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曾是传奇之上的传奇。
如今,他提着罗汉果和冬虫夏草,在街市拣选鱼虾猪骨,仿佛随处可见的平凡阿伯,偶尔凭兴趣接戏客串。
但,无论是20岁时在电影里以一敌百,还是60岁到街市买菜,姜大卫就是姜大卫——千万观众心中永远的侠,大隐隐于市,却熠熠生辉。
坐在他面前的我,只感觉时光簌簌,就这样从姜大卫身上流淌开来。空气中好像氲着薄雾,穿过去就是旧日荣光。而眼前的人,依然流光溢彩。
侠之大者
40年前,这个耀目的男人还是一个少年,演过许多侠客,因为《报仇》拿到第一个亚洲影帝……
但问起这些,他却温柔地笑笑,说:忘了,要回去看看。闻者不由心急起来:“《游侠儿》都不记得了吗?有人说看过之后会永远记得姜大卫的笑容呢。”
“是吗?”他笑起来,“我不记得了。”笑容却活脱脱就是当年银幕里的游侠儿——这是姜大卫第一部担正主角的电影,由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倪匡为其量身打造剧本,武侠宗师张彻掌镜。电影里的姜大卫是个巧笑盈盈、会说很多俏皮话的少年,初入江湖就被老谋深算的奸人所骗,最终为了自证而战死。尽管是一出悲剧,却在当年大受欢迎,令观众记住了这个笑容灿如骄阳的少年。
但他自己却觉得《游侠儿》不够成熟:“角色来讲,我比较喜欢《新独臂刀》,后来的民初片《报仇》也还可以。还有《保镖》,现在看也没有过时,演的是一个真正的侠客。”
说起他喜欢的武侠世界,姜大卫神采飞扬,手一挥仿佛已经扬鞭在手,即刻可以策马绝尘。“当年的《九阴真经》我很喜欢,很武侠,李仁港拍得很特别。现在徐克的《智取威虎山》,是另外一种侠,他给我的感觉是用回了一些以前的东西,所以我们都可以接受。可能是我们老了,现在的新派武侠片,感觉跟我们是脱节的。”
姜大卫热爱“侠”。有段时间他和古龙私交特别好,每天在一起喝酒。“喝了酒,天南地北什么都聊。”忆起当年,他的神情好像已经回去。云出月,花弄影,浪子一对,千年一醉。真正的金风玉露一相逢。
古龙曾经最想姜大卫演“阿飞”这个角色,这也是姜大卫最喜欢的古龙人物,两人一致觉得阿飞就是姜大卫——可惜最终并没有演成。“他很喜欢我。”姜大卫说。这几乎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挚爱美人的古龙,又怎么能缺了这些当世最耀眼的男人们呢?
巧合的是,古龙创作的巅峰时期,也正是张彻电影大受欢迎之际。那些年,银幕上最流行的便是兄弟情义,张彻电影中的男人和古龙笔下的男人一样,常常一见面就成为生死之交。“没有人能够证实,以前到底是不是都这样,女人三步不出闺门,男人在外面喝酒……”姜大卫说,“但我们在电影中需要美化浪漫,加重兄弟情。我想现在的观众也喜欢,不分男女。”
金庸笔下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到了姜大卫这里就变得简单纯粹很多——“侠是有能力,有目标,不为回报去做好事。以前的侠客是有功夫有能力,在江湖中做好事,现在的侠义是有钱有能力,在社会中做好事。”
这种侠义精神,一直最为姜大卫看重。他时时说自己是老派人,可以接受的都是老派的事情。只可惜那些侠义,而今已经越来越少,无论是电影,还是生活。姜大卫满怀憧憬地说:“侠是完美的。”随即又笑:“现实中做侠,會被人说是傻子!”
黄金时代
姜大卫最新的电影,是贺岁片《澳门风云2》。他饰演一个已经退休的赌客,当年曾和好友周润发并肩作战,现在只享受生活关注慈善。电影中,他聪明狡黠风趣幽默,和周润发、余文乐一起奋战也是身手利落,风采依然。
作为王晶内地票房最高电影《澳门风云》的续集,《澳门风云2》也怀着香港电影人的希望和野心,电影桥段紧凑、笑料密集,尽显娱乐观众的诚意。姜大卫亦希望这部电影票房好,身为香港电影传奇人物,他也想知道,香港电影应该何去何从。
近年来,随着大批香港电影人的北上,港产片沉沦已久,处境近乎当年的台湾和日本电影。从东方好莱坞的盛世景况到如今的凄凉惨淡,没有人可以对此无动于衷。作为亲身经历过最辉煌时代的巨星,姜大卫的心境,更无法用寥寥文字形容。他一连用了三个悲:悲情、悲惨、悲伤——悲情的电影市道,悲惨的电影市场,悲伤的电影人。
姜大卫当年初入行,做的是武师。“当时已经知道自己好喜欢这一行,所以从那时候开始就一直在学,偷偷地学。从前的武侠片,挨打的人都不配合,会躲得很开,所以功夫戏都很不好看。”他说,“直到1966年,在《圣保罗号炮艇》中做龙虎武师,那时候才有外国的武术指导,在开拍前训练香港的武师,告诉大家怎样作反应、怎样打好看、怎样电影不穿帮、怎样跳弹簧床、怎样铺纸皮箱……都是外国人在教。从那之后,香港才开始有武术指导,又在这些基础上生出万般变化。到最后,香港武术指导闻名世界,反过来轮到好莱坞跟香港学。”
这段尘封历史,由亲历者姜大卫娓娓道来,更是生动。他描述过的,就是他曾经亲历的,黄金年代的开始。其中的努力汗水辛苦心酸,到最后都变作香港电影的骄傲。
他笑言自己当时有点小聪明,“一边拍戏一边学,一边往电影里加东西,把我读过的金庸、倪匡,武侠小说的动作戏都加进去,书里面的招式怎样变化,我就怎样去做,这样就与众不同,好看很多”。姜大卫一边讲故事,一边出手示范。他曾跟随刘家良师父学过洪拳,招式力道,不只是电影功夫。
也就是这样的用心和努力,终于令他以一个跳楼的动作得到张彻导演的注意,由替身做到配角,又逐渐做到主角,最终大红大紫。“我走到哪里去都有人认识我,去美国,黑人都看我们的电影,印度人都看我们的电影!”香港电影曾经的耀眼繁华,同样写在姜大卫的传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