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来源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yi23_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课程资源是指“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教材、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学校、家庭和社区中所有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有助于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各种资源”。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为课程资源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保障。
  ● 结合教学内容,利用网络收集和整理教学资源
  网络中的信息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但是网络中的很多資源是不能直接搬来用于教学的,教师要把收集的各种资源,如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分类整理和放置以备有针对性、科学性地用于教育教学活动中。收集好的课程资源可以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如按学科、学年建立相应的资料包,或按模块、专题整理,按时间整理等,教学时就可信手拈来。
  ● 整合当地有效资源,充实网络教学资源
  教师应结合当地环境特点,合理开发和利用当地有效资源,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加工整合,充实网络教学资源。例如,利用数码相机拍摄学生真实的生活镜头:学生主动把果皮扔进果皮箱;同学相互帮助学习;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等。把这些图片经过加工,配上文字或音频说明,上传到网络平台,这样无论对镜头中的学生,还是其他同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都是很好的教育资源。再如,很多学生生活在农村,那里有丰富的植物品种,但是当地人的称呼往往与课本中的名称不一致。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制作这些植物的“当地名称和通用名称对照表”,并附上这些植物的图片,通过网络发布出去。这样,城乡学生都能够很好地结合自己身边的植物进行学习了。对于很多观察项目,以前只能靠文字描述。现在有了现代信息技术,就可以把观察的情况配上相应的视频或照片。例如,学生可以把蝌蚪每一时期的生长情况拍摄成视频资料和图片,便于以后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
  总之,师生把自己收集的第一手学习资料上传到网上,也方便其他人的工作和学习。大家都动起手来,借助网络这个平台,共享资源,会使我们的学习更加的生动且有意义。
  ● 借助网络尽情展示,自由交流
  通过论坛、博客、电子邮件、QQ等网络平台,教师之间可以探讨教育教学问题;师生之间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随时交流。学生可以把自己的问题发布到论坛上,并很快得到老师、同学的帮助;学生还可以把自己的作品上传到论坛中或博客里进行展示,让更多的同学、老师和网友欣赏、点评,促进自己的进步。
  ● 开发和利用网络资源时应注意的问题
  1.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
  教师应运用现代教育理念,更新教学观念,积极参加多媒体课件、网页制作的培训活动,努力提高信息素养。协调与电教专业人员的关系,有了专业指导,不仅可以节省制作时间,而且可以提高课件质量,利于学生学习。但是课件是用来教学的,具体的教学思路的设计和教学资源的整合,应由学科教师来完成。因此,学科教师信息素养的高低,也会直接影响教育教学的效果。
  2.资源共享最大化
  如果从网络中收集的资源能够有效整合到自己的课件中,是既省时又有效的方法,但有些资源无法被再加工和利用。如果大家在制作课件时尽可能地考虑到资源共享的问题,会节省重复制作的时间,并达到相互学习的目的。
  总之,收集、整理、利用和创设网络教学资源,都应该坚持以人为本,什么样的现代教育技术都替代不了学生的亲身实践和自主学习对自身发展所能做出的贡献。
其他文献
美术新课程标准将学习活动划分为四个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如何在新课程标准下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手段的作用,实现美术课堂教学最优化?下面分别从这四个学习领域探究课堂教学模式。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推荐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模式: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    “造型·表现”领域是指运用多种材料和手段,体验造型乐趣,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学习领域。具体是
设计思想调动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的热情,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消除学生学习上的依赖心理,促使学生学会利用网络进行主动探索与学习是本节课教学设计的主旨。
文中介绍一种聚合物快速修补砂浆的研制技术路线和主要性能指标,分析了修补砂浆水化硬化机理和影响性能指标的主要因素,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在硫铝酸盐水泥砂浆中掺入促凝剂、纤
为研究露石混凝土降噪及防眩光等表面功能特性,用轮胎降落法检测了不同类型路面的噪声大小,利用灰度提取算法计算了不同类型路面眩光值。研究结果表明:露石混凝土比传统刻槽
在语文教学中,尤其是在诗词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诗词的兴趣,突破诗词教学的重难点,而且还能有效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深刻领悟诗词的意境,使教学达
我们在工作中常常会与表格打交道,例如招聘教师基本信息表(见图1),但收到的文件却往往让我们出乎意料,应聘者对文件的命名也是千奇百怪,给我们对文档的整理带来了很大的麻烦,查找某一应聘者的资料也非常不易。于是我们想利用应聘者的姓名作为文件名,这样就方便对资料的查询了,但数百份文件一个一个地操作显然又太费事了。我们可以利用VBA(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Office自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