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逼出来的缅甸民族和解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s1234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多民族国家,民族矛盾长期困扰缅甸的发展。缅甸总统吴登盛上台后,积极推动民族和解进程,努力为2015年大选扫除障碍;在经历两轮克钦战事、数次谈判未果的窘境之后,缅甸的民族和解似乎显露出希望的曙光。但,这种和解更多是建立在缅族朝野联合压服少数民族的基础上,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

突破最后难点克钦


  缅甸政府与少数民族间的矛盾,一方面是受英殖民时期“分而治之”策略的荼毒;另一方面,缅甸中央政府在巩固统治之后,奉行大缅族主义政策,未能真正实现民族平等,使得中央政府与少数民族间的矛盾不断积累。
  1988年,缅甸军政府上台,实行新的民族和解政策,先后有40余支武装与政府实现和解,有的完全放弃了武装,有的被改编成民兵或编入中央领导的边防军。但仍有一些少数民族武装未与政府实现和解。
  吴登盛2011年3月上台执政,3个月后,因克钦独立军拒绝释放涉嫌在缅北刺探军情的两名缅军官兵,双方爆发长达5个多月的军事冲突。其间,双方曾举行数次和谈,但都无果而终。
  在缅甸政府与克钦独立军纠缠之时,其他少数民族武装纷纷响应吴登盛2011年8月发布的和平建议,同意就全国全面停火进行和解对话。同年9月和10月,缅甸政府与佤联军、勐腊军经过两次会谈,达成了新的和平协议。2012年1月,缅甸最大的反政府武装组织—克伦民族联盟与政府签订停火协议。
  但这些和解成果并未对缅北克钦独立军产生巨大的示范效应。2012年3月,缅甸政府代表团与克钦独立组织(KIO)代表团举行和谈,但双方未达成全面和平协议。相反,2013年1月,缅军攻占克钦独立军总部莱扎城外的战略高地卡垭山,逼迫克钦独立军撤离该地区。
  与上次军事冲突不同,这次大规模战事殃及中缅边境安全,并引起西方国家的关注。缅甸政府在取得军事优势之后见好就收,与克钦独立军在中国瑞丽进行谈判。会后双方发表联合公报,就尽快实现停战、妥善解决争议、继续进行谈判达成初步共识。
  今年6月以来,缅甸政府屡次表示全国停火协议即将签署,但有关起草该协议文本的谈判停滞不前。7月下旬,16家民族武装的联盟“全国停火协调小组”在克钦邦莱扎举行会议,讨论他们是否接受当前的停火协议草案文本和缅军要求的“6点声明”,最后会议发表公报承诺建立“一个真正的合众联邦”,民族领导人同意以10点原则作为与缅甸政府代表团谈判的立场。于是在8月初,总统府部长、联邦和平工作委员会副主席吴昂明率领的政府代表团,与民族武装“全国全面停火协商会”代表团在克钦邦首府密支那举行预备会议。
  8月中旬,缅甸政府与少数民族武装组织在仰光举行第五轮谈判后,发表联合公报称会谈取得多项共识,双方有望在10月正式签署全国停火协议。缅甸30多个少数民族党派、民盟、巩发党的代表们,以及联合国秘书长的缅甸问题特使参加了上述会谈。会谈三方均表达了对和平的特别渴望,希望在年内尽快签署停火协议。

