切除胚芽、一部分不做处理,然后分别将这三组花生种子放到实验基地湿润的土壤中进行观察;有的小组认为种子的萌发和温度有关,于是,在同等条件下,分别将小米种子种植在湿润的两个相同花盆中,一个放到实验基地,一个放入冰箱进行观察;有的小组认为种子的萌发和水有关,在同等条件下,分别将菜豆种子种植在干燥、湿润的土壤中进行观察……几天后,煮熟的和切除胚芽的花生没有萌发,这就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种子结构完整,没有失活;在同等条件下,放入冰箱的没有萌发,实验基地的已经发芽,证明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同样,在湿润土壤中的菜豆种子萌发,干燥土壤中的没有变化,这样,学生将自己的实践结果和大家一起进行分享,通过具体的生物现象让学生理解生物知识的本质,掌握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条件,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
  四、联系生活,提高社会责任意识
  生物是一门和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学科,初中生物教师应该带领学生走进学校的生物实验基地,联系生活实际,对基地的无籽西瓜进行观察,探讨一下无籽西瓜和普通西瓜的区别,让学生感受到生物技术对植物的影响。同时,除草剂的运用将试验田中的杂草有效地除去,过量的运用却会对土壤造成不利的影响,一方面,化肥、农药的使用也会提高粮食的产量,另一方面使土壤板结化,造成土壤肥力下降,不利于植物生长,污染土壤和水源等。通过生物实验基地的具体想象,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减少生物技术对植物的不利影响,运用生物技术提高粮食的产量,改良品种,同时控制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的使用量,避免滥用化肥、农药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通常对初中生实现有效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在生物教学中,教师也要结合生物热点,给学生展示生物先进的育种技术,让学生感受科技的力量,并讓学生认识到转基因植物的利弊,积极地利用转基因技术有利的一面,克服转基因不利的一面,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对初中生的生物学科素养进行培养,不仅能够提升生物课程的教学质量,而且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从而促使学生得到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傅琳琳.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生物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2):68.
  [2]王晓洁.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6):120.
  [3]王玉红.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生物特色实践活动的开展[J].甘肃教育,2019(11):123.
  (作者单位:甘肃省徽县第四中学)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着重帮助学生了解相关概念与实验原理,培养他们在化学知识学习过程中的操作、思考以及观察能力。就“饱和溶液”实验而言,其所应用的原理主要是物质的相互溶解性,以及硝酸钾在加热后溶解性的变化。在此实验流程中,教师要着重引发学生思考,让他们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得出区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实验依据。基于此,文章在明确“饱和溶液”实验相关流程的基础上,尝试提出几点对于该
【内容摘要】读书不仅是为了益智,更是为了愉悦身心,陶冶情操,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品位,最终帮助孩子形成独立健康的人格,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做好奠基工作。现代数字多媒体技术的突飞猛进,对当今学生读书学习的冲击十分严重,朗朗读书声逐渐被视听媒体所取代,情况令人担忧。因此,从小学阶段开始就注重阅读习惯的养成教育,对孩子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养成教育 阅读习惯 教学策略  
【内容摘要】“微型写作”用时较少,篇幅短小,形式灵活多样,有极强的针对性,利于发挥学生在写作中的主动性。开展微型写作能更好地捕捉课堂中学生思维的火花,便于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笔者认为创设良好的写作情境是开展好微型写作的最关键环节。郑桂华老师在谈到学生写作时强调“实现学生的自我回归,教师要善于设置写作情境,要让学生在特定情境中抓住一闪念的感觉,找到自我,从一点出发激活自我,苏醒自我”。为学生创设丰富
【内容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但提高以及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社会的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的教育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教育模式也在不断创新发展。然而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不能忘记曾经努力的历史,现在很多高校都开始注重文科生的历史阅读,只有牢记历史,才能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不会出现偏差,才会牢记本心。现今全国很多高校,都展开利用学校晚读,提高文科生的历史阅读能力。  【关键词】学校晚读 提高 高中文科生 历史阅
【内容摘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课堂教学更加注重素质教育。希沃白板5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不仅能够将课本上静态化、抽象化的知识动态化、直观化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调动学生的视觉与听觉器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而且有利于推动初中数学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丰富数学课程教学方式与方法,打造精彩的数学课堂。尤其是利用希沃白板编辑器中的学科工具,更容易将课件做的精美。本文就如何结合希沃板进行数学
【内容摘要】在整个社会环境快速发展和变迁情况的影响之下,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面貌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把教育教学的关注点放在了面向学生实施情感教育上,关注和学生构建良好师生关系,推动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新课改之后的重要学科,在课程实践当中加强情感教育的融入,将会大大助推学生良好价值观体系的形成,促进学生完善人格的培养,从而培育出更多优秀人才。本文将着重就如何推进情感
【内容摘要】汪曾祺的散文,没有结构的矫揉造作,也不追求高深莫测,而是如唠家常一般通俗自然。与许多作家宏大叙事的风格相比较,汪曾祺另辟蹊径,以个人化的看似细小琐屑的题材四两拨千斤般在文坛闪耀别样的光彩;以平实委婉而又有弹性的语言,反拨了笼罩一切的僵硬;以淡然自处的文字风格,让人重温渐渐消逝的古典主义名士风散文的魅力。本文主要围绕汪曾祺先生散文的语言特色和文人情怀进行具体文本篇章的探讨。以《昆明的雨》
【内容摘要】新课改提出语文要培養学生的实践能力。语文中的实践能力与其他科目不同,包括适用于实际的识字写字、阅读能力等。本文,笔者将就语文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进行分析。  【关键词】新课标 初中语文 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分析  一、正确解读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往往听到实践能力就认为讲的是课外活动能力,认为实践就是课外活动的代名词。所以,当大多数人听到培养初中语文综合实践能力时的第一反应是培
【内容摘要】随着建构主义知识观与学习观的不断发展,提升學生主动性,增强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成为了当代教师教育教学与学生培养的重要理念之一。在教学中教师科学采取各种手段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其个人学习素养,能够极大的增强学生课堂教学活动的参与性,加强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 学习主动性 有效策略  道德与法治是基础教学领域学生健康思想以及道德品质提升的重要学科之一,
【内容摘要】情感不仅是人际交往的纽带,还是知识的催化剂。因此要想进一步提升高中政治的教学效率,不仅需要教师加强知识的传输,还要注重情感的渗透,实现学生学习能力、情感态度的全面发展。现笔者基于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并结合相关的文献,提出了几点高中政治教学中的情感渗透策略,仅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 情感渗透 策略  随着社会的进步,现代教育体系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与完善。现代教育理念强调情感是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