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英语教学中不能轻视背诵

来源 :教育前沿·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mingj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1)06-115-01
  
  背诵是最古老,最传统,也是最有效的学习语言的方法。众所周知,任何语言的学习,无论是口头的、还是书面的,在初学阶段都有一个模仿过程,而模仿必须先有大量的语言信息输入,没有大量的输入,语言学习就成了无源之水。没有源头则无法进行信息输出,只有大量输入语言信息,并进行模仿和积累,这样学习者才能输出信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都是这个道理。
  背诵有利于英语语感的培养。学习音乐要有乐感,学习运动要有动感、学习语言要有语感,英语语感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感觉,它包括人们对英语的语音感受、语意感受、语言情感色彩的感受等。它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直接感知能力、生成能力,还包括对上下文提及的判断能力;它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法则或语言组织方法的掌握和运 用,是经过反复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经验和体会;它同时也是一种感觉,只能从心灵深处慢慢生长出来的感觉。由于在英语课文的背诵过程中,学生不断地进行听音模仿,同时通过教师的纠音和其他方面(包括表情等)的指导,对英语语音语调的掌握不断提升,而且对语言的感知也特别敏感,慢慢养成了用英语思维的习惯,从而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增强英语语感。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凡是英语语感差的学生,学习英语的效率必然低下,语感的形成有天生的因素,但更多是后天培养的,背诵是培养语感的最简易、最实用、最有效率的方法。
  背诵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兴趣来源于成就感,学生通过背诵一个个重要句子、一个个精彩段落、和一篇篇优美的课文,英语知识信息得到不断储备,学习就会自信,不停地获得成就感,从而对学习英语产生兴趣,兴趣是学习英语的最好的老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乐”指的正是“兴趣”。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学生才会乐于参与各种英语实践活动。这时也就自然会产生想表现的望欲,在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及与英语相关的课外活动,从而增强了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而兴趣反过来又促进学生的学习。这样,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表现欲望、交流欲望得到释放,成功感得到满足,自信心增强。
  背诵有利于培养学生英语的综合能力。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包括听说读写能力、语言知识运用能力、应试能力、理解能力等综合能力。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教师满堂灌、包打天下的局面仍未彻底改变。教师只注重笔试训练,轻视听说能力的训练,造成很多学生“缺耳”、“少口”。而背诵正好可以弥补这一缺陷,听是背诵的必要准备和首要环节。听准了发音才能准确背诵,听力在反复听读过程中提高。背诵的语言材料不仅为口头训练提供了素材,而且也为口头交际储备了精良的语言材料,使学习者在实景中能够自由表达思想感情,做到有话可说。说的能力越强,写的水平越高。学生能脱口而出的句子,就能将其正确地用在作文中。背诵中规定一定的语流和语速,训练培养了学生用英语连贯思维的习惯。从熟悉语言材料到背诵,学习者不仅熟悉了词汇、句型、及内容,而且培养了语感。语感的增强有益于提高阅读速度,提高阅读理解的正确率。
  那么如何督促学生的背诵呢?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总结出以下方法:
  
  一、教会学生背诵的方法
  
  让学生知道,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背诵课文,先分析句子,对简单句,找出主语、谓语、宾语、状语等,对复合句找出主句、从句等等。面对一篇课文,特别是一篇较长的课文,要化整为零,个个击破,即先按自然段落分段,逐段背诵,直到背完最后一段,再合零为整,从头到尾背诵几遍,使其一气呵成,倒背如流。
  
  二、引导学生当堂背诵
  
  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分清内容层次,根据内容层次,师生一起分步骤逐一背诵,而且课堂上还可以进行小组比赛,男女生比赛,比声音大小、比流利程度、比背诵速度,这些方法,课堂氛围积极活跃,全班书声琅琅,背诵效率很高,一篇课文不经意就背完了。学生将背诵当做一件快乐的事情而不是负担。在教学中,大多数学生都能够当堂完成背诵。
  
