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su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它由简单到复杂,贯穿于低、中、高各个年级,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势在必行。首先,要依据孩子的心理,以小游戏的方式培养计算兴趣,来消除恐惧感。此外,培养孩子的口算自觉,当然,同时要紧抓基础,并且,在最根本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上下狠功夫。只有多管齐下才能确保孩子具备良好的计算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运算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15-037-1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学生学习的信息渠道更广,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但是学生的数学思维减弱,运算能力下降,甚至连计算能力也出现了“危机”。在教学中发现,当运算出现错误时,常会听到学生自责“粗心大意”,其实很多是基础知识不扎实,知识出现混淆、模糊引起的,这是引起运算错误的根本原因。小学生在做计算时出错率高、准确率低已经成为普遍存在的现象。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正确对待这种现象,不要责怪学生粗心大意。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小学生生理方面的原因外,与学生的训练方式和学习兴趣等都有关系。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呢?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1.培养学生打草稿的习惯。学生在计算时,不喜欢打草稿,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教师布置了计算题,有的同学直接口算,有的随便在书上、桌子上或者其他地方,写上一两个竖式,算是打草稿,这些都是不良的计算习惯。针对这一情况,我要求学生和作业本一样准备专门的草稿本,认认真真地打草稿,我定期检查落实,学生慢慢地会养成这一良好习惯。
  2.培养认真审题的习惯。在计算时要求学生认真审题。一要审数字和符号,并观察它们之间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内在联系。二要审运算顺序,明确先算什么,后算什么。三要审计算方法的合理、简便,分析运算和数据的特点,联系运算性质和规律,观察能否简便,不能简便的可否通过分、合、转换、省略等方法使运算简便,然后才动手解题。除此之外,我还给学生一些方法。如:计算的检查方法,我总结了以下几条:一对抄题,二对竖式,三对计算,四对得数。应用题审题,我要求学生边读题边动笔画,一划数据,二划单位,三划问题,划得过程促使学生思考单位是否统一,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有效的数字信息。读每一道题,我都要求学生找出这道题的重点加重语气去读,这无形中使学生边读题要边思考,集中注意力,提高了审题能力。
  3.规范书写。要求学生认真按格式书写阿拉伯数字和运算符号,字迹要端正,这样能有效地避免“看错”毛病的发生。教师要率先垂范,对学生有明确要求,作业设计要精心,避免学生产生应付的心理。
  4.认真计算。要求学生凡是抄下来的都校对。学生作完题后,再一次校对计算过程的准确性,做到不漏不错。
  5.仔细验算。验算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习惯。我认为要把验算作为计算过程的重要环节来严格要求,计算完一道题后,或采取笔算验算,至少也要采取口算、估算验算;教师对验算要有明确和有力的措施,消除学生计算后再去验算感觉厌烦和抵触情绪。
  二、引导学生进行强化训练
  为了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就必须加强练习,练习要有目的性、系统性、典型性。
  1.基础计算要过关。学生必须熟练掌握20以内的加减法,以及灵活应用乘法口诀,这是一切计算的基础。如果基础都不熟练,计算起来肯定错误百出,速度也会很慢。
  2.口算练习要加强。口算教学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基础,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基本口算的熟练程度制约着笔算能力的高低。“计算要过关,必须抓口算”,这是一个科学结论,也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条规律,所以小学计算教学应特别重视基本口算的训练。所以我在教学中一直坚持用“天天一算”、“课前听算”的形式进行口算训练,效果很好。
  3.计算方法要灵活。要想计算得又对又快,必须在“巧”字上下功夫。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做题前要仔细观察能否用简便算法,能简单的一定要简单,不管题中是否要求,对于优秀的学生应当表扬,鼓励学生在算法上创新,不一定按书本上的算法。这样也使学生成了细观察、勤动脑、灵活运用了算法的好习惯。
  4.强化训练要适当。教学大纲指出:“学生掌握知识有一个过程,要在理解基础上,通过必要的练习来加以理解,逐步掌握。”但练习绝不能搞题海战,多多益善,我觉得练习的有效与否,更要突出一个“适当”。平时训练时要注意下列四点:
  一是要先慢后快。一个新的计算内容训练时,计算量少一些,且不计时间,重在算对,过了一段时间,逐步提高计算要求,重在算快。
  二是要重点部分重点练。在教学前先认真分析教材,把握重点、难点和关键,从而组织学生进行针对性练习。
  三是要进行纠错练习。计算过程中学生发生的错误尽管五花八门,但细细发现还是有规律的。教师故意将学生作业中的典型错误板书出来让学生指出错误之处,说明產生错误的原因,并改正过来。同时,教师要求学生收集错题,定期上一节纠正错误课,让学生会诊,当“错题医生”,反复练习,便于对症下药。
  四是要进行对比练习。我在教学中,将易混易错的题目放在一起,让学生区分比较,通过有目的的练习,使学生纠正错误以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并及时评价学生的作业,纠正错误。
  总之,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以上各点虽不全面,但相信只要能认真落实以上各点,必将能为我们的计算能力的提高起到一定的作用。
其他文献
摘要:笔者通过一道习题展开多种运算引发思考,提出了提高学生实际运算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数学;运算能力;提高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4-081-1  一、问题的提出  在学习了椭圆的离心率后,布置学生做了这样一道习题:已知椭圆x2a2 y2b2=1(a>b>0),其右焦点F关于直线y=bcx的对称点仍然落在椭圆上,求椭圆的离心率。