强大的和解动力


  在吴登盛执政时期,缅甸的民族和解进程显著加速,这是内外多方推动力使然。
  吴登盛上台之后,不仅释放了包括民盟主席昂山素季在内的数百名政治犯,还允许包括民盟在内的七大反对派参与2012年4月的议会补选。这些举措大为缓和了政府与民主运动力量的紧张关系,也赢得了西方对于缅甸民主进程的支持。
  然而,阻碍缅甸民主进程的顽疾—民族冲突却并未得到有效缓解。时而爆发的军事冲突不仅严重影响缅甸的国内安全,更使得缅甸2015年大选无法顺利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从而影响缅甸大选的合法性。而美国也一再向缅甸政府施压,强调美国改善与缅甸关系的先决条件之一就是缅甸政府尽快结束与少数民族武装的战争。这些都使得吴登盛促进民族和解的意志更为坚定。
  缅甸政府与民主运动力量关系的缓和,也直接促成缅甸国内政治力量的分化组合。从某种意义上讲,以昂山素季为代表的民主运动力量与少数民族势力是制约缅甸政府的反对派力量,二者之间存在共同利益。但从目前的现实来看,昂山素季更倾向于与政府合作来推行改革。
  在被释放之前,昂山素季对缅军武力打压少数民族武装多有指责,但在释放之后她却对政府军武力清剿少数民族武装的行为视而不见,并未发出指责言论。这使得少数民族势力对昂山素季的好感大为减弱。一些少数民族领导人甚至开始指责昂山素季忽视了政府军在克钦少数民族地区发动的战争及暴行。这使得民主运动力量与少数民族力量之间的合作基础大为减弱。缅甸国内的政治格局由此发生重大转变:从民主运动与少数民族力量共同对抗军政府,转变为以昂山素季为代表的民主运动与现政府共同对付少数民族力量。这将本就处于劣势的少数民族武装的困境进一步凸显。
  在缅军的长期打压下,少数民族武装的有生力量不同程度地遭到削弱,无法对缅军形成足够威慑。缅甸政府还在少数民族地区扶植亲政府力量,组建亲政府政党,来分化瓦解少数民族武装的影响力。少数民族武装首领也大多年迈,而接班人的选择以及培养工作也极不到位。并且少数民族武装派别林立,有的彼此间还打过仗,难以形成稳固的统一联盟来共同对抗政府。少数民族武装也越来越难以获得西方的援助来与政府周旋。
  这些不利因素的积累,使得少数民族武装在与政府的较量中所处的劣势愈发明显。在此背景下,少数民族武装需要与政府进行和谈,来利用有限的力量达成和解,最大限度地确保自身利益。