  三、抓好背诵的黄金时段早读
  
  一日之计在于晨,学生记忆力最好的时光在清晨,因为在早上,学生精神饱满精力充沛。早读时要充分发挥课代表的示范作用,带头朗读课文,让学生体会到朗读之乐趣。坚持按规定时间朗读,让学生体会到朗读的好处,并养成朗读习惯。教师还要利用早读时间检查背诵情况,纠正个别学生的语音语调。早读时有的学生无精打采,昏昏欲睡,为了调动积极性,老师随意点学号,被点学号的同学领读课文,这时候每位同学都会紧张起来,有的是希望被点学号,领读可以表现自己,有的是害怕被点学号,担心领读时出丑。这种方法,对于打破早读沉闷的气氛行之有效,办法是想出来的,花样可以随时变化,总之,一定要抓好早读,抓好早读是抓好背诵的关键。
  
  四、建立背诵的竞争机制
  
  将课本的内容根据长短和难易程度,给出不同分值,分值从0.5分到6分不等,记性好的学生,无论内容长或短,难或易统统都背诵,这样得分就高,记性差的同学可以多背诵小分值的内容。这样无论差生优生都有背的内容。开学的时候将设计好的背诵表,发给学生,学生背诵一点内容,就在表上记录下得分,学期结束根据总分多少,全班排名,前20名可以免除寒假或暑假作业。这样一来全班形成激烈竞争,都在为进入前20名积极背诵。
  背诵是学习英语的有效方法。督促学生背诵英语,必然是英语教师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任务,这一任务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尤其是初中英语教学中显得特别重要,我们一定不要轻视背诵环节。如何激发学生背诵的积极性,如何让学生背诵的英语越多,如何让学生学习英语的效率越高。还有待广大英语教师不断实践,努力探索。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1)06-105-01     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也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很多,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做法,有在语言上下功夫的,有从板书下手的,更多的使用直观性教具,或用多媒体教学。不管方法如何,如果所使用的方法得当,对教学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对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学业成绩进步
摘 要:在思品课中运用开放式教学是实现课程改革新目标的必然选择。《课程标准》要求,思品学科要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在大胆改革课堂教学方法,营造开放式氛围,走进生活,走进社会,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饿活动。本文作者结合教学实践,在开放式思品教学中做了有益尝试。  关键词:开放式教学 学生主体 设计行为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1)06-110-01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1)06-108-01     补课如潮,退潮需要舆论宣传影响社会大环境,逐步转变社会唯升学率、唯学历用人的片面评价。而学校首先不能推卸责任,甚至应该站出来勇作退潮的先锋军。教师应从新课改精神出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让“补课”成为无用之举。  实现自主学习,教师要从课堂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三个方面的素质:
摘 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反证法及反证法的常用场合,本文把反证法的常用场合分为八点,分别是:①命题结构采取否定形式,结论反面却是肯定判断;②有关唯一性的问题;③命题结论是“至多”“至少”形式;④命题结论涉及无限集或数目不确定的对象;⑤某些起始命题。⑥难证的逆命题;⑦命题结论的反面较结论本身具体、简单、直接证明难以下手时;⑧直接论证不习惯,不适应。  关键词:反证法 反设 归谬 结论 矛盾  中图分类号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1)06-113-01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思想品德教学过程是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双基”过程,还是情趣渗透、情感升华、信念培养的能动过程。富于情趣的思想品德课,需要教师以自己的情感、理想、信念、爱心以及治学精神,去感染学生。    一、当前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思想品德课领域,关注情感教育还
摘 要: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对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尤为重要,教师可以利用创设情境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变换节奏教学法等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不单一、不古板,使学生乐于学,快乐地学,为今后的英语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兴趣教学、情境教学、多媒体教学、游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1)06-145-01    小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1)06-109-01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里的学习并不意味着机械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移到另一个头脑里去,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接触。而心灵的接触离不开情感的交流。”教育过程是师生之间心灵的撞击,情感的交融和呼应的过程。新课程理念下的思想政治课堂,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能力目标,更要注重学生情感因素的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1)06-116-01     本文试从知识构建角度来粗浅探讨有关“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问题。    一、部分学困生的微观学习调查    (1)对概念规律理解死记硬背。比如在复习提问中:学生能回答出什么是惯性,但让他列举生活中惯性现象却说不出,能写出浮力的公式却举不出浮力大小随液体密度与排开液体体积关系的实例。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