摘 要:本文介绍电脑阅卷作为教学辅助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及其作用,电脑阅卷在教学中有极大的优越性,为教学诊断和针对性教学提供了科学依据,也大大减轻教师阅卷负担,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教学和科研。  关键词:电脑阅卷;学业水平考试;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2-093-02  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时间安排在高二下学期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作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关键,在小学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怎样才能把小学数学和核心素养进行有机结合,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师受到处理的问题。本文重点对小学数学教学和核心素养的有机融合进行探讨,其目标是利用小学数学教学来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关键词:数学核心素养;核心素养;学会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23-022-1  数
摘要:《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将情感态度作为教学目标之一,反映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情感是影响学生形成健康人格的重要因素,良好的情感能激发出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转化成为其学习的动力。本文将从个人经验出发,从三个方面来谈一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渗透情感,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情商”,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情感教育;课堂教学;课外实践;评价方式  中图分类号:G62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摘 要:高中化学教学一般采取的是层层递进的教学手段,即分层教学法,这种教学方式既不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倍感吃力,也会兼顾到学习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所谓分层教学,简单来说就是把教学对象进行一个比较清晰的区分,面对不同的对象,所采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也是因人而异的,总而言之,分层教学实际上就是因材施教。而在化学的学习过程中,也存在学得特别好和学得不是很理想的同学,因此,分层教学法的开展就显得很有必要。 
摘要: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通过大胆的想象,培养想象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立足文本,放飞想象,集思广益,从而提高他们的想象和写作能力,拓深语文课堂。  关键词:想象;童话类文本;语文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3-074-1  想象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思维,它是以感性材料为基础,把表象的东西重新加工而
摘 要:阳春三月,菏泽草长,鲜花盛开,氤氲幽香,大自然的馈赠,让我沉醉。王崧舟老师的“诗意语文”的课堂设计,凝聚着智慧,飘溢着真情,引导学生“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让他们的生命像鲜花一样开放,令我痴迷。  关键词:语文;诗意;生命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22-022-01  0  一、王老师引导学生感悟抽象文章语词,还原成鲜活的场
摘要:阿莫老师在《激起求知欲》一文里指出,“现代中小学教学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就是有目的地培养儿童对学习的需要”,即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对知识本身的浓厚兴趣”。因而,作文教学也要从营造“有趣”的课堂开始,从“兴趣”入手,系统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兴趣;习作;想象力;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17-046-1
摘 要:有效对话教学已经深入人心,在课堂教学中实施“让学引思”的前提是教师要学会课堂倾听,只有教师从思想、认识、行动中采取民主、平等、人本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学生,同时要学会不断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深入了解和优化教师的倾听,听出学生的需求和要求,理解学生的表达,同时帮助学生理清自己的思维,这样教师与学生才能共同成长,共同发展。  关键词:有效对话;教师倾听;让学引思;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2
摘 要:本文依托高中美术鉴赏课堂教学进行学生视觉素养实践研究。笔者紧扣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并结合VTS策略开展教学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利用师生互动、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并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观察、分析图像图片,以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能力,使学生深入领会美术作品隐喻、象征、抽象的内涵,充分论证了高中美术鉴赏课堂教学实验促进学生视觉素养提升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美术鉴赏;视觉素养;培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