谨慎的和解前景


  在仰光会谈结束后,分析人士认为缅甸民族和解进程将取得重大突破。政府首席和谈代表—总统府部长吴昂明称,有信心很快达成协议,“尽管仍然发生武装冲突,和平进程将不可逆转”。少数民族武装的“全国全面停火协商会”副主席光莫少将说,整个和平进程都有了好的转变,“以前我们想的是要怎样打仗,现在我们想的是要怎样做才能不打仗”。
  尽管对立双方对签署全面停火协议信心满满,但长期大缅族主义倾向所积累的怨恨,恐怕很难通过几次和谈就实现真正的和解。据缅甸伊江新闻社7月18日报道,一些参与和平进程的政府消息人士甚至警告说,如果在未来几周不能取得进展谈判失败,在2015年大选之前达成全国停火协议将不可能,民族起义军可能要面对一个新的更严厉的缅军总司令。
  而吴昂明也在仰光会议之后多次提醒少数民族武装领导人,如不“快刀斩乱麻”,趁此良机签署全国停火协议,一旦陆军总司令梭温副大将上位,军方将对少数民族武装采取强硬政策。尽管吴登盛在与佤邦领导人会谈中称,缅军已决定按照政府的政策实现缅甸的和平,但缅军与克钦独立军、德昂民族解放军之间持续的军事冲突,仍然使吴登盛对军队的掌控能力受到广泛质疑。
  在少数民族武装最为关注的2008年宪法问题上,缅军方并未做出妥协让步,而少数民族武装也一再重申拒绝接受前军政府制定的2008年宪法。尽管吴登盛在该问题上不断游说,但双方分歧很难弥合。昂山素季虽然暂居缅政府一边,但2008年宪法禁止外国人配偶或父母当缅甸总统,而目前国会相关委员会拒绝修宪,让丈夫是英国人的昂山素季心急如焚。民盟已向议会两院议长提交签名请愿运动结果,如若2015年大选前无法修宪,昂山素季是否还会与政府保持默契?
  此外,即使政府与少数民族武装达成协议,双方对于协议的遵守意志也值得怀疑。“果敢在线”7月29日曾报道,参与缅政府与克伦民族武装会谈的一位上议院议员表示:“和平进程已逐渐取得进展,但必须立即行动来实现谈判取得的协议。例如克伦民族联盟和政府之间达成建立‘行为准则’的协议,但尚未实施。很难想象在2015年全国大选之前全国全面停火能否成为现实。”而一旦出现双方都不遵守协议的情况,缅甸的民族冲突模式很可能再次重启。
其他文献
“一年到头总在外面跑,一定会碰到很多有趣的人,好玩的事吧?”我总被人这样询问。  重复早已让自己厌烦,所以我都是一笑而过,而那笑,主要是苦笑。  这一次,飞北京。提前一天选好了一个靠窗的座位,这是我的习惯,因为飞行过程中总有十几二十分钟会入睡,而我不想在睡着的时候不知不觉靠在别人肩膀上。邻座的人就是潜在的“有趣的人”,只是我一般碰到的,有趣是有趣,但总和人们期待的不是一回事。  我安顿完毕,一名中
“TPP是死老虎,奥巴马医改是病老虎,边境建墙是纸老虎。”以此观之,特朗普新“百日计划”强调在就职首日退出TPP,却未提废除奥巴马医改、在美墨边境筑墙,其实是在“拣软的捏”,挑立竿见影的“显摆”。  这不难理解,亚太12国达成TPP协定已经一年多了,从正式签署算起也有近10个月,奥巴马要是能拿到国会批准书,早就拿了。他拿不到,即便下届总统是“两面派”希拉里,即便民主党掌控参院,也很可能拿不到。何况
自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进入靠中央政府发包项目以改善东西、城乡、贫富差距的治理轨道。这种模式被人称为项目制,并被认为是继单位制之后,又一具有强大资源调动能力、制度建构能力、促进社会发展效益能力的治理模式。近年来,项目治国取得良好效应的同时,也面临一些争议。  争议最焦灼的地方在于项目资金使用是否透明、项目确定是否合理、项目质量是否可以得到保障、发展是否可持续等。为了克服项目在这些方面的弊端,我国财政
2011年始,广州开始了一个“大胆”的尝试:那就是在城市原来扎实的文化基础上,尝试注入更多元、更优质的艺术细胞,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感受、接触此前未曾体验过的艺术形式。这是广州艺术节的开端。举办者带着一种美好的想法传承下去,今年已经是艺术节连续举办的第八年。  2018年的广州艺术节,以“美好生活,花城绽放”为主题,将艺术节和美好生活联系在一起,这是一个很有趣的关联,艺术不再是独立于生活之外的享受,
新技术降低了人们所使用的商品和服务的价格,还能不断推陈出新。无论是在穷国还是富国,所有的消费者都从中得到了好处。移动电话就是一个新技术深刻影响生活的明显例子。同样,通过手机提供的移动银行,也可以为那些没有银行网点的偏远地区提供金融服务。这些都是科技改善穷人生活的实例。  但是,如果要为发展做出真实且持续的贡献,科技不仅应当提供更好更便宜的产品,还必须带来更多高薪工作。换句话说,它必须在生产者和消费
全球出產的智能手机,六成是在中国完成最后组装的“中国制造”。经过多年苦干实干,中国的GDP规模已经世界第二,按这个趋势,再过五六年可能就会成为世界第一。这些听起来很了不起,不是吗?  可是,在这些表象背后,藏着什么呢?  拿智能手机打个比方吧。当我们玩手机的时候,看到的是漂亮友好的界面,我们看不到芯片,也看不到操作系统。也就是说,我们看到的是表象,不是本质。智能手机简单好用,好像人人都了解它,但事
在什刹海,李永福,人称“三爷”。他今年62岁,两年前退休,后来又被返聘了回来。年龄大了,鲜少再去蹬车,主要是培训年轻人。  他说他看到太多人来写什刹海了,但是没有一个写到他心坎里去的。  为什么?  作者都是年轻人,写的都是明晃晃的路灯,没有一个人写跟萤火虫屁股似的路灯。在他看来,那才是真正的什刹海胡同里的夜晚。他也知道由不得人家,这世界变化太快,年轻人没有见过萤火虫的屁股。  李永福生于20世纪
雪松控股总部,位于俗称“西塔”的广州国际金融中心,矗立在珠江北岸。2018年,雪松控股以327亿美元营收首次跻身《财富》世界500强,排名第361位。  这家企业对于不少人来说,可能有些陌生。雪松控股的前身是1997年在广州创立的君华集团,在过去几年里它一路猛进,攻势凌厉。2016年其营收过千亿,2017年营收高达2210亿元。不过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是一家一直扎根实体经济的企业。  雪松控股是广
全球性的环保浪潮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而风起云涌,诸多国家面临着如何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两难选择。在早期的工业发展中,日本深受其害。随着环保意识的觉醒,日本在保护环境、构建循环社会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同时拓展了经济发展的范畴。  近年来,在不断涌出的关于中日经济对比中,有不少解讀认为中国经济和当年的日本经济起飞阶段存在很多相似性。在这个过程中,日本的环境管理战略调整与经济转型的经验也许能给正在建
当前,深圳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如火如荼。布吉街道办凝神聚力,高规格成立扫黑除恶领导小组,高规格推进工作落实,高质量进行动员部署,高效率夯实工作基础,高标准开展问题线索大起底。在“五个高”的基础上,布吉街道办不断压实工作责任,确保“三个落实”:落实区举报奖励办法;落实线索规范流转;落实督导检查。  值得一提的是,自今年2月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來,布吉街道不断砸出实锤,聚力“四个严打”:严打“保护伞”!